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山东省沂南县张庄兽医站,山东 沂南 276309)
夏秋时节雨水多,并时有洪涝灾害发生,因灾死亡的畜禽,因气温高、湿度大,尸体快速腐烂,容易造成病原扩散,污染土壤和水源,容易造成口蹄疫等重大畜禽疫病以及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人畜安全,必须及时做好防控。
对因洪涝灾害导致死亡的畜禽尸体,要按照农业农村部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1.1.1 收集与暂存 灾害过后,养殖场(户)要及时打捞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装入密封袋后,集中收集并进行贮存和清运。委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时,应对尸体采取必要的冷藏冷冻、清洗消毒等措施。畜禽尸体集中暂存时,必须设置独立封闭的贮存区域,并做好防渗、防漏、防鼠、防盗等工作[1]。备好冷藏冷冻设备、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牌。
1.1.2 运输 使用专用运输病死畜禽的车辆,证照要齐全并备案,平时不得运输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以外的其他物品;车厢要密闭、防水、防渗、耐腐蚀,便于清洗和消毒;配备足够的人员防护、清洗消毒等应急防疫用品。
灾区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深埋处理或焚烧后深埋处理,或直接投入无害化处理池,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集中定点化处理。使用深埋或焚烧后深埋处理的方法,投资少,效果好,但要注意以下要点:
1.2.1 设施设备 死亡畜禽数量较少时,可人工进行深埋处理。准备铁锨、镐头等,数量较大时,要备好挖掘机、推土机等装备。
1.2.2 挖掘深埋坑 选择交通方便,土壤渗透性不高,远离居民区100 m以上,江河、湖泊、池塘、井水等水体100~150 m以上的地方,避开洪水经常冲刷的地块,挖掘深埋坑。坑体大小,可根据填埋畜禽尸体的数量和所占体积来定,一般坑体宽1.2 m,深2~3 m,长度能容下所有填埋畜禽尸体,坑体的总体积不小于畜禽尸体体积的2~4倍。如果畜禽尸体太多,不方便运输,也可以就地掩埋。对数量较少,死亡畜禽体积又比较小,也可以直接填埋在树下,腐烂后还可以充当树木的肥料。
1.2.3 尸体掩埋 坑体挖好后,平整底面,撒上一层生石灰粉,再铺设一些干材将尸体分层倾倒进坑体中,每倾倒一层,浇上燃油,点火焚烧,烧透后重新铺设干材0.3 m以上,再倾倒一层尸体焚烧,最后再撒上一层生石灰,覆土1.5 m以上,掩土不要压实,否则会影响尸体自然腐化。掩埋后第一周,安排人员巡查,防止野犬、野猫等刨挖偷食、不法人员盗挖倒卖,同时在周边设置警戒线或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对因炭疽等人兽共患病死亡的畜禽尸体,不可直接掩埋,必须焚烧彻底后连同焚烧物质一同深埋。
工作人员在进行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置的收集、装运、填埋等作业时,都要穿好防护服和胶靴,戴好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处置完毕,彻底清洗车辆、工具,人员彻底消毒,必要时可接受健康监测,如果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详细的健康检查。
洪涝灾害过后,死亡畜禽尸体和污物随水沿河流动,土壤中存在的多种病菌也会在雨水的冲刷下暴露出来,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消毒,特别是对畜禽圈舍及周围环境、畜禽产品加工场所、活畜禽交易市场、水源地以及运输车辆、养殖用具等。
对倒塌的圈舍要及时进行修缮,清扫淤泥、杂物和污物,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石灰水粉刷棚舍墙壁、柱桩,地面铺洒石灰水。石灰水要现用现配,1 kg生石灰加水4~9 kg。
无论是大型养殖场还是小散养户,灾后要经常清扫圈舍,集中收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圈舍清洁。选用烧碱、过氧乙酸、复合酚、季铵盐类等化学消毒剂,每周2次对环境、用具、车辆等进行消毒,每周3~4次带畜(禽)消毒[2]。
工作人员在完成无害化处置和消毒工作任务后,所使用的一次性防护服、手套、口罩等要进行集中焚烧;接触污染物后,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全面涂擦双手,1 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要正确配制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正确使用。有疫情发生时,可选用2%烧碱溶液消毒圈舍、场地和用具,用3%~5%的烧碱溶液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场所和地面,但不可使用烧碱溶液带畜(禽)消毒。使用烧碱溶液消毒的饲槽、水槽、地面,须经冲刷、干燥后才可使用,否则会对畜禽造成一定腐蚀伤害。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有效使用浓度是2%~5%,可用来喷雾消毒畜禽圈舍、场地、用具,也可用于车辆、粪便等的消毒。100~300倍液的复合酚,可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常用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有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等,不同的稀释倍数,可用于不同的消毒。季铵盐类消毒剂3000倍稀释液可用于喷洒和冲洗圈舍、环境,也可用于各种用具的浸渍消毒,还可用于种蛋的消毒;2000倍稀释液可用于紧急预防时畜禽圈舍的消毒;10000~20000倍稀释液可用于储水塔、饮水器清污防堵,同时可杀死内部积聚的各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大雨过后,湿度大,高温高湿的气候容易导致饲料霉变,不仅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影响繁殖性能,还会导致霉菌毒素的蓄积性中毒,导致免疫抑制,出现生长发育停滞、死精、不育、死胎等症状,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会有较高的温度,特别是颗粒饲料在成型时温度较高,如果不调整好冷却时间就匆匆密封装袋,很容易造成水汽凝结,水分含量过高而霉变。因此,饲料加工前首先要控制好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的水分含量在13%以下,大豆(菜籽、花生、棉籽等)饼(粕)、麸皮等糠麸类饲料原料要控制在12%以下,水分过高时宜先进行晾晒。颗粒饲料在成型出机后的含水量在12.5%以下,温度比室温高3~5 ℃ 或更低后再装袋贮存和运输。
饲料包装袋无破损,密封性好,轻搬轻放,防止内膜破损。饲料原料与成品仓库要通风、干燥、阴凉,底部用塑料架(木板架)抬高10 cm以上,离墙30 cm以上,防止吸潮,四周要留足间隙,保持空气流通,相对湿度不超过70%。不同进货时间的饲料应分别码放,先进先出,散装饲料要求3 d内用完,袋装饲料7 d用完,防止饲料贮存时间过长而结块霉变[3]。贮存过程中防雨淋、防阳光直射、防虫害、防鼠咬。运输时要盖好篷布,严防雨淋和太阳暴晒。必要时,可考虑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使用饲料防霉剂。
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如水涝灾害等导致饲料霉变,并出现畜禽霉菌毒素中毒时,应立即停止喂用有问题的饲料,彻底清扫饲槽。取样化验,如饲料发生轻微或中度霉变,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强效复合吸附脱霉剂后,配合新鲜饲料减量使用;如饲料已发生严重霉变,则应禁止再用来饲喂畜禽,可发酵后用于肥田。畜禽霉菌毒素中毒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处置。
灾情过后,所有规模养殖场户都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通过免疫监测,检测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低、即将超出疫苗免疫保护期限等达不到抗体水平要求的畜禽,以及新近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和强化免疫,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4]。同时,加强灾区畜禽疫情监测,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和规模化养殖场户,一旦发现疫病流行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