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分析及建议

2024-05-02 06:00刘文德
教育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师范生

●刘文德 刘 伟 程 敏

一、问题提出

师范生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青年人才储备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而且影响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成果。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持续上升,根据《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而师范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显得尤为迫切且必要。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安徽某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高校师范类专业在读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79次,回收率98.25%。其中男生432名,女生747名;大一学生489名,大二学生292名,大三学生258名,大四学生140名。

(二)研究工具

大学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我国高校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量表总分56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UPI的测评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明显心理问题: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第二类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总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第三类为排除第一类和第二类人员,心理比较健康者。本次调查数据的Cronbach系数为0.94。

(三)统计方法

采用 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各类人群总体检出率

根据本次调查,师范生第一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为19.00%,第二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为29.52%,第三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为51.48%。师范类专业男生第一类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76%,高于女生的检出率17.40%,第二类和第三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男生均低于女生。大一学生第一类和第二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最高,分别是24.34%和32.51%,大三学生第三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最高(59.30%)。为独生子女的师范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分别为22.15%和30.10%,均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第三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52.70%)高于独生子女(47.75%)。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师范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心理状况的检出率分别是17.59%和28.97%,均低于父母为“再婚/离异”的师范生。

(二)关键症状项目检出率

通过对UPI中四个关键症状项目的调查,发现第16题“失眠”的师范生检出率最高,为15.86%,其次是第8题“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10.26%)、第26题“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9.16%),第25题“轻生(自杀)”的检出率最低,为3.56%。其中,男生除在“失眠”问题上的检出率低于女生,其他三个症状均高于女生。大一新生在第8题(13.50%)、第16题(17.18%)和第26题(11.25%)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年级,大三学生在第25题的检出率最高(4.65%)。独生子女在四个关键症状项目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初婚”的师范生在四个关键症状项目中的检出率均低于“再婚/离异”家庭的师范生。

(三)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检验对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发现:师范类专业男生在第一类心理问题的差异要显著高于女生(P<0.05),第三类心理状况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P<0.05)。大一新生在第一类、第二类心理问题上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5)。为独生子女的师范生在第一类心理问题上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在第二类和第三类心理状况上差异不显著(P>0.05)。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离异”的师范生第一类、第二类心理问题显著高于父母“初婚”的师范生(P<0.05),在第三类心理状况上,父母“初婚”的师范生显著高于“再婚/离异”家庭的师范生(P<0.05)。

四、分析与讨论

(一)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第一类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检出率低于普通大学生群体整体水平[2],与大多数研究者的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师范生培养的支持力度,社会支持明显好于普通学生,并且师范类专业开设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必修课程,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比一般学生要多,具备更多的心理资本。

在关键症状项目的检出率中,患有“失眠”症状的师范生检出率最高,相关研究也证实,国内大学生的失眠症状较严重,苏思贞等人[3]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横断面调查结果中发现35.0%的大学生存在失眠症状,产生失眠的最主要因素是压力过大。师范生作为教师最主要的职前群体,在与一般大学生存在的共性因素之外,其承受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职业使命感,使之职业结果期待较高,可能会导致部分师范生心理压力偏大,出现失眠症状。

在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和“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的关键症状项目中,检出率分别为10.26%、9.16%,低于田文海、刘春丽[4]针对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11.31%和11.20%的检出率。此类学生可能因为原生家庭问题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大学环境中产生不适应性,面临挫折时,会归因于过去和家庭,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资本理念认为,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缺少希望、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四个核心成分时,会产生自卑、挫败、迷茫、退行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消极归因,自我贬低,丧失生命价值感。师范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易获得较多的心理资本,但也可能因为个体承受的压力超出心理临界值,出现消极逃避、低自我效能的精神和行为状态。

在关键症状项目中,“轻生(自杀)”的检出率最低,与何星舟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持平(3.66%)。有调查显示,8.8%-13.0%的中国大学生表示有过自杀意念[6],师范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心理健康的社会学模型认为,职业认同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朱军成和王鑫强调查发现,师范生职业认同与自杀意念呈显著的负相关。[7]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对教师职业高度重视,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断提升,感受到教师身份所赋予的价值,轻生(自杀)意念不断减少。

(二)师范类专业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

根据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性比较发现,师范类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优于男生。一般而言,大学生男性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总体高于女性群体。有调查显示,女生在焦虑、抑郁、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依赖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进食问题、睡眠困扰、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1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8],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同性别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这可能是调查样本的差异性造成。

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性别失衡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随着国家对师范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不断攀升,中小学女教师比例也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普通中学及小学女教师比例分别上升到58.8%和71.2%。[10]根据心理健康的社会—文化模型,社会文化更期望女性从事稳定且能更好照顾家庭的教师职业。

质言之,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较高,学习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要高于男师范生,而男性要肩负家庭重担,相较于其他行业,教师职业收入偏低,发展路径较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能会导致部分男师范生心理失衡,压力偏大。加之师范类专业女多男少,男生容易被边缘化,在集体活动中产生更多的束缚感,雄性意识未能被充分激发,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师范类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根据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年级差异性比较发现,大一至大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樊晓光、周东明[11]、彭娟[12]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新环境的融入——适应问题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大一新生迈入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处在大学的适应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加之师范专业新生对专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认知不足,容易出现失落、孤独、迷茫等情绪,从而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和成长危机。有研究证实大一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因子方面的阳性检出率偏高。[13]

大二、大三师范生,在经历了大一适应期后,学习、生活、人际等多方面趋于稳定,对专业认同和角色定位不断清晰,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相对减少,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大四作为应届毕业生,受当前就业环境和考研形势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国家“双减”政策颁布实施,师范生就业渠道变窄,教师岗位供求失衡,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加之公办学校教师编制少,岗位竞争压力大,从而面临毕业、择业、就业、深造、情感考验等一系列问题,易产生脾气暴躁、紧张、焦虑、恐惧、敌对、偏执等心理症状,心理健康水平又一次降低。

(四)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独生子女

根据师范生是否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比较发现,独生子女在第一类心理问题上要比非独生子女严重,在四个关键症状项目中,独生子女师范生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师范生。王玉龙、覃雅兰[14]等人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有更高的自杀意念风险以及自伤水平。这可能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关,溺爱型、过度保护型等不当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人格发展和心理品质会存在消极影响。

独生子女作为家庭成员核心,拥有更多的家庭资本,容易被过度关注和保护,从而形成专横、自我的性格。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不良,进而产生心理问题。有研究证实,独生子女学生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质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存在显著差异。[15]而作为师范生,也有学者针对地方院校师范生抗挫折心理能力进行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挫折认知水平要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16]抗挫折心理能力作为人格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与个体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当挫折压力超出个体承受能力时,心理适应受到威胁,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师范生心理健康。

(五)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根据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比较发现,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再婚/离异”家庭的师范生。有研究证实,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离异”的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心理创伤,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特质得分、儿童期创伤得分及更高的自杀尝试发生率。[17]家庭是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最主要场所,而父母婚姻质量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接触对象,其相处模式、情绪情感互动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的人际相处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代际传递效应。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家庭解体或处于离散状态,其子女会因为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内心极易缺乏安全感,进而衍生出焦虑、孤独、自卑、敌意、敏感等心理问题。师范生在父母“再婚/离异”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其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或者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会影响在大学生活中的人际相处模式,故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反,父母婚姻稳定的家庭,能够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和情感支持,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本,增加亲社会行为,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高的抗压能力。通过UPI四个关键症状项目也可看出,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师范生检出率明显低于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离异”的师范生。

五、建议

(一)重视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一,重视全过程性开展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独立人格构建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师范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储备人才,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根据分析讨论可知,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心理健康状态呈现不同特点。高校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面临的困境,多形式、多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不同阶段的师范生心理需求,实现全过程性育人。

第二,重视培养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由分析讨论可知,职业认同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师范生职业认同与其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学校要重视师范专业建设,深挖隐性教育资源,牢固树立学生“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提升师范生职业价值感和认同感,进而提升心理资本,增强心理韧性。

(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第一,加强师范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当前,很多高校重视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查,忽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危机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定期普测,持续关注。高校应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摸排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尤其要重点关注UPI中第一类、第二类和关键症状项目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师范生,必要时给予心理援助。

第二,建立健全师范生心理危机全方位干预机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变,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十分艰巨,如若预防和干预不及时、不恰当,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甚至衍生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师范高校要筑牢“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融合多方资源,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以及危机后保障机制,全方位、多广度干预师范生心理危机,保障心理健康。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促师范生心理健康

第一,注重师范生家庭背景调查工作。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及时开展师范生家庭背景资料的搜集与调查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状态,并建立档案。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师范生要重点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帮扶,从精神和心理层面上提供更多的社会情感支持,减少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心理资本。并且,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告知家长,协同处理,避免受到家庭的二次伤害。

第二,完善高校辅导员家访机制。家访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促进家校深入合作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开展学生家访和回访工作,了解学生真实家庭情况,并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对于UPI中第一类、第二类和关键症状项目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家访,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协同解决或改善师范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研究虽然调查了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找到了一些差异和特征,但由于调查样本的局限性,师范生自身人格特点以及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他因素和内在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