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
龙是神秘的,是唯一不见于凡间之物,故而神秘而诡奇。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在古代,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龙是神物,是万兽之首,可见龙之地位。其身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足见其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
中國古人对龙非常重视。全国各地建有许多龙王庙,老百姓相信,龙王掌管风雨,供奉龙王可以让一个地方风调雨顺。古代天子可以穿龙袍,平民百姓不得僭越,否则视为大逆不道。古代的亭台楼阁可以雕龙画凤。古代的风水大师可以看出山川的地脉之所在,据说有些地方有龙脉,祖宗埋在这样的地方,后代可以出贵人。龙既是大姓,又有许多人取名字用龙,如常山赵子龙。由此可见,龙作为十二生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确实非常重要。
老百姓对龙的认识得益于庙戏。每年庙会上总要唱戏,从戏里认识了龙袍,知道了皇帝叫“真龙天子”,佘太君手里拄得是龙头拐杖,古老的龙文化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家乡少雨多旱,每到灾荒之年。老百姓就抬起龙王爷到几个村转圈,杀一头猪,放放炮,或者唱几天戏,这种自发的行为沿袭了许多年。
中国人自古对龙崇拜,那些至尊之人,皆与龙相伴相随,著名的《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又有“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散文记载。龙可走可飞、可翻江倒海、可降雨降瑞。后来,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王侯将相都愿与龙相随,住龙庭、穿龙袍,民间则舞龙、赛龙舟。
从汉代开始,龙和帝王联系在一起了。这与司马迁有关。司马迁在《史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水域边上休息时,突然下了雷雨。刘邦的父亲出来找刘媪,看到一条蛟龙盘在她的身上。后来刘邦的母亲就怀上了刘邦。刘邦出身寒微,比不上六国诸侯王后裔的身份高贵。为了抬高自己树立权威,刘邦及其亲信便编造了这一荒诞的故事,把自己说成是龙之子,以使人们像尊崇龙一样尊崇他、畏惧他。
朱乃诚认为,虽然从汉代开始,龙与皇帝就有了某种联系,但把龙和皇权联系起来,可能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个“千秋节”,当时有一种铜镜叫盘龙镜,上有一条龙,还有铭文“千秋”,这种铜镜的用途是,在千秋节的时候由皇帝颁赐给一些有功的人,或者是由下面的人敬奉给皇帝。这个盘龙镜当时叫做“天子敬”,从这个角度讲,龙就和皇权联系起来了。而真正把龙作为皇帝象征,龙袍作为皇帝的正装,还是从明朝才开始的。
龙还象征着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古代把那些贤人高士也称为“龙”。诸葛孔明未出道时被称为“卧龙先生”,东汉蔡邕饮酒上百斤醉倒路旁,大家叫他“醉龙”。所以,凡是才高识广,或者精工书文、或者为官清廉、或者品行出众的人,都可以比做“龙”。
关于龙的民俗分为几类:一是以求雨止雨为内容的龙文化。二是以降福灭灾、象征祥瑞为内容的龙文化。三是以赛龙舟、玩龙灯、放龙风筝、舞龙等娱乐为中心的龙文化。四是以制作手工艺品为内容的龙文化。五是以命名地名为内容的龙文化。总之民间龙文化形式多样。
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它承载着和平安康。龙行天下,降瑞赐祥!龙有许多传说,为人间带来了许多福分。龙是中国人的图腾象征,凡是有华人的的地方,就有中国的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