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担:数字化驱动“信贷直通车”开出“加速度”

2024-05-02 12:51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浙里农担直通车

2022 年7 月,浙江农担公司“浙里担”应用与农业农村部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以下简称“信贷直通车”)系统成功对接。在系统双向互联和数字化驱动下,一方面通过浙江农担公司“浙里担”平台申请的担保贷款信息可直接进入“信贷直通车”系统,同时归集在“浙里担”平台的20 多万家农业经营主体,可通过“直通车二维码”“浙里担”用户端等更多渠道,直接发起“直通车”申贷,较好实现了“直通车”业务的全流程数据共享、线上化“一键申请”和智能化“一网通办”,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系统对接后,“直通车”授信量比对接前增长了近10 倍。

系统多跨直连,需求线上直报

“‘信贷直通车’名副其实!贷个款就跟坐车一样,扫个码就完事了,又快又方便。”绍兴市越城区“90 后”种粮大户朱梦黎想再扩大种粮规模,可资金不够。“当时我到处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委会看到‘信贷直通车’的二维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扫了下,没想到隔天银行就让我去办手续,3 天左右100 万就贷下来了!”

为方便用户申请,浙江农担公司依托“信贷直通车”平台,开发“浙里担”地方版应用,形成“一库+一码+一应用”的服务平台,“一库”是建设新农主体数据库,汇集超20 万家新农主体数据,为涉农主体精准画像打好数据基础;“一码”是开发担保贷款申请二维码,将相关功能上架至浙江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浙里办”,农业经营主体可多渠道申请办理担保贷款;“一应用”即综合集成的“浙里担”应用,整合了省公共数据平台、财政支农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农业保险等多方涉农数据,互联了“信贷直通车”、人行征信及合作银行业务系统、地方特色应用等平台,开发反欺诈、综合评价、产业额度测算、风险预警等系列大数据模型,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交互、银担双方线上智能审批和结果反馈、风险实时监测,农业主体还可查询支农政策、农业补贴等信息,有力促进了直通车业务的快速上量,使贷款更加便捷高效。

创新模式产品,服务精准直达

为了让更多有金融需求的两类主体享受到“直通车”服务,浙江农担公司创新基于数字化的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对接采集农户信息,将农业主体农房、农机具、大棚设施、道德品行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纳入信用评价,建立以“农业经营家庭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模型,为农户家庭建立信用档案,应用于担保业务风险评价,使农户资产可计量、可估值,帮助评估还款能力,确定担保贷款授信额度,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门槛、低费率、纯信用、无抵质押的政策性农业担保贷款。同时,在数据归集基础上,以两类主体为主要对象进行多维打标画像,精准识别政策目标群体,建立白名单,开发专属“产业贷”产品,“一县一业”推进,先后推出“浙里担·杨梅贷”“浙里担·青蟹贷”“浙里担·钱江源贷”等10 余个产品,助力乡村“土特产”做大做强。

财金协同推进,融资成本直降

门槛降了、办理速度快了,成本还要降下来。为此,自2021 年开始,浙江农担公司在全省推进“政银担”合作,一方面,联合各级农合联、地方担保机构在全省县域范围设立农担办事处、代办点,将人员、服务下沉,整合省市县支农资源织密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发挥财政政策引导撬动作用,通过设立风险资金池、出台财政贴息政策、引导银行让利等方式,调动地方积极性,降低农业主体融资成本。目前已在全省53 个市县开展政银担合作,省地共建风险资金池规模达2.6 亿元,累计撬动超100 亿元金融资本,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至5.5%左右,政策效用放大近20 倍。

例如,平湖市财政牵头会同多个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对纳入农担业务的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LPR 上浮50 个基点,符合政策的贷款主体可享受1.5%的一次性财政贴息政策,担保手续费按实付金额的30%予以补助;台州市财政局牵头率先在全省以“整市推进”方式推进合作,首创市对县风险池的补偿机制,形成政策协同效应。

“以往担保费都是按年交费的,现在担保费可以按天计算,大大减少了经营成本。”去年7 月,衢州市衢江区的浙江铭泽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全省首笔农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循环贷款,即突破一次性收取全额保费的模式,担保费按天计算,在授信额度内实现随借随保、随保随用,各地在政银担合作中因地制宜创新政策,不断降低主体的融资成本。

“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以来,浙江农担坚持以“数”为媒、以“数”驱动,持续优化“信贷直通车”服务,拓宽政策覆盖面。截至2023 年末,浙江全省已受理“信贷直通车”业务1.9 万笔、金额100.4 亿元,已授信1.8万多笔,放款金额92.4 亿元,累计授信笔数全国第三,并成为全国首批接入“信贷直通车”系统的省份,成效明显。做好“信贷直通车”工作,浙江农担公司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让“直通车”跑得更远。“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浙江农担公司联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担办事处多形式宣传发动,将“信贷直通车”开进千家万户,将服务送到家门口。一方面,落实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乡村行”活动,印制了超3 万份宣传挂图,深入每个行政村张贴宣传,力争让每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知晓活动内容,及时填报;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服务、防风险、解难题”专项行动,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摸排融资担保需求、设计融资方案,将金融知识、信贷服务、优惠产品送到农户手中。

二是运用技术手段,让“直通车”跑得更快。通过数据对接、系统连通,重塑了担保业务流程,实现申请信息直达银行,办贷信息线上交互、无缝对接、智能审批,从申请到放款的全线上贯通,通过手机短信、“浙里办”移动端等多种方式主动精准推送担保贷款信息,审批环节、申请材料大幅精简,小额担保贷款智能审批时间平均不足2 秒,大额担保贷款平均52 小时内即可完成办理,改变了传统金融获取方式,提升了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感。如庆元县香菇市场经营户胡光照,2022 年受疫情影响一直在为资金周转的问题发愁,找亲戚朋友借,不好意思开口,向银行贷款,缺少抵押物,了解到“信贷直通车”活动后,通过扫码申请、办理线上授权签约后,不到3分钟即收到了30 万元担保贷款,有了资金给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解了燃眉之急。

三是融合多方资源,让“直通车”跑得更优。通过采用数字化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实现对农户家庭的精准画像,赋予农户家庭资产价值,以家庭信用担保代替抵押风控,解决了无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大幅降低融资担保门槛。创新省市县协同、政银担合作的基层农担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了各地农合联、担保机构贴近农村、熟人熟地的优势,贴息、降费、支持政策叠加,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如对政银担合作项目,浙江农担公司只收取0.1%的担保费,0.7%分配给地方,让利地方担保机构,通过省地合作,项目综合融资成本从原先的7%~8%降到平均5.5%,最低可到2.85%,大大减轻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压力。

下一步,浙江农担将继续常态化开展“信贷直通车”活动,配合省农业农村厅迭代完善地方版“信贷直通车”应用,创新融资担保产品并在“信贷直通车”上架,持续优化担保贷款办理流程,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融资担保需求。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银行客户经理对“信贷直通车”申请客户开展现场尽调

猜你喜欢
浙里农担直通车
直通车
讲好为农故事 扛起为农担当
“浙里”科学家的红色人生(二)
◆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突破5000亿元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担体系成效显著
“浙里安居”共享美好
“浙里的故事”征文选刊(四)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