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恬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 110142)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创新养老模式,逐渐受到广大老年群体的欢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将医疗与养老完美融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但随着这一模式的深入实践,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深入剖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路径,有效助力养老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全面的关怀。该模式的核心是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其内涵不局限于基本的医疗服务,还包括日常的康复、心理关怀、饮食管理等。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的22%,其中超过60%的老年人将面临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挑战[1]。这一变化无疑给传统养老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全面性,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考虑到其生活起居需求。②预防性,强调通过日常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③个性化,每个老年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与需求得到定制化的服务。④技术支持,随着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更容易实现远程监控、健康数据分析等功能。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与传统养老服务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传统养老服务多关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起居,而医养结合更侧重于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传统养老模式已逐渐暴露出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问题,尤其在医疗资源有限、老年疾病高发地区。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2019年的数据显示,超过26%的老年人生活在养老院或照护中心,但这些机构往往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与专业人员[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强调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能够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还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关怀。此外,传统养老服务往往较为被动,只在老年人出现健康问题时医疗服务才介入,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则更为主动,其核心是预防与早期干预,旨在减少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提升其生活质量。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便是资源整合困难。在大多数地区,医疗与养老两个领域长期分开运作,拥有各自的资源与管理体系,将两者完美结合,需跨越众多的行政、经济及认知上的障碍。例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在经费、人员、技术与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由2019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养老机构中平均每位老人的医疗支出仅为医疗支出的五分之一,而其员工数量与技术设备则更为落后[3]。这意味着,在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提供与医院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文化与认知障碍也不容忽视。许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仍认为养老与医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这种认知使得资源整合工作变得尤为困难[4]。最后,现有的政策与法规往往缺乏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明确支持,进一步加大了资源整合的难度。简言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要真正实现其价值,必须克服资源整合上的诸多困难。
当前,许多养老服务机构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如远程医疗监控、健康数据分析等,但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地与养老服务结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仍是待解问题。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如饮食、起居、康复等,但目前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往往过于偏重医疗护理,忽视了日常生活照料的重要性。这导致在实践中,许多先进技术设备被闲置,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如养老机构虽采购了大量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与维护经费,使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而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虽然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但更注重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医养结合意味着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这要求两个不同领域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于各自的管理体制、文化背景、服务理念等存在明显差异,合作时难免出现种种摩擦与障碍。如医疗机构通常追求治疗效果与医疗质量,而养老机构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当两者合作时,如何平衡这两个目标,确保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5]。此外,资金分配、技术共享、人员培训等也是合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资金是实现医养结合的重要保障,但如何合理分配,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需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技术与人员的使用同样面临难题,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在技术使用、维护、更新,人员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均存在差异,如何确保技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提升人员服务质量,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提出与实践代表着对传统养老观念与方法的创新,但现行的政策与法规并没有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许多法律空白与政策盲点。如何定义医养结合服务的界限、评估其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政策导向。法规的滞后不仅增加了医养机构在运营中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老年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此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涉及多个部门,如卫生部门、民政部门、住建部门等,各部门的政策与法规可能存在冲突或重叠,导致医养机构面临多头管理与政策不一致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医养机构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导致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法规滞后,许多创新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实践中面临法律风险,可能导致一些有益的创新方式方法被抑制。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创新型的服务模式,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亟需得到相关政策与法规的有力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出针对性专项政策,明确服务范围、资质要求、权责关系等关键问题,为医养机构提供明确的运营指导。为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应制订完整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对服务过程、结果进行严格的监控与评价。对于在医养结合领域进行创新的机构与个人,可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扶持、项目补助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资源与力量参与到这一模式的实践中[6]。还应加强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相关的培训、研究、交流活动,推动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在法规方面,相关部门应及时修订现有的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法律法规,补充与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不一致的条款,为这一模式提供必备的法律保障。还应加大对违反相关政策与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公平、公正发展。只有得到政策与法规的有力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涉及医疗、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跨界合作成为推动该模式创新与优化的关键环节。多方面的资源整合、专业的技能交融及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将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是医养结合的两大主体,应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打破传统的边界与壁垒,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可开展共同的培训项目、研究计划与服务方案,共同探索更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医养服务模式[7]。此外,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也应当成为合作的参与方,共同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如学术机构可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政府可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可为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撑,跨界交流活动如研讨会、工作坊、培训课程等,可促进各方增进了解、共享经验、形成共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通过跨界合作与交流,医养结合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资源的整合与合作,更需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深度参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医疗与养老服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为医养结合提供了更为便捷与高效的工具。如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可实时与医生进行视频交流,及时获取医疗建议与服务,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与等待时间。穿戴式设备可对老年人的生命体征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健康数据报告与预警。当然,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服务,如智能家居技术可辅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照明、温度控制、安全监控等,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与安全性[8]。然而,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确保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如何培训老年人使用新技术,如何确保新技术与老年人的需求及习惯相匹配等,都需得到充分的考虑与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要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研发与应用策略。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综合与高品质的服务。服务质量不仅指服务的技术水平,还包括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与持续性。对于老年人来说,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尤为重要。每个老年人都有特殊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与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养服务可更好地满足其需求,提升其生活品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需求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故需提供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医养服务,确保其健康与安全[9]。从效率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医养服务的效率。如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可更加快速、准确地收集、分析与使用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建议与治疗方案。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也可大大提升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资源浪费。但同时也要注意,追求效率不能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只有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能为老年人带来真正的福利。故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质量与效率需从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人员、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这不仅需要相关机构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从而建立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养老服务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分析等可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陪伴与关怀,为老年人提供身体健康、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如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智能系统可及时发现其健康问题,提前进行干预与治疗。大数据技术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某些疾病的早期迹象,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服务,期望享受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养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服务提供者需根据不同的老年人群体,如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如对于有特定疾病的老年人,可提供针对性的医疗与康复服务。对于文化爱好者,可提供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此外,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也应注重家庭与社区的融合,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家庭与社区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医疗健康咨询、文化娱乐活动等一系列服务,使其在享受高品质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家庭与社区的关怀与温暖。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可提升服务的价值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