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佰峰,孙玉凤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拓展人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两山理论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方法,探析两山理论下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藏资源,但是由于部分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民族地区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明确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而在八个脆弱区中,民族地区就占了半数以上。因此如何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两山理论结合,转变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发展道路是极其重要的。民族地区的高校是培养民族人才的中坚力量,探析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关乎到民族地区生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聚焦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逻辑,立足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创新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两山理论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前提条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生态涵养的重要着力点,其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贯彻,“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2]。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推动国家和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最终落实到深层次的人文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在追求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两山理论的提出,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当前中国部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3],但是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民族地区,结合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鼓励并支持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创新,突破传统的生态文化知识讲授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衔接起来,推动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建设的推动者,在内在思想上将自然界内化为人的无机身体,丰富自身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在外在行动上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积极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关注当前社会上的“碳排放管理师”等职业培训和考试等,增加学生生态文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使民族生态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将两山理论纳入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还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人类有能力将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发展,同时也对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两山理论的提出,使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篇章,宣传和弘扬生态文化,弥补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缺失,增强了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差别,但是这些理念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顺应了国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相得益彰的,符合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方面是从理念上倡导人们从向自然索取转变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人类最大的瑰宝,保护自然不仅是为了更持久地经济发展,更是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从实践入手,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凭借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主要产业的了解,鼓励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将当地的生态文明发展与现代产业和社会科技相结合,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从根源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时俱进,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相结合,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同推进国家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落脚点在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把良好的生态效益转化为人们的民生福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维护生态文明安全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4]中国的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和涵养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的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为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地处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长江、黄河等重要的源头,并且也是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性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人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总体生态布局来说有重要的牵制作用,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割舍的重要作用。将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摆在全球发展的宏观角度,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用缜密的生态思维逻辑,开阔的生态发展眼界和专业的生态保护知识,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安全教育观念,指出了生态优先的地位。在发展生产力之前注重合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那么生态环境最终就会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民族地区生态安全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生态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式写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通过文献对比,发现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两山理论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要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民族地区高校虽然存在着生态教育缺乏整体性、内部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与普通高校相同的一些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但是由于中国的一些民族地区处于边疆等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有着特殊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生态文化,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存在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更亟待关注和解决。
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在生态调节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承载着民族感情的精神寄托。“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规划,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日常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的缺失和不协调是制约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走实走深的主要原因。”[6]第一,虽然教育部已经出台了多部关于学校开展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文件,但是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应该要受到什么程度的生态文明教育,学校通过什么具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讲解与传授,怎样检验学生在相应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是否合格达标,以及每个阶段的学生之间应该怎样更好地衔接生态文明教育等问题都有待具体商榷,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把握不足。第二,民族地区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一些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参与生态教育的联盟、学会等,而有一些民族地区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学习活动浮于表面、偏于形式,没有组织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和活动去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组织保护环境的相关活动只是一种获得学分的形式,在2020年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分会中只有中南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注册。当前民族地区所有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程度不可能齐头并进,发展程度一致,因此一些生态文明教育落后的民族地区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强化学校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顶层设计,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
教育部在2022年发布了文件《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重说明了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的质量。从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并没有认真学习并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各类生态教育保护文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传统的教学任务中,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也没有让学生清楚地意识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学生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了解不够深刻。让学生只是在书本中学习,没有落到行动之中,制约着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教育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例如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在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中有部分师生认为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提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针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师生表示“不知道,好像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教育”[7]。民族地区高校内部对生态学等专业学生的关注力也不够,提倡相关专业学生学以致用、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不足,相关的一些竞赛都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涉及到科技引领环境发展,与新能源发展相结合的比赛较少。师资力量的配比对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生态文明环境教育发展较晚,各个高校从事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较弱,民族地区的高校此类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真正内因是人,人类经历过种种生态危机之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切不能因小失大,用破坏自然的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短暂利益,两山理论的提出辩证地说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民族地区生态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是高校大学生,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于民族地区生态发展观的了解和继承是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关键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质量,首先就是要从民族地区高校受教育者主体——学生入手,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根基。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态文化,例如:藏族主张“人与动物一理”,反对人们滥捕滥杀动物;纳西族主张崇拜自然,感恩自然的孕育之恩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生在课堂中对当地生态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逐渐减少,云南大学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显示,有38.7%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掌握不住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专业的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一部分学生仅仅将所学专业知识作为自己谋生的一种专业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不高;对于非生态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和时间的限制,高校通常不会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非生态专业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浮于表面,对一些生态文明理论和常识掌握不扎实,更没有真正地将生态文明保护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以两山理论为生态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解决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内部的教育质量仍然有待提升和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主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匮乏等问题。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进行路径创新,国家要加大对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入高校,民族地区高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完善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国家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借助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力量助力两山理论的践行,早日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结合起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人们的民生福祉,推动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教育的改革创新。在教育政策方面,国家要对民族地区高校制定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发展的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指派相关的生态学专家进行监督指导,根据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不同,高校办学特点不一和学生对生态文明了解程度不一致,将不同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成效及时向上反馈,根据具体情况,国家再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使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在高校建设方面,国家须强调民族地区高校以两山理论为教育导向,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着眼于双一流民族地区高校建设。国家不仅要对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生态学位点的建设,还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屏障,鼓励民族地区高校施行跨专业之间的交流学习,非生态学专业学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素养。在教育层段方面,国家可以倡导民族地区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预科、本科、硕博研究生等各个学习阶段,并设定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教育内容方面,国家要深刻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中的制高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编写生态文明的思想教育教材,推进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教育专业课程的结合,将两山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写进教材中,更要让学生刻入脑海里。
民族地区本身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文化,民族地区的生态功能也决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结合两山理论,因势利导。首先,在政策落实方面,民族地区要坚持国家制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政策,面对生态文明安全问题,围绕国家生态安全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推动民族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与高校之间的联动,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模式;其次,在理论执行层面,加强民族地区对国家两山理论的践行力度,民族地区当地的企业、产业等应该注重对生态文明产业方面的需求,让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到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而为满足政府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最后,民族地区可以呼吁民族地区当地以及其他民族地区的一些生态保护组织和学会与民族地区高校达成生态教育合作,创建培育生态人才的基地,在民族地区或者是高校内举办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宣讲活动和生态实践竞赛,在实操中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把课堂教学搬进田野调查中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以及要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民族地区高校要坚持贯彻两山理论,坚定走生态文明绿色教育发展道路不动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检验中,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形成条理清晰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应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治理等一流学科,推动生态学教材、学科和专业的建设,高校可以单独开设生态文明专业课程,进行专题化教学。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课程等相结合,加大生态文明专题在思政课程中所占比重,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第二,民族地区高校要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两山理论下的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来,可以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鼓励大学生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其在大草原的无垠与宽广中,在长白山地区神秘的原始森林中,体会到民族地区生态发展的价值所在。将环境保护与民族地区当地的村寨、民族文化相结合,让学生自觉将两山理论与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三,各个民族地区高校之间加强教育合作,民族地区的高校还可以与国内的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培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学科的集成交叉研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互补,不断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质量。除此之外,民族地区高校还可以与国际一些高校形成合作,在贯彻两山理论的过程中建立全球生态文明教育共同体,充分吸收其他国家生态教育的长处,同时让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案走出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中国方案,将民族地区高校打造成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舞台[8-9]。
在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中,需要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首先,加强高校生态文明专业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引进和聘用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发挥人才优势,培养一批生态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现有教师专业培养力度,可以派送部分教师继续深造,提升教师生态文明教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调整教师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结构配比,以求生态文明教学力量的最大化。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应开展学科研究,拓宽生态文明教学方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生态知识竞赛以及生态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生态理论知识,非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生态学科的基本知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专业相关的科创竞赛以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再次,民族地区高校教师要利用好网络教学工具,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当今时代网络十分发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生态知识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比如在“中国生态网”“中国国情网”和一些民族地区的网站,“新疆地情网”和“内蒙古区情网”等,大学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同时让大学生了解到具有民族区域特征的民族生态文化,教师还可以从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入手,鼓励大学生在切身体会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魅力的同时,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热爱民族生态文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情感,逐渐建立起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两山理论的号召下,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无论是对国家生态发展整体、对民族地区的生态发展和学生个人生态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推动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向全球生态发展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