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春 欧丽敏
■摘 要: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庞大的养老市场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有迫切需求。如何培养集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院校培养、“干中学”、职业培训三个方面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揭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清楚的行业障碍,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护理;养老服务人才;策略
■课 题:本文系2023年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会学习研究院科研课题“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夏为例”(课题编号:ZCXY2023025)的研究成果。
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我国总人口超14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人口总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人口总数13.50%,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发展现实问题之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与新出生人口减少导致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年人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绝对增加有关。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当前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晚年的生活质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随之增加。相比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我国与养老相关的机构、队伍、服务支持能力严重不足;老年人重点疾病防控力量薄弱,医疗、护理、康复、信息化等实用型、专业化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极为紧缺。
大量文献给出了增加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数量、提升技能水平的思路。有的学者强调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依托高校对养老服务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畅通养老服务人才上升渠道。有的学者重视产学研融合,提出职业教育应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主张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培训并重,通过医養结合、产教融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人才的共享与互补,建立全面、立体式的养老专业人才结构。为增加养老服务人才的储备,培训失业工人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德国,短期继续培训和长期再培训显著提高了养老服务人才的长期就业率。有学者主张制定落实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的政策,运用个性化人才培育模式,与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相适应,在信息化和大数据背景下,为满足智慧养老的需要,应着力培养高端养老服务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质量。
加强尊老、敬老、爱老、护老专业人才培养已是当务之急。现有文献从诸多视角和领域给出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可供选择的路径,为笔者提供了借鉴思路。目前尚需加强的是如何防止出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不足和不断流失的现象。要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应认清现实问题和内在障碍,克服内在障碍因素,才能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养老服务行业被称之为夕阳中的朝阳产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就业前景好,成为很多院校的新兴热门专业。顺应时代需要,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医养照护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培养。但在入学、学习、教学、就业等环节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
一是在招生入学环节,专业吸引力不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采取计划名额配置,有些院校的招生录取能够满额,有些院校则面临无人报名的窘境。相比财会、经贸、制造、电子、护理、艺术等热门专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尚未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广泛认可。
二是在学习环节,学生热情不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学习门槛低,对于前期基础知识储备没有过多要求。有的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是觉得学习容易,但在接触专业课后发现需要学习难度较大的医学类课程,产生畏难心理。有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不了解专业发展前景,缺乏学习的目的性。有的学生在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后,认为反正是一种照护老年人的工作,不需要特殊技能,从而产生学习无用心理。有的学生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不足,依赖课堂教学,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和获取毕业证书。
三是在教学环节存在教学效果不佳问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办学层次多为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本科层次较少。虽然有些高校设置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但是专升本的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未像其他专业那样形成完整的办学体系,在研究生层次几乎没有设置,这导致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等办学层次所需师资供给较少。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多是从护理学、老年学、临床康复学、营养学、社会工作等其他专业汇总而来,形成师资“大拼盘”,这是新开设的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办学时间短、师资专业性差,学科基础薄弱,教学体系既缺乏理论储备又缺乏实践经验积累,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专业培养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专业素养欠缺、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承担起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校企合作仅限于安排学生的实习,难以进行产教融合。
四是从就业环节看,专业匹配度低,人才流失多。通过专业学习和在养老机构的见习、实习,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认识逐步加深,看到了行业弊端,发现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工作强度高、职业风险高。这“两低两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职业热情,影响其职业选择。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工作,而是试图寻找其认为更体面的工作岗位,导致就业的专业匹配度低。有的学生在养老机构就业后,进一步体验到“两低两高”的现实困境,就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一般采取“干中学”的模式,即边干边学,主要是新入职员工跟随老员工,采取学徒模式、领班跟班模式等提升技能。目前,养老服务行业从业门槛不高,收入低、地位低,这“两低”过滤掉了很多上进心强的优秀人才,现有职工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技能的意愿不强。尤其是在一些养老机构,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技能水平与劳动报酬不成比例,导致“干中学”的学习机制不完善。
养老服务人才的流动性很高,一些技能水平高的人很容易流失到其他行业。大多数养老机构是私营性质,这些私营养老机构所招聘员工多为临时工,缺乏系统的职称、职业晋升渠道,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员工素质低、就业不稳定会影响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怠惰情绪,“干中学”便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技能提升。
(三)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养老服务对象存在差异性,面对不同年龄、素质、失能状况和诉求的老年人,所需要的照护需求不尽相同。养老服务人才是应运而生的。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市场化的加快,对于养老服务人才数量的需求日益加大。从事养老服务需要老年康养、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技能,从业者应该不断通过职业培训加以提升。
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对于职业培训的意愿不强。由于待遇不高,很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来自就业困难群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职业认同感不高、专业意识不强,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有偿职业培训。同时,适用于养老服务的培训途径不多,因培训需求有限,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场化培训机构,现有培训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或支持的政策性培训,学习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欠佳。
(一)服务内容日益专业化,而非传统“伺候人”的社会刻板印象
养老服务内容包含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失智照护、心理照护等全方位身心护理。做好上述工作既需要较多的体能消耗,也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当前养老服务行业呈现出一种新业态。现代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智能手机、监控传呼设备、健康监测设备、辅助移动设备等,有助于提高照护效率,改善老年人的体验,提高照护的及时性和针对性。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照护范围的扩大、现代智能设备的运用,需要养老服务人才具备高素养、强技能,而不仅仅是在传统意义上“伺候”人的角色。如果人们不更新观念,解决行业认知偏差,仍然保留传统“伺候人”的社会刻板印象,养老服务行业很难吸纳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二)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与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相比,当前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存在职业天花板或职业瓶颈。对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来说,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可度低、含金量低,工作成效再高也难以展现出来。能力强、素质高的养老服务人才无法晋升、获取对应报酬,便会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如果养老服务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就会陷入“服务质量低—收入低—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低”的怪圈。
(一)院校培养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应超前布局。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为确保养老服务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应该超前布局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设和增加多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力量、增加师资储备。
一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引导。强化专业教育、提高专业认同,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养老服务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一种极为光荣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谋得立足社会的本领,并不断提升自身人生价值。
二是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人才培养是院校的根本职责,在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应通过加强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方式探索职业教育的可行策略。养老服务是老年康养、老年医学、老年照护等多领域的综合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较强,院校专业教学、社会职业培训等应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利益关联密切的实习基地和技术实验示范推广基地,其密切程度决定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建立职业反馈机制。对本专业毕业生进行定期回访,对其专业适应性、课程适用性等进行调查了解,根据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地区、各个院校之间发挥特色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中培养
目前国内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近年来开始积极探索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所有这些养老模式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养老服务人才,包括其数量和质量。从总体看,养老服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干中学”逐步提升养老服务技能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发挥传帮带、学徒制等传统“干中学”的优势。鼓励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老员工帮助新员工,在日常照护工作中提升技能。真正做到传帮带,必须给老员工足够的职业尊重和回报。老员工积累的人力资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指这种财富不会自动转移到其他新员工,需要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来激励老员工。竞争性指这些能力在传授之后可能会对老员工的职业生涯有影响,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预防这种职业危机的出现,这就是承认老员工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地位,促使其实现更高层次的职级晋升。
二是完善职业提升机制。鼓励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养老服务产生职业认同感,对各种养老服务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兴趣点来自领导、同事、被照护的长者、长者家属等对其工作成果的尊重和认可,应建立绩效奖惩制度培优、奖优,汰“劣”罚“劣”。
三是完善行业自律制度。注重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发扬慎独精神。养老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其体能日渐衰退,逐步失智、失能,能否有尊严地安享晚年,体现了社会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养老服务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完成自身肩负的职业使命。
四是改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会影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应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工作环境的便利度和舒适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对护理员和长者之间进行性格、性别和偏好上的精准匹配,让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更好的护理员得到更多回报。
(三)职业培训机构培养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要实施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培养模式。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技能,考取养老领域的技能证书,院校师生和现有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参加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大都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针对当前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对特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以收到较好成效。影响人们参加职业培训的因素有学习兴趣、学习成本和学习内容等。学习兴趣一般来自工作需要和工资水平,学习成本一般由雇主、员工和地方政府三方分担,学习内容取决于培训机构的组织水平。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应聘请有经验的讲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培训。
(四)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打造“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既要确保数量,也要确保质量;既要提升职业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也可以创造财富和价值,从事服务业是大多数人的职业选择。职业无贵贱之分,只要能够创造价值,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宣传传统的中华孝道文化、儒家文化,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将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广泛宣传养老服务行业的好人好事,培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与使命感。
[1]张俊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
[2]崔静.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4).
[3]何永丹.互聯网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2).
(作者单位:叶海春、欧丽敏,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