何清湖 胡宗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多次对中医药事业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观点。2010年6月20日,他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价值与地位的肯定。中医药学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健康资源,其“简、便、廉、验”的临床优势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重要保障。《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这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继续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其中首要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医的初心与使命。
中医药始祖神农遍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不仅发现了可以饱腹充饥的食物,还发现了可以治病疗伤的药物。正由于这种舍身忘己的探索精神,才促使农耕文化与医药文化萌芽。中医药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中医药史就是和疾病做斗争、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古有扁鹊三劝蔡桓公、董奉杏林春暖、张仲景坐堂行医、孙思邈大医精诚、苏耽橘井泉香、费长房悬壶济世,今有张伯礼请缨抗疫,历代医家恪守中医的初心与使命,赓续着中医的传奇和故事,不仅传承与创新了中医的理论,更继承和发扬了中医的精神。
在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医圣张仲景的仁心和仁术犹如一颗璀璨明星卓尔不群,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终著成“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的《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经王叔和、孙思邈、朱肱、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林亿、赵开美、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尤在泾、徐大椿、陈修园、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曹颖甫、张锡纯、刘渡舟、胡希恕等一代代中医人不断传承和发扬,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将张仲景的生平以及学术思想融入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医文协同为视角对其进行挖掘和审视,可以凝练出一种代表中医特质的精神——“仲景精神”。仲景精神是中医精神的突出代表,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精神的内核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主要包括五个内涵:其一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其二,坚韧不拔、勇攀高峰;其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其四,客观唯实、科学求是;其五,医风严谨、临证审慎。西医精神执着于“术”的不断精进,而中医精神在“术”的基础上更追求“道”的坚守与传承。
人才是第一引擎,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建设中医药优势学科,全方位培养中医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应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坚定中医信念、系统中医思维、深厚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中医药人才需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遵循中医思维方式和基本规律。中医认为五脏一体、形神一体、天人一体、人与社会一体,把生物、气象、地理、心理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这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特别吻合,并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中医是更具有系统思维的医学。中医以传统哲学为基础,与其他学科和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它具有文化性、经验性和传承性。中医教育不能照搬西医教育的模式,应坚定中医理论自信、中医道路自信、中医疗效自信和中医文化自信,用适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方式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医药人才的评价要遵循中医药基本规律,着力解决人才评价中“三唯”(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二是注重中医经典理论融会贯通。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功底是诊治疾病以及确保临床疗效的基础,要加强中医经典的教学,促使中医学生多读经典。孙思邈说:“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断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方能悟透中医的“医源”。学习理论是补充“源头活水”,不断夯实中医基本理论方能见得“庐山真面目”。中医教育是终生教育,中医人应活到老学到老,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加深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三是注重理论与临床结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学习中医的核心也在临床,故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通过理论不断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实践也在检验理论。在临床中学习,在学习中临床。孙思邈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临床愈多,经验越丰富,疗效就有可能越好。中医的精华靠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师承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可以结合师承教育共同培养中医药人才,促使学生早跟名师、早读经典、早进临床。
中医药学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必须与时俱进,借鉴现代研究成果是必然的发展路径,这也是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2021年5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指出:“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中医药学不能一成不变,要敢于借鉴、善于借鉴,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夯实中医人才基础当借鉴现代教育体系,我们既要强调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促进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两手抓”;提升中医医疗保健水平当借鉴现代医学成果,我们应以“创新不离宗”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不断发掘中医精髓,提升中医综合诊治能力;促进中医药科研进步当借鉴当代科技成就,“中药共性靶点组”研究策略搭建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为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中药新药研究以及科学阐释方剂配伍原理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是实现系统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路徑;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借鉴社会多维实践模式,形成中医药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跨行业、跨区域的新型产业链,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
中医药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革新不绝、演化不断的。传承成就其底蕴深厚,而创新则让其生机无限。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纵观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中医的理论始终在不断创新中完善与丰富。《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医家们奉之为圭臬,形成了伤寒学派,自此治疗外感热证多以发汗解表为主。后来医家们逐渐发现外感热证中有部分属温病范畴,这类疾病不适宜发汗解表,需要寒凉清热。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者,在其《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中已对伤寒和温疫病进行区别治疗,提出伤寒宜解表发汗,治用麻黄、桂枝之类;温疫病宜寒凉清热,用苍术白虎汤、滑石凉膈散、双解散、益元散之类。由于刘完素开寒凉清热治疗温热病之先河,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誉。到明清温病学派形成后,才真正将伤寒与温病严格区分开,形成了温病的理论与辨治体系,这是中医学的又一伟大突破。因此,中医不仅要传承精华,更要守正创新。
当前中医理论体系迫切需要创新以应对现代诊疗环境的“四个改变”——疾病谱改变、诊断方式改变、用药方式改变、人群体质特征改变所带来的临床疗效瓶颈,因此需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使中医理论体系更符合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全面提高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仅涉及三甲医院,也涉及基层医院和社区(乡村)卫生服务中心。要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全方面、多维度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要高标准推进三个“中心”建设。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三个“中心”建设项目是系统提质国家中医临床服务能力体系的顶层设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旨在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临床诊疗和传承创新高地。入选三个“中心”建设的医院应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力、科研创新力、成果转化力、文化传承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将医院建设成为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中医药特色浓郁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医院。
二是要引领推动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通过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引领打造一批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是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作为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应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吸收高层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各类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同时,常态化开展跨地区、多中心、大规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服务,真正在临床、科研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成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兴力量。坚持高标准推进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模式,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攻关,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对中西医结合服务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是要提质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未来基层医生需要承担“六位一体”的卫生任务,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需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基层医生是打通全民健康“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应加快构建基层医生培训体系,培养具有“无病擅防、小病擅治、大病擅识、重病擅转、慢病擅管”能力的有“温度”的基层中西医结合健康守护者。
专科是进行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单元,应加强儿科、老年病科、消化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妇科、儿科、男科、治未病科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大力发挥中医在优势病种的治疗作用,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是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独特优势的重要抓手,要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作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是要加快建设中医优势专科集群。要以建设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为契机,大力发挥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在中医优势病种诊疗中的龙头带领作用。当前,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应坚持以培育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自身建设发展目标、定位和举措,着力开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突破升级的新局面。要发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区域高水平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好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带动区域内中医专科诊疗能力的整体提升,形成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构建中医优势专科发展新格局,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要加强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经验的学术凝练。加强专科专病建设,重点要针对疑难疾病、慢性病、传染病等临床“卡脖子”问题进行学术攻关,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展现中医药的作用和作为。优势专科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将治疗经验学术化,进一步完善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从而推广优势病种治疗经验。同时,注重将使用时间较长、疗效较好的名医经验方开发为院内制剂。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传染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研究和新药研发,力争产出类似“青蒿素”的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新药产品,全面提高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三个作用”
当前应大力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面对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应树立“大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势在必行,而中医药在其中大有可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三个作用”,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完善和优化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疾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可以基于“三态四浊”等中医创新性理论构建常见慢病的表征体系和预警体系,切实做到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我国新时代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应坚持“大卫生”理念,整体由“治疗端”逐渐前移至“预防端”,中医药的治未病特色具有主导性优势。我国治未病健康工程从2008年启动至今已经10余年,当前应认真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着力解决制约治未病工程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核心症结。大力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核心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标准规范,从学术化、产业化、生活化、智能化、网络化五方面着手,打造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升级版”。同时,大力支持中医健康管理学学科建设,培养具有中西医协同健康服务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上的协同作用。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比如,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可与手术协同,术前给予患者积极的中医药治疗扶正抗邪,可改善机体的状况,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给予中药扶正补虚,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减少复发与转移。再如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的全程深入介入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新冠疫情的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核酸转阴,提高治愈率,加快恢复期康复,缓解并发症。
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中医药特色康复在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显著,针灸、推拿、足疗、导引等中医康复保健手段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要尽快实施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区域诊疗中心,推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普遍设置康復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需求。
(作者何清湖为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胡宗仁为湖南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