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靖凯 赵 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 211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3-24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提供优质充裕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作为党和政府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创新性举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保障不同人群平等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进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也面临着新要求,呈现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呼应的新特征,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合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中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设定,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学界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宽领域的论析与研究,研究成果给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带来了启示。从既有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既包括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界定[2]、政策目标[3]、内在逻辑[4]、价值取向[5]等基础理论,也涵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等化[6]、城乡均等化[7]等具体表现形态,以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8]、评估指标构建[9]等建设路径探析。总体而言,学界已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方面形成一些共识。但相关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某一环节或某类服务,未能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视野、建设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等方面出发,把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整体性、动态性与丰富性。学界亟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时代诉求,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为追求,探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文化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后,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对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足相协调的新要求、对建设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部署都要求增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要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实现新发展。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构成元素,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实现高品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改变人民生活状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一以贯之的主线。这既合乎社会现代化发展必然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客观规律,也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质所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中必然包含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过上小康生活,再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实现了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与跃迁,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在日益增长。“物质需求的有效满足会推动精神文化需求从非主导性需求转化为主导性需求。”[10]这种变化要求社会供给更丰裕、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作为最常见、最基础且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最直接,而建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数量丰富、品质优良、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根本性支撑,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出“好不好”“美不美”“适用不适用”“可及不可及”等新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也包含精神层面的共同富有,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是党和政府在中国经济实现总量增长之后,将改革的累累果实惠顾于人民的政治合法性证明;是国家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下,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不断趋近。”[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新目标也要求以更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要深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这是因为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相比,现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较为薄弱,公共文化服务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锚定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实现城乡区域布局均衡、设施建设与文化活动开展协调融合推进,避免“重物质、轻文化”“重设施、轻活动”“重投入、轻产出”“重指标、轻体验”等现象,警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供需失衡与闲置浪费,在城乡均等化、区域均等化、人群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尽可能缩小与其他类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差距,以更具思想文化内涵、更均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切实保障。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重要的目标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建成文化强国有着清晰的时间节点与明确的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阶段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1]25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24等要求,无不昭示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的表现方式,也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环节与各部分要紧紧围绕建成文化强国这一目标集中发力、各显其能。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而言,应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因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2]13。作为一种文化类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蕴服务性与育人性的双重属性,这也意味着其不仅仅是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存在,也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可使其在向人民群众提供价值取向正确、思想内涵深刻、艺术品味高雅的文化服务中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还表现为人人享有大致相同的服务这一目标逐步成为现实,这既是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坚决捍卫与有效保障,也彰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既是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根本着力点,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发力点,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筑了基石。
就定义本身而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恒定的概念。如《“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13]的明确界定。然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向前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内涵特征不尽相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展阶段的新特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新兴数字技术的全方位运用,都将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然存在物与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物质需求的满足,也需要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故人的全面发展内嵌着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内最大可能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释放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应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财富的积累与升华,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普惠性决定了其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每个人都享有平等获取大致相同文化服务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均等机会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每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都能以零成本或低成本的方式得到一定满足,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得到充分有效保障。农民工吴桂春在图书馆留言中写下的“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15],这无疑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惠及全体人民的最直接表现,也揭示了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当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文化需求愈发重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服务的普惠性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即须扩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广度、降低特殊群体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难度、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惠人的深度。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催生人的现代化,进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特征。人文性与文化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排斥并超越“物化式”的现代化,也表明如何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改善力度、不同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差距的缩小幅度等既映射出文化民生的建设效果,也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二元协调。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对于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民生根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以标准化促均等化这一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的理念逐步得到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不断完善,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16]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颁布实施后,各省市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文化特色制定了当地的服务标准,条目数量均超过国家层面的22 条标准基线,全国进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层面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规定了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底线性服务与“必选动作”,也可以将其视为文化民生方面的“基准线”,这将有利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民生建设。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等新特征,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不等同于墨守成规,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适时调整标准,紧紧围绕兜住文化民生底线这一根本性任务,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变”与“不变”的融合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服务项目标准、设施标准、经费标准、人员标准、保障标准等方面的建立健全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城乡区域现代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与带动作用,农村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稳定基础,缺少任何部分都是不完整、不协调、不稳固的现代化。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轻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导致现代化建设陷入困境的国家不在少数,因此,我国应意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现阶段,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比,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较慢,推进城乡现代化融合发展中最紧迫的任务在于缩小城乡公共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即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1]24,其中包括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宏观层面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本身就属于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而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所涉及的服务数字化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了城乡区域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方式。“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对其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显著影响。”[17]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数字化加快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阶段,数字技术引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投射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享有、管理中,表现出文化场馆的智能化与互联化、文化活动的交互化与沉浸化、文化资源的云存储与分布式等。但仅依托固定场所、实体设施资源在城乡、区域、人群等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较大操作难度,而数字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凭借网络服务平台使人们不受地区服务发展水平、文化服务设施远近、文化服务时长等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人们与互联网的联系愈发密切,人民更加向往美好数字生活。目前,我国已有超过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与VR 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倾向于从网络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与服务,人们也更愿意接受具有参与感与互动感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互联网使偏远农村地区的人们也能便捷地获取跨域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由此,以数字化服务打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时空壁垒,既是推进东中西部区域、城乡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补充举措,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关注的重要领域,进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区域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远大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与开拓创新,还需要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类服务的供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同时也具有激发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精神力量、凝聚现代化建设持久精神动能的特殊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16然而,当前文化产业问题突出,“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侵蚀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粗俗低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产品造成人们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混乱,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高站位、更高水平、更高品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故宫博物院通过打造具有故宫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形成了博物馆文创的“故宫经验”,不仅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宣传与教育引导作用,也提升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有利于提高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发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攒了重要经验,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绝非简单的公共文化设施均等化,其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中迸发出奋进之力与创造伟力。由此,新时代新征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具有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动力、凝聚动能的功用。
当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是从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而言,还是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都需要取得新进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变得更加明确”[18]。若要更为系统全面地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使其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既有多方面优势,也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交错复杂给服务供给主体带来的挑战,这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合力。政府应“从加强常态化治理的制度供给、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强化政策绩效评估等方面推进均等化政策由运动式治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19],通过放管结合与服务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编制规划与出台政策等完善均等化的制度体系,通过对文化事业的扶持与文化产业的引导推动文化发展,使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然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涉及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多个部门,在各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呈现融合发展特点的新趋势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重点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等问题,加强部门间、行业间、领域间的合作供给,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模式。当然,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包揽一切,应在坚持政府主导主责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多元供给主体、推进供给方式改革创新,打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各个“关节”。
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强化财政保障。当前,我国GDP 已经超过100万亿元,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如何将人民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切实转化为文化民生福祉,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广度与深度,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与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限制了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稳定增长,通过推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有效缩小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财力差距,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有了较为坚实的财政保障。面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模与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包括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财政支出增幅不低于公共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将转移支付资金适度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机制,通过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资金进行绩效管理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在具体推进与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路径。国家层面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出台后,全国已有32 个省(区、市)制定并实施了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向纵深化、体系化发展。然而,目前国家层面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已经实施多年,无论是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进程而言,还是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的新变化,新的服务指导标准都须尽快出台,应“从基本标准升级为优质标准,从低水平均等动态发展到高水平均等,从效率效益导向转变为整体效能的考量,以及从充分参与到实现有效获得”[20]。虽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已经发布,对全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但专项服务标准更具契合性与针对性。适时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与内容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人员配备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评估标准等,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加深,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得益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也应注重建立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使标准化促进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力度与效度逐步提升。
数字化时代,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需要“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包容性”[21]。首先,搭建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并与地方云、当地智慧城市平台对接,充分整合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相结合,提高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与可选择性。其次,通过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使公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进入公共文化场馆、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利用数字技术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对象更加全面。再次,借助数字技术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的文化服务方式,提高人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率与体验感。最后,通过收集日常服务数据测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率,合理布局文化场馆与服务,做到有的放矢地深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不仅要在服务普惠性、标准化、数字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也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与引领力,引导公众追求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总体来看,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整体质量不高,一些不良的、低级趣味的,甚至恶俗的文化正侵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受大众文化的过度娱乐性、精神文化生活的自在性、个体感悟美好的差异性、不同群体需要的潜在冲突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鉴别能力还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既需要以更活泼有趣、人们喜闻乐见的服务吸引更多人走进高雅公共文化空间来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要以更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艺术高度的服务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精神文化生活。
当今中国既具备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物质基础,也面临着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服务供给总量与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匹配的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需要党和政府加强全局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发挥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稿时间: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