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小儿肾炎验案1 则

2024-04-30 15:16张宇昕田传玺田佳星
吉林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肾炎微量脏腑

张宇昕,田传玺,田佳星*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小儿肾炎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液体和营养物质流失的儿科病症[1-2]。目前,西医治疗小儿肾炎主要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需要长期服药,易出现激素依赖性及其他不良反应[3]。中药在促进患儿肾功能恢复,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疾病缓解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4-5]。现将1 例仝小林院士治疗小儿肾炎的辨治思路报道如下。

1 典型病案

姚某,女,6 岁,2023 年2 月27 日初诊。身高110 cm,体质量 20.5 kg, BMI 16.94 kg/m2。主诉:间断发热、咳嗽,发现血尿、蛋白尿6 个月余。现病史:患者2022 年8 月7 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夜间发热较频繁,体温最高39 ℃,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尿红细胞306.2 HPF,白细胞18.3 HPF,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745.05 mg/L,予“培哚普利叔丁胺、头孢曲松、百令胶囊、健脾生血颗粒”等治疗数日后病情好转,尿红细胞15.3 HPF,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19.43 mg/L,尿蛋白肌酐比正常,24 h 尿蛋白定量0.06 g/24 h,一般情况可后出院。2022 年9 月19 日因咳嗽于山东省立医院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50.0 HPF,白细胞5.2 HPF,尿微量白蛋白176.78 mg/L,经抗感染、降低蛋白尿等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后为进一步治疗来诊。刻下症见:无明显不适,纳眠可,晨尿有泡沫,大便每日1 次,成形,时质黏。舌质淡红,舌苔根部白厚腻,脉细弦数。现用药:泼尼松5 mg 口服,每日3 次;培哚普利叔丁胺片2 mg 口服,每日1 次;阿魏酸哌嗪片50 mg 口服,每日3 次;百令胶囊2 粒口服,每日3 次。辅助检查: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82.26 μL,红细胞13.1 HPF,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41.91 mg/L,尿微白蛋白/肌酐67.68 mg/mmoL。西医诊断为小儿肾炎。中医诊断为尿血。处方:仝氏芪丹军蛭汤加减。方药组成:生黄芪24 g,丹参12 g,水蛭粉3 g,淫羊藿6 g,穿山龙30 g,徐长卿9 g,刘寄奴9 g,知母9 g,黄柏9 g,生地黄15 g,生姜3 片,大枣3 枚。28 剂,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23 年4 月3 日二诊:服上方28 剂,停药1 周。刻下:晨尿有泡沫好转,自测蛋白显示微量,大便每日1 次,成形,近2 d 咽部疼痛,无明显不适,纳眠可。舌淡红,舌苔黄厚腻,脉浮略滑数。现用药:泼尼松5 mg 口服,每日1 次。辅助检查: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90 μL,红细胞16.2 HPF,尿微量白蛋白28.1 mg/L,尿微白蛋白/肌酐6.24 mg/mmol。予升降散加减。方药组成:僵蚕6 g,蝉蜕6 g,生大黄1 g,水蛭粉3 g(分冲),穿山龙30 g,徐长卿9 g,刘寄奴9 g,黄芪9 g,白茅根15 g。28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嘱忌辛辣刺激,尽量少食海产品。

2023 年5 月23 日三诊:服上方1 个月。4 月25 日泼尼松停用。刻下:大小便正常,吃饭较之前偏少,纳眠可,无其他明显不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辅助检查: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37.2 μL,红细胞4.8 HPF,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30.99 mg/L,尿微白蛋白/肌酐0.15 mg/mmoL。在上方基础上加淫羊藿6 g,生地黄9 g,地榆9 g。28 剂,服法同前。

2023 年7 月4 日四诊:服上方1 个月余。自述2023 年6 月3 日发烧咽喉疼痛,服退烧药后好转,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示尿隐血(+++),尿蛋白阴性,尿酮体(±),白细胞38.0 HPF,红细胞173.0 HPF。尿微量白蛋白126.6 mg/L,尿微白蛋白/ 肌酐8.68 mg/mmol。刻下:纳眠可,大便每日1 次,成形,小便黄。舌淡红苔厚黄腻,舌底瘀滞,脉细数。辅助检查:尿红细胞计数52.2 HPF,红细胞高倍视野6.8 HPF,尿蛋白阴性,尿潜血(+),尿微量白蛋白21.2 mg/L,尿微白蛋白/肌酐2.22 mg/mmol。方药组成:穿山龙30 g,徐长卿9 g,黄芪24 g,丹参12 g,淫羊藿6 g,知母9 g,盐黄柏9 g,生地黄15 g,水蛭粉3 g(分冲),生姜15 g,大枣9 g,白茅根9 g,穿心莲9 g,生甘草6 g。56 剂,服法同前。

2023 年9 月5 日五诊:服上方2 个月。近2 d 鼻炎复发,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淡黄腻,脉细弦偏数。现用药:氯雷他定糖浆5 mL/d。辅助检查:肌酐32.4 umol/L,尿肌酐5.66 μmol/(kg·24h),尿蛋白阴性,尿潜血(±),尿微量白蛋白22.3 mg/L,尿微白蛋白/肌酐3.94 mg/mmol。处方:上方减丹参、穿心莲、生甘草,加败酱草15 g,薏苡仁30 g,赤芍15 g。28 剂,服法同前。

2023 年10 月30 日六诊:服上方1 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鼻炎近期未发作,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白苔白厚,脉细弦。辅助检查:肌酐40.9 umol/L,尿肌酐5.32 μmol/(kg·24 h),尿蛋白阴性,尿潜血(±),尿微量白蛋白1 6.8 mg/L,尿微白蛋白/ 肌酐3.16 mg/mmol。处方:上方加生大黄0.3 g,56 剂,每2日 1 剂,水煎服,早餐后服用。

后患者于门诊规律复诊,以上方加减,该患者无明显不适,各项指标均稳定降低,病情稳定。

按:患儿因感邪而急性发病,后经抗生素治疗,虽症状缓解,但体内邪气未尽,故病情反复发作。因屡用抗生素治疗,致邪气内伏,损伤脏腑真阳,脾肾阳气不足,故见舌白厚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外邪入里,肺脾肾三脏气机失调,肺宣降失调、脾失健运,肾气不固,肾失封藏,致使精液下泄出现蛋白尿。邪伏肾络,邪气久蕴不去,怫而化热生瘀,瘀热损络则见尿血。治以芪丹军蛭汤加淫羊藿,可益气固表活血,改善机体寒湿环境,温肾阳以助邪外出。穿山龙、徐长卿、刘寄奴合用祛风除湿以通肾络;知母、黄柏、生地黄合用滋阴清热,生姜、大枣合用调和诸药。二诊尿蛋白含量有所改善,且晨尿泡沫好转,但尿红细胞仍存在。激素撤减过程中,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易感受风邪病情加重。患者咽痛,外邪引用内邪,呼吸道感染易使病情加重,当以升降散加减,升清降浊,疏风清热,使内外通透,邪气不留。黄芪补气利水,水蛭粉破血化瘀通络,生大黄逐瘀泄浊,三药合用益气活血,降浊通络[6];白茅根清肺胃热,黄芪健脾益气,二药配伍标本兼治,可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标本兼治之功。三诊诸症明显缓解,未见明显不适,说明施药对症,故守方不变,在前方基础上加淫羊藿温肾助阳,生地黄补肾益精,地榆收敛止血。四诊患者出现发热,尿白细胞升高,加用穿山龙祛风除湿、止咳定喘。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近,具有抗炎作用,并可降低尿蛋白指标[7]。患者舌淡红苔厚黄腻,舌底瘀滞,脉细数为气虚血瘀,黄芪为益气之主药,丹参祛瘀活血,淫羊藿补肾助阳。加用白茅根、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生甘草调和诸药。五诊患者发热症状消失,诸症缓解,故在前方基础上减丹参、穿心莲及生甘草。并配伍败酱草清热解毒,薏苡仁健脾渗湿,赤芍清热凉血。六诊时加用生大黄作为肾脏的引经药,大剂量黄芪、淫羊藿合用制约大黄苦寒之性。

2 讨论

2.1 正虚邪伏为病因 小儿肾炎在古代无统一命名,根据其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不同程度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在中医古籍归属于“尿血”“肾风”“肾劳”范畴。肺、脾不足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以致机体肺脾肾功能失调。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利,则外邪易于侵袭,脾虚则统摄无权,血不循经,出于下焦则尿血;肾虚则封藏失职,精微下泄以致蛋白尿。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为本病的主要病因,《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云:“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阳受病发风(上)》云:“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邪常兼他邪为病,风邪夹寒、夹湿或夹杂其他邪气侵袭机体,阳气失于温煦,风寒湿邪内伏,久郁不出。病邪日久不去则形成伏邪,邪伏肾络影响机体水液代谢,形成痰饮、湿浊等病理产物。脏腑功能损伤,每遇外感而诱发或加重[8]。患儿舌质淡红,舌苔根部白厚腐腻提示中焦脾虚失运、水湿内停,稽留日久而化热,脉细弦数示气血两虚。故脾肾虚弱、邪气内伏为其病因。

仝小林在《黄帝内经》“伏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理论[9],即多种急慢性肾炎、IgA 肾病及肾病综合征等发病都符合脏腑风湿病因病机学说特点[10-11],仝小林根据解剖位置及功能,根据四焦八系理论将与肾脏相关的脏腑称为“溲系”,并结合脏腑风湿的概念将发生于溲系的脏腑风湿病称为“溲系风湿病”[12-13]。

2.2 扶正透邪为正法 小儿肾炎发病以脏腑亏虚为基础,以外邪侵袭为诱因,以伏邪内停为关键。《塘医话》云:“凡属有病,必有留邪,须放出路,方不成痼疾”,溲系风湿治疗发作期以祛邪外出为主,或升散、或清上、或透表、或发汗、或渗湿,时时以透邪为要[14],升降散为治疗之靶方[15]。升降散首见于明代张鹤腾著《伤寒全书·暑下》,方用僵蚕为君,味辛、咸,性平。辛能散郁,咸能软坚散结,僵蚕善升清阳、散郁火、散郁结,主要用于破散体内邪气内伏引起的气机结聚,如痰结、郁结、瘀结等,如《本草备要》云:“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故能治风化痰,散结行经……能散相火逆结之痰,其气味俱薄,轻浮而升”;蝉蜕为臣,味甘、性寒,疏散宣透,善去外风,《玉楸药解》云:“蝉蜕轻浮发散,专治皮毛”。蝉蜕、僵蚕二者合用,主升散气机、祛风胜湿,宣阳中之清阳;姜黄味苦,性辛、温,行气解郁;大黄味苦,性寒,化浊祛瘀,清泄邪热,降阴中之浊阴。两两配伍,一升一降,浊降清升,内外通和,消除伏邪。本方透邪外出,亦有调气活血,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之功[16]。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僵蚕具有明显抗惊厥、抗凝、抗炎抑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7];蝉蜕醇提取物具有较强抗炎、止咳平喘及抗过敏作用[18];姜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抗感染、抗氧化等作用,对炎症及代谢类疾病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大黄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止血、抗病毒、抗纤维化等作用[19]。

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要,温肾益气为主要治则,多以仝氏芪丹军蛭汤为主方治疗。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可补气养血以扶正;丹参味苦,性微寒,可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故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二药合用共奏攻补兼施之效;水蛭味咸性平,走下焦以通肾络,亦可保护肾脏;大黄为肾脏引经药,可泄下逐瘀。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及水蛭合用可保护肾小球基底膜屏障、减轻肾小球通透性、保护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改善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指标[6,20];丹参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肾脏纤维化,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肾脏细胞凋亡[21]。

2.3 兼症需参加减法 对于蛋白尿明显者,可重用黄芪,酌加穿山龙、五味子、雷公藤等药;尿血或镜下血尿明显者,可酌加白茅根、侧柏叶等;若有肾阴不足者,治疗时可加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患者阳虚时宜加淫羊藿、巴戟天、附子、桂枝等补肾阳;咽喉及淋巴结肿痛者,可加薄荷、大青叶、夏枯草、玄参等。

2.4 量效关系是关键 方药精准运用是中医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可将临床症、证、病对应起来,是量效关系研究实现临床回归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22]。临床用药的精准性可通过辨症状、辨指标、辨部位、据象用药灵活运用剂量来实现[23]。据《中国药典》(2020 年版)黄芪用药剂量在9 ~30 g,若气虚或蛋白尿明显可加大剂量至30 ~90 g;水蛭粉常用剂量为1 ~3 g,络闭明显时可加至3 ~9 g;大黄多用3 ~15 g,若患者年龄较小可酌情减半;蝉蜕临床常用剂量3 ~9 g,入散剂常用1.5 g[18]。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仝小林治疗小儿肾炎医案的系统回顾,从“溲系风湿”角度为小儿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脏腑虚损程度,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核心病机,临床以扶正透邪为主要治则,同时针对临床症状随症施药,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肾炎微量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