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

2024-05-02 01:55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5期
关键词:招标供应商建筑工程

陈 晖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尤为重要。我国相关文件指出,建筑行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合同管理,完善合同文本标准化建设,强化合同履行过程监管,防范合同风险。由此可见,规范合同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及管控措施。

1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概述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主要源于合同关系复杂多变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涉及项目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多个主体,他们之间基于工程合同形成网络关系。此外,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周期长,整个合同执行过程中,政策法规、市场环境、自然条件等都可能发生变化,增加了合同风险的不确定性。根据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合同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政策法规风险、市场环境风险、自然条件风险、参建主体自身风险。其中,政策法规风险是指政策调整导致商品价格、税率等变化的风险;市场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自然条件风险指由于恶劣天气、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力所形成的风险;参建主体自身风险包括各方的经营管理风险、信誉风险、交付风险等。这些风险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及参建各方的利益。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1]。

2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及管控

2.1 签订前的易发风险

2.1.1 供应商资质风险

供应商资质决定了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也关系到其按合同交付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涉及大量材料、设备的采购。如果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将带来极大风险。例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技术水平落后,无法完成合同要求的项目内容;资金实力不足,无法按时交付产品;企业信誉不佳,存在违约风险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2.1.2 合同谈判风险

合同谈判是签订合同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合同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如果合同谈判中对关键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或在讨价还价中做出过多让步,都可能增加合同执行的风险。如果项目单位谈判人员没有充分准确地理解合同的工期条款、质量责任条款、服务标准条款等,在谈判中没有把握住这些关键点,可能会使签订的正式合同在这些方面对项目单位不利。如果在价格条款、付款条款等经济利益问题上让步太多,也可能损害项目单位的利益。此外,由于谈判需要论证与反驳技巧,如果谈判人员谈判技巧不足,难以与供应商达成平衡合理的合同,则签订的合同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甚至错误条款的风险。这都会给后期的合同执行带来风险。

2.1.3 签订人权限及印鉴风险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的签订人必须得到公司正式授权,这是保证合同签订行为合法有效的基础。具体来说,参与谈判并最终签订合同的委托授权书必须有公司盖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载明授权内容、权限范围和有效期限。另外,签订合同必然要使用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这些章的监管和使用也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在无授权、无记录的情况下被取用或伪造。如果在合同签订中出现无授权签约或者使用伪造公章的情况,则该合同在后续执行中极有可能因为法律规定的程序性瑕疵而被确定无效,相关责任人也会承担法律责任。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公司声誉及形象[2]。

2.2 风险控制措施

2.2.1 严格资格审查

建筑业招标采购要严格执行资格审查制度,依法对所有潜在投标供应商开展资格审核,防止不合格或存在重大不良行为的供应商参与招标,具体如下:第1,招标人员要查验供应商的企业法人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基本证明文件,确认其合法注册且组织机构健全。第2,重点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完成的类似项目进行审查,通过相关财务报表、工程合同、项目质量验收报告等,判断其是否具备承担当前招标内容的能力。第3,进行现场踏勘,考察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储保障和技术装备等情况。第4,利用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供应商信用评级及相关不良记录,避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供应商进入。对查实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淘汰,是规范招标采购、防范合同风险的必要手段。

2.2.2 准备标准合同文件

建筑业企业要建立系统的标准合同文本制度,形成涵盖工程建设各专业、各环节的标准化文本体系。企业可组建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聘请法律及相关领域专家起草标准文本。起草时要广泛调研同行业合同格式,汲取合理内容,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优化。文本范围要全面系统地覆盖施工、监理、材料和设备供应、专业分包等,并形成文件化的编制与修订程序。经过科学论证编制的标准合同文本,条款合理,责任清晰,可有效防范合同文字风险。文本系列形成后,企业要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其在生产经营中的强制使用,并进行监督检查,以发挥文本的规范和风险防控作用。应建立定期修订机制,确保文本与新情况、新要求相适应。

2.2.3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信调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供应商资信调查已成为建筑业招标采购的重要风险防控手段。招标采购单位可通过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股东及高管情况、行政许可、严重违法情况等,避免有重大不良记录的供应商进入。同时,也可以利用商业信用平台,获取第三方机构评级的信用报告,了解供应商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业绩完成情况、信用评级变化趋势等信息,判断其运营与偿债能力[3]。这些信息化手段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获取权威的企业信用信息,辅助招标单位开展供应商资信调查,合理确定入围供应商,有效防范信息风险。

3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及管控

3.1 签订中的易发风险

3.1.1 合同条款表述风险

合同条款的表述直接影响合同执行的效果,这在专业性很强的招标采购合同中尤为突出。如果合同条款在要素描述上出现表述不清、笼统模糊的情况,在实施中就会出现争议。例如,对产品型号、技术指标的约定存在可解释空间,不利于考核验收。此外,如果合同条款之间逻辑不严谨,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当事人则会利用这些逻辑漏洞进行抗辩甚至提起诉讼。通常情况下,招标采购等专业性较强的合同会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如果表述上有不周或不严谨,都会直接影响合同执行效果,造成法律纠纷。

3.1.2 合同实质内容风险

良好的表述并不等于优质的合同内容。如果合同在具体要求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同样会带来执行风险。典型的问题如约定质量标准过低、工期过于紧迫、权益分配严重不均等。例如,低质量标准难以考核供货质量,压缩工期影响施工方进度控制,不均衡条款则会带来经济纠纷。由此可见,这类实质性内容风险也会严重制约合同的执行效果,甚至引发争端。

3.2 风险控制措施

3.2.1 编制并采用标准招标采购合同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化进程加速,建筑业企业亟须健全标准化招标采购合同文本体系,规范合同编制行为。企业可成立专门的机构,选聘合同管理专家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等,共同研究拟定文本格式草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适应企业实际的标准招标采购合同样本。样本文本要覆盖工程专业子分部、分项或重要辅助材料的合同类型。撰写的文本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和通用性,保证与多种采购情形的适用性。通过科学严谨的编制程序和专业研讨论证,形成系统、科学的标准合同模板,有效管控文本风险。文本体系形成后,企业必须全面实施和监督使用,做到项目招标采购全流程使用标准化文本,强化其规范作用。建立定期修订机制,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不断调整合同内容。

3.2.2 明确关键细节,避免经济损失

在建筑工程领域,招标采购合同往往伴随多达几亿元的经济利益,细节处理直接影响后续的合同执行效果。因此,合同编制与审核必须审慎关注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关键细节,做到表述清晰、明确具体,防止内容模糊带来经济损失或纠纷。具体来说,必须使用明确严谨的文字充分描述价款构成、技术指标目标值、数量或重量单位、交付节点要求、服务内容、验收考核细则等与效益挂钩的关键要素内容,让执行主体无空间违背或转移合同实质要求,从源头上规避风险。这种全面细致的界定方式,使文本形成全面详尽的技术规格书,有效塑造高标准“框架”,促使各方在关键细节上达成一致。

4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履行中风险及管控

4.1 履行中易发风险

4.1.1 合同变更风险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变更合同内容的情况,而这将产生新的风险。如果变更范围或内容把握不当,将导致工期延误、投资超支;如果变更程序不合规、审批不严,则变更的合法性将受到质疑等。此外,一旦开始变更,也有可能导致更多变更需求的连锁反应。因此,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变更是必要的,但相关风险仍然较大,需要审慎处理。

4.1.2 合同纠纷风险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实施过程中,产品质量、项目进度等实质性内容一旦出现争议,往往会演变为严重的法律纠纷,进而影响整体项目进展。由于建筑工程复杂性高、涉及标准多,因此,这类合同纠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引发合同纠纷的常见技术原因包括:交付产品质量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出现零部件损坏、数量不足、材料取代等质量问题;交付进度严重滞后;施工或监理服务态度恶劣,配合或响应能力差等。此外,还有一些管理原因会激化各方矛盾,如结算进度频繁滞后,长期拖欠质保金或工程款。这些质量、时间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都可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扩大化,给项目目标的实现带来严重冲击。

4.1.3 合同结算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金额通常很大,如果在项目结算中出现数据错误或遗漏问题,无疑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合同结算风险点主要在于:核算时漏掉个别变更或新增工作量、计量时出现计算单位错误、审批报销发票时无实际对应工作等。这些结算中的疏漏和差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此外,结算步骤不规范也易引发争议,从而激化矛盾。

4.2 风险控制措施

4.2.1 及时沟通,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变更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实施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一旦出现合同变更需求,合同参建各方必须及时开展磋商,通过现场会议或视频会议的方式就变更因素及影响进行沟通。如果确需变更,应本着项目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协商,在保证工期和成本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提出变更执行方案。同时,变更执行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履行审批手续和信息公开要求,并形成完整记录,确保变更决策和结果合法、规范。如果变更范围过大或无法控制变更风险,应及时协商终止或解除原合同,按新条件和要求重新签订合同[4]。

4.2.2 根据合同条款或法律解决纠纷

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出现工期、质量、投资等实质性内容方面的合同纠纷时,合同参建各方应先查明合同条款中是否有对相关违约情形的处理办法。如果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则按合同约定解决。如果合同条款中没有明确约定,则应遵循友好协商原则,由项目实施方与监理方提出处理建议,供业主或投资方根据实际情况审定决定。如果协商仍无法解决争议,则应根据国家关于经济合同纠纷法律法规中体现的公平、公正原则,选择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调解与行政裁决等途径积极应对,在相关主管部门监督下推动争议的解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这种依合同和依法相结合的争议解决机制,是妥善管控和防范合同纠纷风险的根本之道。

4.2.3 财务部门严格审核结算单据

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结算管理制度是有效防控结算风险的基础。企业财务部门要制订系统的业务工作流程、审核检查细则和岗位操作手册,建立贯穿结算准备、审核报账、账款支付全过程的规范机制。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使其掌握政策规定变化、核算方法改进等新情况,确保始终准确高效开展工作。在日常监管中,要切实加强稽核检查,建立结算审核台账,事先对变更协议、新增工作等进行把控,杜绝空头结算[5]。在最终支付环节,严格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结算材料,连同合同正本、变更补充协议和工程量结算证明材料等逐一对账,严防价格变更或工程量不实的情况。同时,还要抽取企业实际交付的产品或量化服务证明进行核查,防止虚假发票报销。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解决结算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工程费用真实核算和支付。

5 结语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在签订前、签订中和履行过程中均存在各种风险。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必须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严格管控。

在合同签订前,可加强资格审查、准备标准合同文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信调查等,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签订合同前的风险;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通过编制并采用标准招标采购合同、明确关键细节等方法,避免因合同表述不清或实质内容不合理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利用及时沟通、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条款或者法律解决纠纷、财务部门严格审核结算单据等有关措施,有效应对合同变更、纠纷以及结算等风险。

总体来说,只有通过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的顺利执行,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项目的成功实施。

猜你喜欢
招标供应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