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以苏东坡结尾

2024-04-29 00:00:00李哲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4期
关键词:不舍王安石苏东坡

三月的一天晚上,班主任会结束,我拿到了分班名单,回到班里宣读了结果。

每个人选文理科后,将去往一个新的班级,拥有新的座位,遇到新的老师,而有关这里的一切只能留在回忆里,班里弥漫着一股忧伤的气息。

搬“家”开动后,一位女生跑上前来,两只手扒着讲台的边缘,腼腆地问道:“李老师,您还给我们当班主任吗?”我摇了摇头,她很失落;晚饭期间,我站在大厅值班,班长也找到我:“李老师,您还给我们当班主任吗?”我说:“不当了。”

我能体会他们的不舍与难过,可成长不就是在一次次的离别中完成的吗?不舍,怀念,惋惜,感慨,希冀,祝福,五味杂陈,融汇在一起,那正是每一处闪闪发光的人生节点。

身为班主任,我愿意为他们倾尽所有。军训期间,我说:“如果有能够帮到你们的地方,我一定尽己所能,比如找我修改作文,请相信体育老师的文笔(我是教体育的)。”同学们哈哈大笑。相处久了,学生们对写作渐渐重视起来,原来李老师发表过那么多文章。

这个班集体在一起相处了一百八十二天,其间,发生了很多日常小事,拾金不昧,生病请假,丢饭卡,读书分享,唱英文歌,小演讲等等,这一桩桩小事化为情感的黏合剂,使得班集体愈加团结,师生之间的情谊也愈加深厚。

班里很多学生喜欢文学,我便以背诵诗词为抓手,每月变换一个主题,和孩子共享古典文化之美。夏末时是苏东坡,晚风暑气渐消,心头涌出“夜阑风静縠纹平”的意境;到了秋天,又变成了王安石和欧阳修,肃杀之气涤荡万物,王安石登山临水,举目望远,吟出“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欧翁仰天远眺,“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背诵到辛弃疾时已经下完了第一场雪,日暮天寒,北风呼啸,“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还没来得及背诵“太平宰相”晏殊的诗词,大家就分开了。

记得刚开学不久,学校组织各班开展“我的梦想大学”主题班会。为了不让活动流于表面,我夸下海口:“凡是你上台讲述了梦想大学,我就联系该学校的老师回你一封长信。”每次分享前,我先偷偷问出校名,然后东打听、西问道,说实话费了不少功夫,最终班里有五位同学分别拿到了浙大、南大、南师大、华科、山大老师的来信。我打趣地说:“这可是我豁出去脸面为你们的梦想铺路,我不求回报,只求你们珍惜这段缘分,敞开怀,奋力向前,去实现梦想就好。”

分班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我在黑板上写了眉山、汴京、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等地名,这是苏东坡一生的轨迹。我还画了一幅波浪形的曲线图,对应苏东坡的三起三落。苏东坡是我们班成立以来第一个月背的诗人,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大文豪。我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一生,鼓励孩子们从苏东坡身上学习面对逆境的勇气、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堂课,以苏东坡结尾。“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匆匆是人生的主旋律,时间从来不会因留恋而停留,更不会因叹息而倒退,我们应珍惜当下,憧憬未来,奋力攀登,相信我们将会在远方重逢,在高处相见。到那时再一同诉说今日不舍之心绪,该有多畅意。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不舍王安石苏东坡
初夏即事
元日
不舍的十二月
苏东坡《献蚝帖》
不断不舍也不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36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学无止境
初夏即事
见与不见
文苑·感悟(2009年8期)2009-02-11 11:07:44
见与不见
意林(2008年15期)2008-05-14 0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