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 岳桂华 马晓聪
【摘 要】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尚不能根治,极易并发多器官损害。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也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探索有效防治高血压措施及方法已成为医学需要解决的难题。作者基于壮医对于龙路的认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于龙路与火路、与三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关注壮医病因学说,进而总结出壮医对高血压(壮医为血压嗓)“毒虚→堵→乱”病机,防治以“解毒补虚”为先,以“疏堵平乱”通调龙路为要,用药以灵活解“毒”为主,首选“龙路药”的特点,最终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以证其法,期冀对于民族医药临床防治高血压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血压;壮医;龙路;防治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5-0011-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5.zgmzmjyyzz202405003
Explor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huangyi Long Road
ZHANG Man YUE Guihua MA Xiaocong
Abstract: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hich can not be cured completely at present. Long-term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will also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to expl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have become a med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Zhuang doctors understanding of Longlu,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lu, Huolu and Sandao by comb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lu and Huolu and Sandao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at the same time,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etiological theory of Zhuang medicine, and then sum up the pathogenesis of“Toxin deficiency → blockage → disorder” of Zhuang medicine to hypertension (Zhuang medicine is blood pressure throat), taking“Dispersing blockage and smoothing disorder” as the key point, taking“Detoxification” as the main method of medication, and choosing“Longlu medicine” as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finally applying it to clinical practice to prove its method, hope for the National Medicin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benefit.
Keywords:Hypertension; Zhuang Medicine; Longlu;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高血壓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作为冠心病、脑卒中等危急重症的主要病因[1],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当今老龄化日渐严重[2-3]。高血压目前尚无法根治,多长期予以降压药进行干预,但该病病情缠绵,病程较长,长期服药极易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壮医学作为民族医学的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防治中有独特见解,壮医称其为血压嗓,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龙路病”之中,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壮药内治外治之法[4]有较多阐述,因此,从壮医学中探求高血压病的防治规律或是解决良策。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壮医学中龙路相关理论,提出高血压的壮医药防治要点,以期对于临床有所裨益。
1 壮医龙路内涵及三道两路关系
壮医学中的两路即“龙路”“火路”,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亦是连接脏腑和三道的重要沟通渠道[5]。“三道两路”各司其职,则机体生化有度,天、地、人三部运转正常。若闭塞不通,则机体功能失调,天、地、人失于同步,百病由生。
1.1 龙路与火路之横向关系 龙路在人体内是血液的通道(壮医又称之为血脉、龙脉),以心脏为中枢,通过自身的干线和网络,遍布全身,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循环往复。血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龙路的分支外达皮肤,内连脏腑、肌肉、骨骼和孔窍输送水谷精微,并且约束人体内血液的运行,发挥滋养全身的作用。龙路通过为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而濡养全身,并调节脏腑功能,同时还具有将生命活动产生的一些废物排出体外的作用。
火路是人体联系上下、内外、表里的感传系统,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及处理信息,维持人体内部的同步及人与自然的同步。龙路与火路生理病理功能的联系主要有3个方面:①龙路具有滋养火路的功能,能促进火路发挥调节信息传递的机制;②龙路具有滋养巧坞的功能,能通过巧坞调控火路,发挥调节感传系统的机制;③龙路具有协调道路的功能,能协调咪心头中枢系统、巧坞中枢系统,发挥通调“两路”的机制,这也与中医学“心脑同治”理论相类似。
因此,壮医龙路与火路在生理状态上相互作用,在病理状态上相互影响。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心与脑相关的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系统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龙路与火路的关系体现了壮医学通调“三道两路”的诊疗思路,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协调平衡,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观点相类似。
1.2 龙路与三道之纵向关系
1.2.1 龙路与气道乃互为调节之关系 壮医学认为气道是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交换的通道,与肺(咪钵)相合,主宣发肃降,为宗气出入之所,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5]。肺为娇脏,宜宣宜降,肺朝百脉,助心主治节,调节血液的运行,若肺气失调,可引起心血运行不利,而发为胸闷、胸痛、咯血。可见,龙路作为血液的通道,与气道的关系乃互为调节之实。
1.2.2 龙路与谷道乃溯源求本之关系 壮医学认为谷道是人体受纳腐熟水谷的通道,与脾(咪隆)相合,居人体中部,同中医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运化到全身各个部位[6],化成气血滋养人体,同时可将吸入的水谷精微物质,化成精华上输于头面部,若升清功能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另外,脾可将血液固摄在脉内,不向脉外流动。可见,龙路作为血液的通道,与谷道的关系乃溯源求本。
1.2.3 龙路与水道乃相互依存之关系 壮医学认为水道是指全身水液出入排泄的通道,与肾(咪腰)相合,为一身阴阳之大主,主藏精,主骨生髓,主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司开合,主气化。肾藏精,精血互化,主骨生髓而髓生血,无龙路则血液无运行之通道,无水道则龙路无可运行之物,可见,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综上,自然界的水谷精华从三道进入人体,消化吸收后依靠两路输送并濡养全身及各脏腑。因此,两路的功能特点以动为要,三道则以静为守[7]。龙路阻断则血液不通,以致机体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火路阻断,则人体失去对外界信息的反应、适应能力,从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可见,三道吸收精华,在两路之间运行,并行不悖又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但龙路为输送血液、精华之通路,龙路通则全身脏腑得养,机能正常,故应为调节平衡之关键。
2 从龙路探讨高血压防治
通过整理龙路理论,发现龙路以心脏为中枢,是人体血液的通道,如龙路不畅则血液运行受阻,以致气滞血瘀;龙路网络运行受阻,龙脉受熏灼,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而诱发头痛、眩晕等症[8]。
壮医学中将高血压称之为血压嗓(Hezyazsang),认为发病多由情志失调、劳逸过度、禀赋不足与体质偏盛偏衰等,气机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此病机与高血压发病相契合,同时,在病因上,壮医强调“毒虚致百病”,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毒邪”所致。虚即正气虚,虚使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对减弱,容易招致邪毒的侵袭,出现毒虚并存的复杂症状。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來越大,精神情志所伤造成的疾病也逐步为壮医所重视,毒虚病因囊括的范围也逐渐加大,亦与高血压病因相互呼应。由此,我们推断龙路调畅与否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毒邪”致病继而致“虚”,如据此进行该病防治,或收良效。
2.1 高血压“毒虚→堵→乱”渐进病机特征
2.1.1 龙路运行失常,影响三道功能,“毒虚”丛生 龙路推动一身血液运行,若龙路阻滞,无力推动致血液瘀滞,脉管堵塞,气道不通以致升降失常。津液不畅则易痰湿中阻,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由“堵”而引起眩晕。或阻滞水道,水道与肾相合,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气血逆乱,由“乱”而发生眩晕。
因此,龙路通利功能失常,进而影响三道功能,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防治应以“通调龙路”的“疏堵平乱”为关键,龙路传导顺畅则血液通利,气道通顺,津液畅行,精微物质输送通利。
2.1.2 龙路网络被堵,火路传导失守,“毒邪”壅滞 若各种原因引起湿毒、热毒等邪毒内生,龙路网络运行受阻,龙脉受熏灼,升降失常,风火内生。壮医学认为火路是三道两路的核心,为生身之本,主一身之神经感觉传导。认为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官,其网络纵横交错于体表,集中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重要传感器,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情志和感觉意志的作用。
若龙路导致火路传导失守,则各脏腑信号接收失常;或长期情志失调,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可见,龙路网络被堵,以致于火路不通,引发三气不同步,脏腑功能乱而失常,邪不去则生百病,发为眩晕[9]。
以“通”为治,壮医在临证时强调道路要畅通,通过“三道两路”把邪毒排到体外,龙路不通则气血无以输布,人无以养。对三道两路而言,“通畅”最为关键,一通则百通,三道两路通畅,人就能保持健康状态。若由于龙路不通产生的疾病,应重视龙路“疏通平乱”,应用活血化瘀等药物以“疏堵”,做到“疏堵”与“祛毒”同施,使龙路通畅,脏腑骨肉恢复正常营养供应,脏腑调和,实现天地人三气同步,身体恢复健康。
综上可见,高血压病机一则因为龙路运行失常,血运不畅,影响三道功能,“毒虚”丛生,以致眩晕;一则因为龙路网络被堵,火路传导失守,“毒邪”壅滞而发眩晕,且壮医的毒论认为百病皆由“毒”所发,毒涉及痰、湿、风以及情志等各种致病因素,毒邪所致龙路被堵,最后致三道两路功能之乱的渐进性病机,是壮医对于高血压发病的解释。
2.2 基于病机论高血压壮医防治要点
2.2.1 以“解毒补虚”为先,以“疏堵平乱”通调龙路为要 基于“壮医龙路”病机学说,以及龙路与火路及三道之间错综复杂之关系,壮医防治高血压应以“解毒补虚”为先,以“疏堵平乱”通调龙路为要。具体而言,可遵循治未病的理念,以通调龙路贯穿始终,根据不同阶段、邪气性质及其堵与乱的程度,进行动态化施治[10]。
在高血压早期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习惯以“避其毒邪”,同时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防止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堵而成毒,逆而为乱。
高血压病罹患以后,应在辨证基础上联合解毒补虚之法。由于“龙路不通”贯穿了高血压的整个病理进程,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均须重视龙路“疏通平乱”,应用活血化瘀等方法以“疏堵”,做到“疏堵”与“祛毒”同施。病变过程中如兼正气受损则佐以补虚,祛毒的同时兼以滋血脉、和脏腑以平乱[11-12]。
龙路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具有制约血液在其中循环运行的作用,故在治疗上,以固龙路、祛邪毒为原则,促使人体气血化生有源、运行有度,使人体和自然界天、地、人三气同步,从而使人体恢复健康。可见,从“龙路”论治高血压,以“解毒补虚”为先,以通調龙路的“疏堵平乱”为要。
2.2.2 高血压治疗用药多选“龙路药” 壮医龙路药是针对龙路病而用,常用的有旱莲草、仙鹤草、扶芳藤、血见愁、卷柏、三七、侧柏叶、鸡血藤等十几味壮药,其功效涵盖了止血、活血、补虚、解毒、收敛等,高血压归属于壮医“龙路病”范畴,故临床治疗用药应以“龙路药”为首选[13]。
同时,针对高血压发病不同阶段的“邪毒”,辅以不同的祛毒平“脏腑乱”之法。风毒者治以平肝潜阳、育阴熄风之平“肝乱”为主,联合祛风解毒方药。火毒者治以清热解毒、清肝泻火之平“心肝乱”。痰毒、湿毒者治以化痰祛湿之平“脾乱”法,兼解毒泄浊。痰毒盛者可选用黄芩、半夏、胆南星等;湿毒盛者可选用黄连、栀子、龙胆草等;酒毒盛者可加葛根,或合葛花解酲汤以解酒毒。瘀毒者治以活血解毒之法。由于龙路堵导致的瘀毒是本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毒邪,因此,在上述各型辨治过程中,均应联合解毒活血之方药。
除内服药物外,治疗高血压常用的壮医外治法有针灸、刮痧、耳尖刺络放血、熏蒸、沐足等,临床实践及研究证实此类外治法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及微循环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从皮部、络脉、肌腠等通调龙路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无论何种治法,均不离“疏堵”与“平乱”,从而阴阳和、气血调。
3 小结
高血压作为壮医“龙路病”已被认可,但其基于龙路的具体病机为何,其与壮医特有的“毒虚致病”理论有何关联?查阅已有文献鲜见。笔者基于壮医对于龙路的认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于龙路与火路、与三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关注壮医病因学说,进而总结出壮医高血压防治以“解毒补虚”为先,以“疏堵平乱”通调龙路为要点,以及用药以灵活解“毒”为主,首选“龙路药”的特点,最终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以证其法。基于龙路理论探讨壮医药防治高血压的要点,对于更为系统地审视高血压病机变化及补充完善“龙路病”防治,均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也为从民族医药防治高血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露文,陆翘楚,赵洋.中国中老年人慢病共病组合及其健康结局差异[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3,44(1):159-168.
[2]党桔洁,张忠君,李清波,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用药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199-201.
[3]卢静,蒙霞,刘鸿雁.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及辨证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2020,38(6):220-222.
[4]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3-9.
[5]唐汉庆,黄岑汉,赵玉峰,等.壮医“三道两路”理论的辨析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236-4239.
[6]庞宇舟.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当议[J].广西中医药,2012,35(2):46-48.
[7]李仁锋,庞宇舟.庞宇舟论壮医气血理论及其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2):1967-1970.
[8]李建锋,谢胜,陈广文,等.从“三道”论治胃食管反流病[J].中医药导报,2018,24(24):14-16.
[9]蓝毓营.壮医毒虚致病学说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146-2148.
[10]关丹荧子,杨晓媛,沈丛贞,等.壮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9):35-37.
[11]庞宇舟.壮医毒论浅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810-2811.
[12]庞宇舟,林辰.实用壮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1.
[13]韦松基.实用壮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37-238.
(收稿日期:2023-06-07 编辑:刘 斌)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毒病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04B22058A3)。
作者简介:张曼(1982—),女,回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情志病证的研究。E-mail:106018230@qq.com
通信作者:岳桂华(1969—),男,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民族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sdygh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