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所形成的书面成果就是经验材料。当下,经验材料的写作存在盲目套用格式、机械运用技法的“逐流变、轻本源”的现象,导致写作偏离了正轨。为此,应回归文体功能原点,把准功能定位写经验,形成更有含金量的文字成果,更好发挥推动和提升工作的作用。
围绕推动知行循环来写。经验是知行转换的重要环节,写作时须在强化该环节功能上发力。一要从实践中来。辨真伪,选取真实可靠的素材,将做法、事例、典型、数据等充实到材料之中。称轻重,筛选那些分量足、成色好的内容,剔除那些分量轻、不压秤的成分。量长短,组织好特色鲜明、性价比高的内容,甩出“大路货”。二要向认知上拔。提炼主旨,从具体的事项、做法、机理、数据中,提炼出核心思想观点,为经验点睛,为实践导航。鲜明属性,整合同类项,增强素材厚度,鲜明类别特点。推敲内容,深入甄别素材,做到与根源相承、与时代相应、与法规相合、与环境相适。三要到实践中去。突出“易学”来写,内容明确、层次清晰,让人看得懂、学得快。突出“好用”来写,化繁为简、有的放矢,让人用起来得心应手。突出“有效”来写,直面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给出破题最优解,求得攻坚最大值。
围绕促进新旧更替来写。经验是工作新旧更替的关口,写作时须把握新旧更替规律,释放先进理念,推广鲜活做法,展示生动案例。一要体现原创性。守住工作的根脉,充分挖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素材,使经验从骨子里就与众不同、是此非彼,展现个性特质。二要保证新鲜度。从最新实践中精选接地气、有草香、带露珠的素材,以“顶花带刺”的观感充实和丰富经验内容,增强经验的时代感、表现力。三要追求突破值。在超越和突破上孜孜以求,梳理出更新、更实、更好的方法论,提炼出更高、更优、更强的实践观。四要致力启发式。开放式开发经验,既以我为主重着笔墨,也眼睛向外巧留线索,引导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建设性的思考,实现经验价值最大化。
围绕保证上下贯通来写。经验是上下贯穿的“脉门”,写作时要精准把脉、力促脉动。一要把准脉象。聚焦实际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反复比对、甄别、筛选,夯实经验写作素材之基。二要科学诊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及因、由此及彼地锁定病灶、查明病因、析清病理,找准问题和矛盾症结。三要对症开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正解,开出破除淤塞的良方。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集聚民智谋良策。
围绕强化点面互动来写。经验是撬动局部乃至全局工作的杠杆,写作时要充分展示杠杆效应。一要选准支点。根据问题性质轻重、困难量级大小,明确工作主攻方向,在思想上纠偏明正,提出新观点新理念,通过易换角度,放大支点功能。二要加长力臂。在做法上精雕细琢,做到既在规律之中,又在众想之外,别出心裁、合拍对路。在事例上精挑细选,将那些最有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实例充分展示出来,以佐证做法的真实性、可信度。三要增加砝码。善于用成果说话,通过效果对比、情况变化,典型折射、数字呈现,影响覆盖、作用延伸等,来加重材料的分量,形成解决问题的势能、助力攻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