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四新”经济跑出动能转换加速度

2024-04-29 00:00:00赵晓静
中国商界 2024年3期

目前,国内已形成以北上广深等城市为引领,部分区域中心城市竞相追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发展“四新”经济必将成为开启资源城市未来的一把“钥匙”。山东济宁“四新”经济发展面临基础较差、起步较晚等多重考验,腾笼换鸟将持续较长时期,深入探索研究全市“四新”经济发展路径,壮大新经济体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新”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济宁积极对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政策和实施规划,全力全速布局铺开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多项新动能项目逐步落实落地,新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

四大特点 通过调研了解,济宁“四新”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政策基础、市场需求和宏观环境,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和市场主体高度重视以“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四新”经济良好发展氛围逐步覆盖全市,其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重视政策和资金扶持。多数县市区采取出台关于扶持“四新”经济的专项政策,强力推动“四新”经济发展。如微山出台《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等,加强“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首次认定国家及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是市场主体转型意识增强。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部署实施,企业创新引领发展意识显著增强,研发支出占比逐年提升,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投资,不断优化管理体系。

三是集团型在济“四新”企业具有更好发展前景。创新能力强、研发团队储备是“四新”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晶导微电子芯片生产线、兖矿集团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此类集团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总部或集团强大的科研团队做后盾支持,防范风险能力较强,尤其是在宏观环境惯性下行压力下仍能稳健运行,入驻济宁后快速成长,为稳定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四是深挖资源优势促进发展模式转型。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立足本地农产品和绿色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新模式新产业,努力探索“绿色农业+文化旅游”新路子。如圣水峪田园综合体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面构建具有“花果山水”特色、产业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田园综合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制约因素 调研企业普遍反映企业做大做强受融资、土地容量、人才缺口等制约因素影响明显。

一是九成以上企业遭遇融资难的问题。受国家金融信贷政策宏观调控影响,资产抵押信贷政策管控严格,“四新”项目融资仍未有“绿色”开口,严重制约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

二是开发园区协同性差。全市各级园区承载80%的四新企业或项目,但发展规划协同性差、发展水平层次不一等问题突出,园区间缺少科学协调机制,不能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

三是容量指标受限制约较大。土地审批项目立项日益趋紧,严重阻碍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如邹城工业园区建成率高达87.5%,土地容量基本达到上限,园区宏河纸业、泰山玻纤、荣信煤化、鲁抗医药等企业新上项目因土地容量有限而不能快速上马。

四是人才政策与企业需求不尽匹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方面,各级出台的人才招引政策对扶持人才均有严格要求,未形成“你需我有、你有我需”的良好局面。调研了解实用型和基础型人才缺口较大,企业所需人才无招引政策支持,增加了人才招引难度,形成“难招难留”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人才招引生活配套政策不完善,居住、医疗、子女入学、休闲等留人环境不够优化,形成“易招不易留”的局面。

发展“四新”经济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大变化,尤其是产业跨界融合、社会形态更替趋势日益增强,经济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社会生产力布局面临重新洗牌,以资源禀赋为代表的传统经济模式逐步被以重塑资源为代表的现代经济模式所替代。

从短期看,济宁煤炭、电力等资源优势依旧凸显,在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重要作用;从长期看,原有资源优势具有不可持续性,边际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越来越低,尤其对促进新经济加快发展的作用逐步减弱,管理、技术、人才、资本、数字等软资源将成为未来的竞争优势,这也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济宁置于全省、全国和国际三个维度空间中,深入挖掘有力促进全市“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优势,认真查找短板和相对劣势,对切实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历史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全省看济宁,发展“四新”经济基础资源具有较明显的相对优势,但人均拥有量、新兴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等处于相对劣势。从基础资源看,全市发现矿藏种类达35种,占全省矿产品近24%,煤炭基础储量仍达30亿吨以上。全市湿地面积占全部土地面积的 13.6%,占全省湿地面积的8.8%,造林面积占全省比重居全省第二位,水资源占全省比重居全省第三位。由此来看,济宁资源环境具有明显相对优势。

立足全国看济宁,新经济发展倒逼形势严峻,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须提速,“四新”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刻不容缓。随着国内新经济势头不断壮大和扩展,新经济发展先行区域的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会不断向其他区域转移,为济宁新经济发展带来承接要素转移的重要机遇。但是,国内较多城市已部署发展“四新”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展规划等,相继拿出实策硬招,如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构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成都重点发展数字、智能、绿色、创意、流量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西安坚持人才引进战略,新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济宁面临后发赶超压力和挑战。

立足国际看济宁,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但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亟须提升。在相对优势方面,济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历史定位,在国际上更容易塑造中国品牌、中国印象,是撬动济宁走出国门的重要支点。在相对劣势方面,受区位资源和传统思想制约,济宁企业家整体素质、产业组织水平、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大城市有显著差距,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开放度不足直接影响技术进步、产业创新和要素升级。

壮大“四新”经济规模的路径探索

明确发展定位 立足当下、谋划长远,高点定位、实点用力。基于济宁“四新”经济发展实际及资源优势,对标先进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差异化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创新资源配置和人才战略,确立以农商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定位,坚持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为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辅的战略原则,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现代农业基地、高技术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数个区域引领示范园区,创造有利于“四新”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四新”经济企业发展的生长环境,构建有利于“四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推进全市产品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建成以“四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发展模式。

战略实施路径 第一,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路径。农业是济宁稳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探索农业高效发展路径对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探索济宁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统筹谋划农业资源向济宁东西两翼集聚,建立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现代物流仓储基地,探索济宁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第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践路径。传统产业在转型关键期的“压舱石”作用愈加凸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是促进“四新”经济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化,推动依靠资源优势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初级加工产品向高技术制造产品转变、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引领传统行业“换道超车”。济宁多数产业处于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模式中,产业链条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不足。根据区位资源、产业特色、承载能力不同,错位布局区域产业园区,集聚信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引导传统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统筹建立现代管理和服务体系,延长拉伸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一产、培育壮大“三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第三,全产业链发展样板间实践路径。依傍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增强产业韧性,在全市打造数个全产业链生态环。以文化资源为内核,发展现代农业、水上商贸,挖掘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内涵,融通一二三产业,打造“农业+制造+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微山“水生态”样板间,以点带面助推煤城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聚合高新技术和知识人才向济宁东部延展,推动形成东部组团发展之势,引领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搭建以高新区为核心,辐射任城、兖州、邹城、曲阜等周边的科技新城和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立人才基地,优化教育、医疗、休闲配套服务,为招引人才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

第三,产城融合实践路径。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在环境、土地容量指标受限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引导发展居业联动的现代房地产业集群,打造高效生态的居住系统,在太白湖、高新区等区域打造现代居住示范区,集聚理想居住、现代产业、金融服务、立体交通等功能要素,引领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生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促进城市体系与产业体系优化匹配,以产业项目拓展城市空间,以产业发展促进城市扩容,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良好局面。

强化措施保障 第一,强化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优惠费率、扩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等方式,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四新经济”中小企业的融资执行优惠利率,确保资金投放质效,切实为“四新经济”企业减轻负担。

第二,强化人才保障。研究制定符合济宁“四新”经济发展实际的人才招引政策,强化基础型、实用型人才政策制定路径的研究。加快搭建人才信息对接平台,打通人才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形成政府“搭线架桥”、人企各取所需的良好自由互动局面。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经济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