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动地讲述一个亲身经历与体验的故事呢?其一,尺水兴波,平添结构的曲折美;其二,运用细节描写,让“小秤砣”发挥“压千斤”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赏读作家李德霞的《马兰花》,阅读习作《我在考场上》,感受细节描写中蕴含的真情。
【佳篇赏读】
马 兰 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停稳,临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了。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丈夫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丈夫说了。丈夫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出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丈夫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经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丈夫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呢?”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丈夫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有些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的账?啥人啊!”
丈夫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带着麻婶的骨灰连夜回了上海。
丈夫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他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丈夫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丈夫系着围裙,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问:“日头打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嘴快:“妈妈,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了丈夫一眼:“到底咋回事?”
丈夫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啥?”
丈夫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吧。”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抢救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现汇去一千元钱,多出的四百块算是给大姐的一点儿心意吧。还有一件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房子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你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过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且读且思】
1.眼泪渗透着真情。“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两句话分别蕴含着马兰花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说以马兰花为主要人物,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她丈夫的行为?
3.小说结尾处安排麻婶女儿的来信,有什么作用?
【写作借鉴】
一、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文中马兰花丈夫两次催马兰花追要麻婶的借款,并与她发生争执,由开始的“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到后来的“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情节起伏跌宕,在矛盾冲突中凸显了马兰花仁义、善良的品格。
二、描写细腻,传达真情。如“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这处细节描写反映了马兰花对麻婶病情的牵挂、担忧。
【小试身手】
我在考场上
海南省儋州黄冈实验学校" 林荷秋
从小学到中学,我所经历的考试不计其数。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考的那次语文考试。
刚刚起身的太阳,精神抖擞,光芒四射。徐徐清风,吹散了考前的紧张。轻柔的风无声,却携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老师陪送我们到考场外,嘴里不断地说着鼓励的话。伴随着“加油”声,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向考场走去。
考场上的氛围紧张而安静,监考员早已严阵以待。考场内的时间仿佛变得特别缓慢,每一分钟都让人感到格外漫长。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似乎在猜测我们在做什么。伴着它们的讨论声,语文试卷发到了我们手上。我迅速地浏览试卷,心中有了大概。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集中精力答题。试卷上那一道道题好像正举着大旗向我宣战,我斗志昂扬地拿笔奋战。每一个考生都是一名战士,我们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拦路虎”——文言文翻译终于出现了。这只“老虎”张牙舞爪的,我不禁紧张起来。看着眼前的翻译难题,我苦思冥想了许久,却迟迟下不了笔。我手足无措,深吸了一口气,想起老师“学会及时转弯”的叮嘱,我赶紧继续做下一道题。
时间在慢慢流逝,钟表的嘀嗒声似乎在催促着我“抓紧作答”。
终于,大部分的“堡垒”攻克完毕,只剩下最后一块“硬骨头”——课外阅读。我把题目认真看了两遍,在草稿纸上写了几个字,又马上划掉。考场里的温度似乎比外面的要高,让人感到闷热。我盯着试题,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正百思不得其解时,耳畔突然回荡起老师的提醒——“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我立刻又将文章仔细读了一遍,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我赶紧拿起笔快速书写,手紧紧地握着笔,生怕它飞走一样,神情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终于答出来了,我抹了一把汗,如释重负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时钟上的秒针嘀嘀嗒嗒地走着,终于走到了交卷的那一刻。
停下笔的那一刻,我不禁松了口气。回望考场上的一幕幕情景,我相信所有努力过的人,一定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勋章。
点 评
本文有两个突出亮点。一是善于运用“曲笔”,如文中写“我”答题时先是遇上“拦路虎”——文言文翻译,后来又碰上“硬骨头”——课外阅读,情节一波三折,牵动读者的心。二是注重细节描写,如“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似乎在猜测我们在做什么”,生动地营造了考试氛围,以动衬静,活泼有趣;“终于答出来了,我抹了一把汗,如释重负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突出了“我”战胜困难后的愉悦心情。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英德崛起教育培训学院)
【且读且思】参考答案:
1.第一句:丈夫一再催着要回麻婶的借款,如今又踢翻菜篓,这让马兰花感到难过、委屈,对丈夫的举动很不理解,因而伤心落泪;第二句:麻婶女儿寄来书信,替母亲还上借款,并给予马兰花适当的回报,马兰花为自己的善良没有被辜负而感到欣慰,也被麻婶女儿的行为所打动,于是流下欣慰、感动的泪水。
2.通过写马兰花丈夫的言行,既衬托出了马兰花慷慨、大度的形象,又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信中补充交代马兰花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衬托马兰花善良、仁义的形象,赞扬普通人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