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希彤
时光如海,翻起滚滚浪潮,不断冲刷着记忆的沙滩,往事渐渐淡去。但也有些痕迹,时光卷不平,岁月磨不掉。它在记忆中,美到极致。
冬阳慵懒,散发出温柔的光,满墙的爬山虎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门外,是大堆的草垛。奶奶拿了草耙,从草垛上耙下些草,扔进土灶,生火,烧饭。灶膛被火舌日日燎舐,留下了深深的熏烤的痕迹。那痕迹并不美,可每次看到它,我的心中便泛起浓浓的幸福感。
睢宁的冬天冷得刺骨,风里似携着冰凌,打在脸上,自然是生疼的。孩子们在外疯玩、嬉闹,时间久了也会觉得冷,而我最先想到的,不是家里新装的空调,而是奶奶正在拨弄的灶火——灶膛里的火永远热情地跳动着,橙红色的光多么温暖啊!我飞跑回家,扑进奶奶的怀里。灶火映在她的脸上,绽开一朵绚丽的花,真好看。土灶里的火苗偶尔俏皮地探出身子,却被奶奶威风凛凛地赶了回去,火苗便惊惶地掠过灶口,印下一道焦黑的痕迹。我看着觉得有趣,便兴奋地手舞足蹈。奶奶慈爱的脸上闪过一丝焦急:“哎呀,别把手伸出来!你不嫌冷呀?!”于是,她半是嗔怪半是心疼地用她的大手把我的小手捂得严严实实,温暖瞬间盈满全身。奶奶的手并不好看,粗糙、干瘦、黝黑——那是时间留下的痕迹,却十分温暖。奶奶那双粗糙而温暖的手,土灶里的木柴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以及那永远飘满菜香的厨房,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我年纪稍长些,便不愿和同村的孩子出去疯玩了。冬天,我喜欢坐在土灶旁边安安静静地烤火。有时我也调皮,拿着木棍在土灶的灰堆里戳啊戳,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焖好的地瓜,焐熟的甜板栗……我惊喜地将它们扒出来,剥掉皮,急忙咬上一大口,烫了舌头也舍不得吐出来。奶奶慈爱地看着我,笑呵呵地叮嘱道:“小心点儿,那么烫的地瓜,会烫伤你哦。”回想起来,那些小吃可真是玉盘珍馐也换不来的美味呢!那是我记忆深处最香、最美的滋味。
上个周末,我回老家收拾东西,看见奶奶依旧乐呵呵地坐在土灶边烧火做饭。土灶上满是烟熏火燎的痕迹,火光映在她瘦削的脸上和粗糙的手上,宁静祥和。看哪,这痕迹,还在呢。它在,她也在,那一刻,我觉得岁月静好。
痕迹,不仅可以是苦难的创痕、疼痛的印迹,也可以是爱在时间里悄然留下的足迹。铭记你所铭记的,牵挂你所牵挂的,这也是痕迹。
点评
在小作者的眼中,“痕迹”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童年记忆,更是“我”牵挂留恋的故乡往事。看似平凡的生活小事中,蕴含着美好的温情。小作者善于抓住生活细节,细腻地品咂亲情的温馨,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描述老家灶台被熏黑的痕迹以及岁月在为“我”捂手的奶奶手上留下的痕迹,情感真挚,打动人心,字里行间涌动着温情。本文立意隽永,读来让人感觉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