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参军,张 柯,李春磊
(1.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2.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陕西 宝鸡 721013)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促使我国经济、科技以及工业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新型工业化等新业态正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1]。这些也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倒逼高校适时进行转型升级,尤其是地处非中心城市的高校,更应立足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发掘办学特色定位,适时主动探索和开展转型升级,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高校转型升级的一项有效途径即是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2-5]。
此背景之下,2015 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适时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明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任务和内容[6]。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要求,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力求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7]。2023 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又联合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安排部署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8]。这些都为促进高校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然而落地到具体实施环节,地方院校在寻求专业设置及优化调整时,往往面临内在和外在多方面的困境和阻力,缺乏切实可行转型途径策略。通过分析地方院校推动本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专业转型升级及优化调整内在源动力,以及外在需求驱动力;结合转型升级及优化调整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解析,给出了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的策略,以期能为地方院校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提供思路。
在新时代下,新一轮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正在发生历史性交汇,而我国也同样迎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握因这一历史交汇期而涌现出的巨大发展机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支撑问题。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输出高质量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够适应、支撑甚至引领我国的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够踏上新征程和开拓新局面。地方院校推动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正是从源头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密切对接,是在捕捉和研判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新趋势、新需求和新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战略筹谋,是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新兴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侧间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抓手。
在新时代下,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不断深化,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其中既有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更有传统产业结构面临的重大调整,这对当前我国广大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既是一个战略机遇,又是时代挑战。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需求,要求所培养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能解决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够运用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工具。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必须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变革诉求,用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知识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内涵实现进一步深化,用转型升级的经济产业结构牵引带动相关专业同步革新,实现所培养人才能够精准地匹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和创新之路释放出更多活力。
在新时代下,以AI、物联网、机器人、云计算、5G/6G 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它们一方面催生出了很多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也促进很多传统产业比如制造业涌现出了许多新业态,而这其中正孕育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谁能够抓住因技术革新带来的风口红利,谁就能够先人一步积累到足够优势,进而在新兴产业布局和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态势,开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局面。同时,技术革新也会对社会各行各业和生活百态产生深刻影响。比如文艺创作就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新时代下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将拓宽文艺作者的视野,赋予他们新的诠释角度和创作维度。又比如,技术革新正在促使传统商业实体向着互联网电商,再到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模式发展,我国的商贸服务业进入了以互联互通、消费升级、共享经济等为鲜明特色的商业3.0时代。地方院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以及新农科等领域加强建设,甚至是开辟布局新兴专业,正是对时代革新诉求的有力回应,而这将为我国各行各业凝聚未来技术特色,夯实未来创新底蕴,以及抢占未来发展机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新时代下,不同层次的各类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科学界定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凝练出办学特色,走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共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类人才支撑。作为地方院校,其在经费投入、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部署院校等高水平大学相比有着明显差距,而这就决定了地方院校不能简单照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必须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在经费投入不可控且短期内无法有效扭转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更注重借助属地各方面的资源,走校地协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正是避免各类高校办学陷入同质化危机,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和凝练出办学特色的可行途径。鉴于此,地方院校结合属地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和自身办学积累,推动本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使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同频共振,更强调人才培养的服务性、应用性和突出产业实践性,正是切实践行“面向属地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的有力举措。
当前,地方院校推动本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一些地方院校对没有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有着深层的内在关联,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推动专业转型的战略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不高,主动地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和推动专业转型动力不足,导致所培养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匹配,这也正在逐渐成为培育新产业、适应新业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的瓶颈堵点。
其次,一些地方院校对推动专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理解片面,仅仅认为就是裁撤旧专业、申报新专业,或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方向或课程。没有真正将确定办学定位和凝练办学特色进行深层次地融入,只是将其作为一项周期性的常规化工作开展,进而导致专业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缺乏方向引领,陷入“为变而变”而非“为质而变”的误区,不利于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最后,虽有部分地方院校认识到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专业优化调整存在着极大阻力,形成了为了保“安稳”而忽略长远发展的被动局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观方面,二级教学单位因为专业与教学资源投入直接相关的缘故,对调整、停招或撤销本科专业慎之又慎。同时,学科专业是专业任课教师的晋升希望和职业依托,专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往往伴随着师资队伍的调整重建,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任务,甚至需要进行教学成果的重新积累,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群体推动专业优化调整的主观能动性。客观方面,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还受到资源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经费和师资无法保障等客观原因,地方院校对投入大量资源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和开办新兴专业往往表现出犹豫和观望。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全局统筹和科学规划,而这是基于宏观、整体层面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这些信息是多维度的,既包括国家和地方各行业的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等数据,还包括当前学科专业的布局、设置以及相关高校的申报等信息,这些共同构成了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地方院校尤其是地处非中心城市的院校,其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导致其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面缺乏科学指引,要么造成各个院校都盲目追逐“热点”而引发专业办学的趋同性,要么造成高校因各执己见且缺乏宏观引领,致使专业布局优化出现盲点。
此外,一般地方院校受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约束,往往无法对专业办学效果进行精准评估并做出准确的质量评价。虽然国家和学校层面都出台了很多保障举措,比如国家层面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以及学校层面的期中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制度等等,但这些举措主要还是立足于某一时间节点的抽检,并没有真正形成对专业办学的全过程监控和评价,这对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内外联动和技岗匹配的专业办学动态调整机制构成了挑战。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总体规模庞大,弥合属地人才缺口,以及支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办学特点,所以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下,面临不断涌现出新特点、新技术、新原理、新工具、新模式和新业态,亟需高校在人才供给方面实现同步升级。地方院校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切办学工作的出发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强化其使命担当意识,进而更加主动地去挖掘甚至是建构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联系,释放专业办学同步升级活力,进一步激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革新动力。
地方院校在经费投入、师资保障、学科平台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与部属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高水平大学相比有着先天差距,这就决定了地方院校在推动专业建设及其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必须走出一条契合自身实际、找准科学定位、具备鲜明特色的自主办学之路。现实中,因为地方财政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充足支持,所以地方院校必须更重视已有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所能接触到的地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和利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以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人才服务水平为驱动,使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院校在育人导向和成果上真正实现共同受益,才能真正促使地方院校融入到属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进而觉醒出强大的内生发展力量。鉴于此,地方院校在推动专业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历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践行一切有利于突出应用性办学和提升专业服务性的理念和举措,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动育人内涵实现全面深化,最大限度改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不平衡。
在“四新”建设背景下,无论是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还是布局新兴的专业领域,最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就是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以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为例,需要围绕工业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的新需求,推动不同专业之间或传统专业与新兴的学科方向之间的相互融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又比如很多新兴专业的设立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国家在综合研判社会生产和生活表现出新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筹划,是将传统专业理论知识与新兴技术原理相互结合后衍生出的智慧结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年来申报获批了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两个新工科专业,其中智能制造工程是传统机械制造理论与新兴智能化技术的交叉融合,人工智能则是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甚至是哲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无不闪烁着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亮点。此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也是现代高校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尤其是打造优势专业集群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地方院校通过推动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在专业链条上实现强链、延链甚至是补链,大力提升专业的整体化建设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瞄准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契合度和匹配力实现系统化升级。
地方院校在推动本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时,为了最大限度提升规划合理性,必须以科学的统筹规划为基础保障,而科学的统筹规划则不离开全方位的信息数据支撑。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掌握着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宏观数据,这是找准人才供应缺口、界定人才能力标准、甄别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堵点的重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战略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据此向各高等学府提供信息支持和政策指引,可有效引导不同层次院校在特色定位上精准发力,对人才培养实现协同创新和多方共赢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地方院校也掌握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信息数据,对这些过程数据进行广泛搜集和融合分析,也可以从更客观的角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而这是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形成学科专业布局动态优化调整模式的关键所在,对地方院校培育和巩固学科专业优势,找准和补齐学科专业短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在社会不断变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承载人才培养的教育、服务社会等职能的高校,尤其是一般地方院校需适时而变,开展相应调整和变革。专业转型升级及优化调整作为高校转型的重要途径,即显直接又必要。然而固守已有传统专业方向的高校,在主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往往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需要高校及教师走出舒适区,探寻内在转变调整内在源发动力;另一方面,需要院校之外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及政府资源协力推动和支持,专业转型升级及优化调整更需要在产业发展,全国高校宏观专业分布,学生培养全过程,专业人才需求等专业数据深度解析的基础上理性布局和展开,进而真正实现地方院校专业优化,并最终施益于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