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制定遏增清存“1+5+2”系列政策文件,带领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有力遏制腐败增量、有效清除腐败存量、构建保障振兴发展反腐败治理新格局的目标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打好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组合拳”,推动遏增清存三年攻坚首战告捷。
一是起底排查、加快处置问题线索。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归集信访举报受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的,以及财会、统计、审计、执法司法等移交的问题线索,全部纳入“遏增清存指挥管理系统”,逐件研判、科学分类、精准处置,推动问题线索“清仓见底”。
二是深查重点领域典型腐败问题。深化整治金融、政法、国企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问题,专班推进、集中攻坚,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腐败问题,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及时回应群众呼声,严肃查处医药、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腐败问题。2023年,全省查处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立案783件,处分767人;查处政法系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立案1895件,处分1954人;开展“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立案2158件,处分2258人。
三是着力整治地域性腐败问题。深入研究地域性腐败问题特点,把惩治“一把手”腐败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斩断腐败传递链、政商勾结链、骗子寄生链。强化风腐同查同治,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提升风腐一体纠治综合效能。会同省级政法机关向社会公开发布《严厉打击政治骗子的通告》,构建联合打击工作格局,查处政治骗子、政治掮客42人,坚决清除“不信组织信关系、不走正门走偏门”的污染和毒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立案查处一批重点行贿人,开展违法所得清收追缴行动,狠刹“围猎”腐蚀歪风,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四是坚持“揭盖子”“牵藤子”“挖根子”综合发力。统筹案件数量、质量、分量,以大案要案突破为切口,揭开腐败“盖子”,严肃查处了营口市委原书记赵长富,省水利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史会云,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赵建伟等一批典型案件。紧紧扭住利益链、关系链,顺藤摸瓜查清问题、查实责任、查处违纪违法人员,牵住窝案串案的“藤子”。坚持类案分析与个案剖析相结合,找出案件发案规律及背后的共性问题,深挖滋生腐败的“根子”,健全防控措施,筑牢廉政建设“防火墙”。
五是综合运用政策策略。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023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开展谈话、约谈31446人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9016人次。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人文关怀,引导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消除疑虑、直面问题,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2023年,有1005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4275人主动交代问题。
六是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实以案促改,构建查办案件、剖析原因、堵塞漏洞、建章立制的闭合工作链条,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006份,推动开展区域性系统整改、行业性专项整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及时、稳妥处置涉案人员、财物、项目等,依法保护涉案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七是统筹推进“三个万件”行动。深刻把握检举举报、信访问题和营商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深化纪信、纪营联动,一体推进万件“微腐败”大清扫、“万件化访”、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坚决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利益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以有效终结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推动万件“微腐败”大清扫从基层向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拓展,交办的1.1万件“微腐败”信访举报,立案3450件,处理处分9838人,群众满意率达83.6%。纵深推动“万件化访”,以优化升级“12345”平台推动民生诉求快办快反,促进基层治理优化。推动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从面上整治向深层次治理延伸,督办解决营商环境问题16918个,立案5671件,处分6746人,推动清偿拖欠账款235.21亿元,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对辽宁营商环境总体满意度达95.45%。
八是一体推进“阳光辽宁”“清风辽宁”建设。打造“阳光辽宁”品牌,优化“辽宁阳光三务”监督治理系统,累计公开发布信息546万余条,跟踪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万余个。在省管高校、省管企业全覆盖推广运行“阳光校园”“阳光国企”平台,以线上公开晒权促线下公正用权。实施“清风辽宁”行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推进、自上而下创建“清风辽宁政务窗口”2557个,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开展“清风干部”“清风岗位”“清风单位”等选树工作,营造“清风”典型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九是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做实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完善建账、对账、督账、销账闭环机制。制定出台净化政法、国企、高校等领域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分类探索构建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和预警机制。督促开展影响振兴发展的做法大排查、大清理,开展鼓励担当作为监督行动,持续释放振兴发展动能。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做好澄清正名工作,2023年为2705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深入挖掘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举办清风传家故事会,5.2万余人参观辽宁正风肃纪反腐展览,32.6万余人观看警示教育片《警钟为你长鸣》,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十是强化组织保障。全省各级党委(党组)坚持和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职能职责,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传导工作压力。省纪委监委两次召开全省遏增清存工作推进会,逐个地区点对点调度指导,严把办案质量、证据标准、办案进度等关口,确保全省上下“一盘棋”。深入实施“大数据赋能年”行动,优化升级“数战宝”等系统平台,大数据办案利剑越发锋利。构建以省监察官学院为“龙头”的全省“1+14+N”纪检监察培训矩阵,组建“精兵强将集训队”,强化实战实训,为打好遏增清存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省纪委监委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打好打赢遏增清存攻坚战,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全力护航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