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晖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中华商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一种崇高商业理念。中华商道以儒家学说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取向,体现了中国儒商在日常经营、生意往来和为人处世时的思维方式、处事准则,充分体现了中华儒商的精神气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1]
当代企业家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创新动力和实践能力。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2]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3]这是对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深刻阐释,是当代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根本遵循。
中华商道是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源头,当代企业家精神则是中华商道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新时代,中华商道增添了时代元素,企业家精神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两者交汇融合,成为新时代企业家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中华商道最核心的文化基因是儒家思想,它为中华商道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质和理念。儒家思想强调人性之善、仁爱之德、礼义之治、天人合一,崇尚君子自强、成人达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理念在中华商道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发扬。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儒家思想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认为人应该独立自强,不断进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商道的根基,它强调人的自我发展和进步,体现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这与中国企业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密切相关。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海尔、小米等企业不断探索进取、追求卓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他们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印证了中华商道的鲜活生命力。
“天下之大道,唯诚为用。”儒家思想强调诚信为本,讲求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
中华民族不仅创造过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而且创造过发达的工商业文明。战国时期白圭提出的为商四德“智勇仁强”,总括了中国商业文化史上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与儒家推崇的君子三达德“智仁勇”、兵家倡导的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等有共通耦合之处。[4]中华商道依据儒学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理念,将诚信视为必不可少的人生素养和行为操守,是千百年来中国商人最基础的价值观和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天地合而万物生。”儒家思想倡导和合共生、协调共赢的理念,讲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以礼义之法调节利益关系,以天人合一之境界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5]
中华商道吸收和合共生的理念,转化为合作互利、成人达己的合作精神。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被历代儒商引为座右铭。他们对外既要对客户负责,也要照顾到同业的利益,对内往往以员工为本,与员工互利共赢、共同成长。当今时代,和合共生亦是商业领域的重要理念,企业家应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态度,推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同时尊重社会和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代企业家精神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创新为核心,以爱国、敬业、诚信、责任为基本特质的一种精神品质,是对中华商道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3]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解决的问题越大,商业机会就越大。企业家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带动了就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当企业家能够将自身的优势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就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爱国情怀是企业家在商业活动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动力。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家的行为和决策对社会和公共利益有着深远影响。爱国情怀可以激发企业家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关心,促使其不仅仅是关注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爱国情怀也可以为企业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当今社会,企业家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而是涉及到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爱国情怀可以促使企业家以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来适配这种影响力的扩大,推动企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中华商道中,就是一种实干创新作风。[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3]创新是当代企业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它表现为能够运用科学思想对现有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对新领域进行探索与尝试,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固有模式,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不断产生新知识与新价值。当代企业家精神蕴含的创新能力源于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需求的深刻把握。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大趋势下,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领跑市场。
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家把握市场需求和机遇。市场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也是竞争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要能够客观地分析市场状况,精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及时地发现市场需求,从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经营策略。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家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服务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和忠诚的关键。企业家应当善于利用科学方法设计和开发产品,并对其进行测试和改进,以增强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同时应当依据科学理论规范和优化服务,进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和口碑。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家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企业家应当懂得根据科学原则选择和调整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完善,以提升管理的水平、效果和适应性;同时,应当掌握如何依据科学方法设计和变革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以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3]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中庸》里的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家成功的关键因素。诚信守法被视为当代企业精神的基本准则。
中国许多企业正是依靠诚信这一品质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信任,取得了成功。华为公司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的宗旨,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诚实守信、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信任和赞誉,成为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企业。海尔集团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用户至上”的理念,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成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许多中国企业都是凭借着诚信这一品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从而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诚信守法是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家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员工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企业家也应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始终做到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以实际行动树立诚信形象。诚信守法不仅是企业家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唯有坚守诚信守法的原则,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获得政策、法律和市场的支持和保障,赢得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3]社会责任要求当代企业家不仅要以利润为导向,还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国家为重,以自然为友;不仅要关注企业利益,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是当代企业家精神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它体现了当代企业家对时代使命、国家目标、人民福祉、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积极担当。它反映了当代企业家对于法律规范、道德准则、行业标准、公众期待等方面的严格遵守和主动适应。它彰显了当代企业家对于科技进步、市场变化、消费需求、竞争压力等方面的敏锐洞察和有效应对。它既是当代企业家立足之本,也是当代企业家发展之道。只有树立并践行社会责任意识,才能赢得社会信任和尊重,才能获得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才能建立良好形象和品牌效应,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危机应变能力。只有坚持并履行社会责任义务,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协调,才能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平衡,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统一,才能推动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民族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3]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企业家需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场的动态、趋势和需求,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业文化,制定更为科学、全面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当代企业家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首先需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把握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日趋复杂多样。企业家必须及时获取并准确分析市场数据和信息,以便制定更为科学、全面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商业计划,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其次,企业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业文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来自于产品技术和品质的优劣,也来自于企业的商业文化和管理水平。在跨国贸易和跨境投资中,了解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家更好地与当地企业和客户进行交流合作,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误解和冲突。第三,企业家还需要具备全球化思维和战略眼光,以实现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国际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对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把握能力,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发展能力,以及防范市场风险的预见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商业文明、深厚的商业传统、丰富的商业智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越是面对复杂严峻形势,越是要有奋勇争先的意志品质。传承中华商道,弘扬当代企业家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激励和引导广大企业家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
加强中华商道研究,阐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企业家群体学习教育,组织系列培训活动,邀请有关部门领导、知名院校教授、行业领军人物等开展主题报告或专题辅导,注重教育引导。编制《当代企业家精神读本》等资料,收录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及其解读分析,配以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供企业家自学和参考。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设“弘扬中华商道与当代企业家精神”专栏或专题节目,报道典型人物事迹或先进经验做法,广泛宣传中华商道与当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意义、价值和实践,增进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
修订相关政策法规、实施意见、行业标准等文件,明确企业家的权利义务、责任担当、行为准则等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意见,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对民营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引领。探索建立当代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维度对企业家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税收优惠、信贷支持、荣誉表彰的重要依据。探索设立“中华商道与当代企业家精神奖”,每年评选出一批在弘扬中华商道与当代企业家精神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企业家,加强表彰激励和推介宣传。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保护产权安全,让企业家安心创业、专心创新、放心投资、舒心经营。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取消不合理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强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建立政策咨询服务平台,及时解答企业家关心的问题;开展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家提供专业辅导或实践考察机会。增进交流合作,搭建沟通协调、互学互鉴、共享共赢的平台和渠道,促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与企业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传承中华商道传统,弘扬当代企业家精神,关键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修炼内功,引导企业家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