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2024-04-29 00:00:00卢月霞刘鑫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班级管理

【摘 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推进劳动教育。班主任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开展班级常规活动,推进校家合作,落实劳动教育。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材;班级管理;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4-0072-02

【作者简介】1.卢月霞,江苏省淮安市宋集中心小学(江苏淮安,223200)德育处副主任,二级教师;2.刘鑫,江苏省淮安市宋集中心小学(江苏淮安,223200)副校长,高级教师。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落实育人目标、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阵地。班主任应以班级为阵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加强劳动教育。班主任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以教材为依托,弘扬劳动精神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观念”“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班主任需要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第一,班主任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根据教材内容,利用讲故事、编儿歌、看视频、看插图、做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自立自强。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们爱干净》一课中主人公皮皮的经历,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道理。班主任在进行“干点家务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设计安排游戏活动“家务活大闯关”环节。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游戏和共同学习中,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成就感,更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第二,班主任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劳动教育为出发点,整合课程内容,组织开展“美好的生活哪里来”等项目化学习活动。例如,班主任以生活中劳动实践的图片、视频为媒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展示劳动成果,让学生明白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应该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

二、将活动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增强劳动教育实效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策划并开展“组长轮流当”“黑板报轮流办”“绿植轮流照顾”“主题班会接龙上”等实践活动,促进良好劳动素养的形成。

“组长轮流当”活动中,学生每周轮流担任本组组长,负责督促本组组员完成作业,承担作业收发、卫生打扫、纪律监督等工作,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培养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

“黑板报轮流办”由宣传委员负责,按学号顺序安排四位学生,完成每期的黑板报,并指定其中一位学生为组长,根据黑板报主题安排找资料、排版、画插图、划线抄写等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班级综合每期黑板报情况进行评比,并颁发奖状。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绿植轮流照顾”由生活委员负责,值日生每天给绿植浇水,并根据天气情况,不定时将植物搬到走廊上晒太阳。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也能认识并了解一些植物的习性,产生责任感,把绿植养护好。

“主题班会接龙上”由学习委员负责,根据学校安排的队课内容接龙进行,学生可在家长的协助下做课件。上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引导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发挥示范作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借鉴。上主题班会的学生还需要完成队课的记录。每个学生既锻炼了能力,也体会到了教师平时备课上课的辛苦。

三、家校积极配合,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课堂教学具有启发性,它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热爱劳动的种子,而呵护种子成长则有赖于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二课《这些事我来做》中,教学目标是“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递让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劳动、自立自强的观念。

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设定适当的家务任务,逐步培养劳动习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等任务开始,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叠被子、叠衣物等简单事务做起。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都将得到提高,良好的劳动习惯也逐渐形成。在班级开展的各种劳动中,如大扫除、蔬菜种植等,学生做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并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校家的密切配合下,有效渗透和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爱劳动、会劳动,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进而提升劳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其全面发展,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班级管理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