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结婚20多年了,一直是她当家。这么多年,我心甘情愿接受她的“管理”,全家人也都对她心服口服,归结起来就一个原因:她是贤者。
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和妻子结婚时,我家经济条件很差,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当年我一个月工资160多元,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要交给母亲100元,维持一家人的开销,包括购买农资、供弟弟妹妹上学交生活费。余下的60元,母亲也不让我乱花,叮嘱我要懂得积蓄,但其中大部分最终还是贴补了家用。
妻子嫁到我家的第二天,正好是我发工资的日子。我把薄薄的工资袋(当时发工资都是现金,装在信封里)拿给妻子,不好意思告诉她要拿出100元交给母亲。结果到了周末,我弟跑到我房间愣头愣脑地说:“哥,给我拿生活费。你不会娶了媳妇不管我们了吧?”妻子瞪了我一眼,连忙去抽屉里拿钱。弟弟走后,我以为妻子会埋怨我负担重,没想到她却责怪我没有尽到做大哥的责任。
母亲知道我让妻子当家后,背地里数落过我好几次。我理解母亲,她担心妻子只顾小家,不顾大家。让我欣慰的是,妻子很快就用行动打消了母亲的顾虑。
第二个月我发工资,妻子交给母亲150元:“我工资比徐宁少,他交100元,我交50元。”母亲高兴得直抹眼泪。
后来,随着工资连年上涨,妻子交给母亲的钱也越来越多。
妻子生下女儿后,我到任教的小学借了两间宿舍,我们一家三口搬到学校去住,离妹妹就读的中学很近,妻子便让妹妹走读。我考虑到妻子的辛苦,不太赞同:“还是让她住校吧!”妻子嗔怪:“你这个做哥哥的,一点儿都不知道疼妹妹。住校哪有在家里舒服?一早一晚妹妹还能吃上家里的饭菜。”
妹妹住进我家后,妻子每天5点起床准备早饭,晚上做好了饭也要等妹妹回来一起吃。妹妹在我家住到初中毕业,其间的衣食住行都由我妻子打理。
后来,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我们小家庭的生活开支越来越大,弟弟、妹妹又相继参加了工作,我便对妻子说:“现在家里负担轻了,以后我们可以少交点儿钱给母亲。”妻子却批评我:“父母年龄大了,我们得让他们少劳累一点儿,钱不能少给。”
弟弟结婚时,弟媳家要了一笔彩礼,妻子二话没说把我们的积蓄全部取出来交给了母亲,还对弟弟说:“这钱是我们孝敬父母的,不用你还人情。”
弟弟结婚后,因为弟媳脾气火暴,小两口经常拌嘴。每当这时,妻子便出面灭火。如果两人吵架是因钱而起,妻子就自掏腰包填补,平息弟媳的怨气。我对她的做法很不解:“他俩吵架,你干吗去当冤大头?当听不见就是了。”妻子一笑:“常言说吃亏是福。你是大哥,我是大嫂,不能太计较。大家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多好。”
我们三兄妹都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加上父母有十几口人,每逢重要节假日或父母的生日,妻子都会把大家聚到一起热闹热闹。从家宴到礼物,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父母不用操心,只管享受天伦之乐。
弟弟、妹妹的孩子渐渐长大上学后,妻子又操起了下一代的心,安排上中学的侄子、外甥在我家吃住——那时我已经调到中学任教。她又像当年照顾我妹妹那样承担起了照顾侄子和外甥的责任。
我觉得,妻子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一家人能如此和睦、团结,她功不可没。
点评:常言说妻贤夫祸少。有个贤妻当家理事,会把复杂的家庭关系处理得顺顺当当,让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团结,丈夫自然不会为各种家庭矛盾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