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棍
很难想象一个无人指认也无人命名的世界,将会多么沉闷而索然。所以,当我们看到许多更年轻的诗人,怀着不为人知的热情,在人所共知的艰辛中,尝试着用诗歌这种古老又神秘的方式,发现、指认、命名他们周遭的一切,该有多么欣慰。蓬勃而真诚的年轻诗人们,没有沉溺于科学对生命的统治,摆脱了世俗对信仰的侵袭,以及欲望对理想的裹挟……他们依然相信语言的魅力,依然钟情于私密纯粹的诗歌。而一行行轻松或沉郁的文字,正是他们与这个世界结缘的证词,乃至滴血认亲的献礼。他们的写作,也为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注入一丝丝凛冽的个人气息和庄严的集体气象。
年轻,预示着无限可能。《草堂》这一卷推出六位青年诗人的诗歌,以前我既有耳闻也有拜读。而此次集中且深入地阅读,更像一次细致而盛大的观礼。从他们的诗歌作品里,我读出了专属于年轻一辈的精神状态、写作姿态、思维方式。是的,拒绝依葫芦画瓢的雷同,拒绝成为咬文嚼字、笨拙迟缓的书蠹,已经成为他们的信条。他们更像是六只轻盈聪慧的蜜蜂,闪转腾挪在各自的花丛里,为我们寻觅和采撷着诗意而甜蜜的礼物。
我们期待的“自在”,落笔在徐琳婕的诗歌里,就幻化成了近乎一咏三叹的长句子,每一句都跌宕而多变,每一行都如低沉的巫音般回荡不绝。这几首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格物成诗。作为一个词语存在的物象,在徐琳婕这里,漫漶成更隐秘也更繁复的词语方阵。也就是说,物或像,只是她诗歌的缘起,而她诗中真正的主角,永远是自己的内心意念。这意念经过徐琳婕精心细致地折叠与编织,缔造出一条曲径通幽的密道。“道路从来都不是平铺直叙,它颠簸/崎岖着向各处延伸 ……”,恰如诗中所言,无论《身体里的路》还是《粉黛乱子草》《苦楝花》,都很少看见现实中的场景,由路、草、花等这样的物象,在诗人的脑海中狼奔豕突“向各处延伸”,成为徐琳婕的诗歌景观。“有人在放烟花, 庆祝新生的一年/有人在奏哀乐,用身体为人间留出空位”,烟花为色,哀乐是声,在这个值得我们每个人热泪盈眶的世界上,徐琳婕正以诗歌的方式,告慰着自己的内心。
而金小杰,则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种书写,基于尘世百态的日常,利落务实的短句,让金小杰的作品有种纪实镜头般真实的质感。诗歌中的“写生”并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呆滞僵硬,失去诗歌该有的神性和巫性。所幸,金小杰懂得如何掌控虚实,如何取舍剪裁那一个个热气腾腾的画面,再将它们揉在诗中,成为具有现场感与穿透力的口信之诗。《报刊亭》一诗,前面不动声色,甚至略显沉闷的叙述,不断蓄力,只是为了点燃引信,后面的两个“仿佛”如两声霹雳。“老两口慢慢地放下门板/一天挨过一天/仿佛留在昨天,仿佛躲进桃源”,当这相依为命的老两口放下门板,读者也身不由己跟随着进入昏暗的房间里,然后长久留在或躲在与昨天相似,却不是桃源的时空里……和《报刊亭》的关注衰老类似,《水泥厂》同样的风格,关注了身后事。“送完最后的一程/大火熄灭,推出来的/都细,都沉默,都苍白/都一样”,像是一句叹息,金小杰总是在诗的最后,像破茧成蝶,将压制的情感抒发出来。波澜不兴的叙述是她的风格,也可能会制约她的写作。期待她在叙述中再丰富一点,有弹性一点,可能会更好。
在一两次诗歌活动上,见过吕达。印象中,她话不多,有时候会像个孩子般笑一下。这次看到的三首诗,都像极了她的个人形象。克制的叙述,像是在喃喃祈祷;而不时蹦出的调皮,又让人觉得豁然。在吕达这里,石头经由纷扰不定的内心,不断形象化和及物化,之后的石头,是隐喻也是脐带,成为“我”赖以躲避的堡垒,也是“我”的压舱之物。诸多的石头,在吕达笔下虚虚实实地汇聚,有温情,有释怀,也有感伤和潸然。那此起彼伏的石头,时而温柔、坦荡地迎接“我”,时而让我在“……日复一日的欣赏中/不再懊悔挨过的整个人生”,时而又“成为朋友,爱它/它也必爱你;恨它/它必让你知道一块石头的厉害”。在吕达的书写里,无论书写精神重负,还是肉身困境,她都没有怨怼,没有戾气,只有无限敞开的宽宥和仁爱。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石头”这样一个坚硬沉重的意象,在诗人这里情义渐生,或者“把它们推到哪里/它们就待在那里”,或者“似乎没有了重量”。由此可见,吕达不断释放着自我通透真诚的内心,让诗歌变成一件件清晰却不可捉摸的工艺品。
三叶草和蒲公英、远山的浓雾、韭菜坪……西左这三首诗,把书写对象一致指向了日常的能见和所见。但他利用修辞的陌生化,把寻常所见,当成观望和守候世界的隐秘据点,然后一次次纵身跃入广大无垠的时空之间,去将“秦汉”“太平洋”“潮汐”“千堆雪”采撷回来。至此,宏大与细微、虚幻与真实,在诗歌中纵横交错,一如迷宫与阡陌。可见,西左从我们熟知甚至司空见惯的常态中出发,寻觅到了“异端”,并将其打磨和兑现为自己的写作密码,用诗歌缔造出那个自己希望抵达的身体秘境与精神飞地。就仿佛《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篇,时空的交错感同样在西左的诗里,让人茫然或恍然,让人得失两空,得失两忘。总之,西左的诗歌,大开大合,想象力和控制想象的能力都颇为出色。
从《绘画关系》这样的命名可知,默风对绘画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看了简介,才恍然他有两手。一个既绘画又写作的青年诗人,把目光投向了静物——芨芨草、大刺儿菜、骆驼蓬、昆仑山,在诗歌里展示了他对色彩的敏感,以及这一切的视觉效果。明艳、绿色、青色、醒目、远处的白、近处的白……凡此种种,都像极了一个写生者置身事外的冷静观摩。可默风还是诗人,是个闪转腾挪的造物主。这一切历历在目的场景,都在他上帝视角的主宰下,拥有了各自的物理属性,成为全新的物种,甚至成为一个个灵肉俱在的化身。“一只昆虫爬到上面/嚼着野花,生动,明艳,保持着/诸神般的眷恋”,嚼着野花的昆虫与眷恋的诸神,多美好而贴切的融合。“现在,我看到的它们都不是风景/是故人”,又是一次惆怅而温柔的定格。默风诗中的物象,往往在不经意间,完成它们各自的庞大使命。像默风这样,有着神秘主义的想象,才能在凡俗的生活中,化夷为险,化腐朽为神奇,找到一个更加立体、生动、浩大的写生现场,写作也才能永不干涸。
这组《与故乡书》,作者是多文体写作的王亦北。对故乡,她有着90 后难得的深情。她以少小离家老大还的返乡者口吻,抑或风雪夜归人的视角,将故乡从“古老的寓言”“前世”“比一生还长的流浪”中拉回充满着孤独和宿命的语境当中。哀婉、悲恸,是这组诗的主调。而故乡的人事,也在王亦北被高度凝练的笔下,被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层层覆盖,化为乌有。是的,我们都是困顿于大地上,奔波在尘埃间的人,我们无法让自己的肉身超脱与蝶变,更无法让亲人永远年轻,让故乡生机勃勃。当我们假设,王亦北站在自己的生身之地,物是人非,那么,这场不得不下的雪,就会遮天蔽日,纷纷扬扬。作者像一个陷入回忆的老者的口吻,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以诗歌的方式,一次次泪流满面地把我们带入她意念里的故乡。这故乡,俨然已是另一处时空中,大如宇宙或小若微卵。都不重要了,也许是她用诗意的方式,为我们每个读者,孕育出一个感怀慨叹的所在吧。
就像一只只雏鸟,正在不停地变幻着身姿,向天空的深处攀升。每一个年轻的诗人也需要一次次在月夜试飞,于风雨中展翅。我惊喜的是,这一卷的六位诗人的作品,都不是轻飘飘写出来的,他们用情至深也用心良苦地写着。吟哦、慨叹、狂歌……他们替身边的人作传,为自己的心例证。他们深谙,诗的天命所在。让我们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吧,相信他们会在形而下的现实中,为我们徒手翻转出一个形而上的诗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