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妆在华销售遇冷。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资生堂集团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5%,其中旅游零售板块下滑达到20%。
宝洁旗下的SK-II的成绩单有些难看。其在财报中表示,受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影响,截至2023年12月底,SK-II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下降34%。
“产品销量下滑还有可能是因为产品对外的售价有些混乱,消费者不敢买了。”国内化妆品经销代理商李莹对记者坦言,“以SK-II的明星产品神仙水为例,在品牌官方线上旗舰店、线下专柜,其每瓶的价格在1690元到2210元不等。但是在国内的一些电商平台,每瓶神仙水的价格能降到600元左右。而我们向品牌进货时,对方说的是,神仙水不降价、不打折。当消费者能在其他平台购买到更便宜的产品时,会怀疑品牌控价的能力和产品质量,购买意愿也会降低。”
资生堂的明星产品红腰子精华液价格下降得同样明显。资生堂75ml装的红腰子精华液售价为1040元,但记者查询发现,该产品在部分国内电商平台的价格仅为295元/75ml。
“也有可能是部分经销商手里有存货,在未得到品牌授权的情况下自行降价促销。”美妆营销从业人士孔思瀚表示,“热门大单品价格体系混乱,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品牌若不合理控价,买这款产品的消费者只会越来越少。”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双11”,资生堂、SK-II、黛珂等日妆品牌首日预售额同比下滑均超过50%。
在发布全年业绩财报前后,日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不断。
2023年年底,花王旗下佳丽宝化妆品下属品牌Frēshel肤蕊、美白品牌Blanchir superior馥兰皙儿和美发品牌SALA关停。2024年年初,花王再度宣布停售旗下已有30年历史的平价彩妆品牌AUBE,该品牌产品将从2024年3月起逐步停产,于8月底停止销售。
花王方面对记者表示,集团从化妆品事业整体战略推进的角度出发,经综合考虑后,决定停止销售AUBE旗下产品。集团的化妆品事业正不断推进培育战略性品牌,以实现中期战略为目标,依据各品牌的情况探讨包括品牌整合、终止等方案在内的发展方向。
花王欲将优质资源集中于在全球市场已占优势的品牌,其表示:“目前,我们将SENSAI、Curel、MOLTON BROWN作为国际化发展第一梯队品牌,加速全球化发展。”
资生堂中国也表示,将于2024年开始实施新的品牌组合战略,中国业务正从以大规模促销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型为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资生堂将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延伸至医美和大健康领域。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曾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对记者表示,2030年资生堂将成为一家“个人美肤健康公司”,以化妆品为中心,在医美、口服美容、美容仪器等多个维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尽管2023年的销售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日妆品牌仍表示将重金押注中国市场。
资生堂会长兼首席执行官鱼谷雅彦表示:“中国拥有大批购买高档化妆品的人群,我们将专注于高价位产品。”据悉,资生堂也在2023年12月底成立了新的投资公司,其表示,公司将投资重心放在美容和健康领域。
花王也表示,2023年10月,公司旗下SENSAI品牌在上海开设了旗舰店,通过向高端消费群体提供与众不同的品牌体验空间,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与共鸣。该旗舰店与推进中的电商渠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旗下芙丽芳丝品牌也在中国加强了商品、市场开发,以提高其在中国的经营效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化妆品零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全年化妆品零售总额414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1%。
在化妆品市场逐渐复苏的背景下,美妆上市公司业绩也较为亮眼。
财报数据显示,国货美妆龙头珀莱雅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49亿元,赶超上海家化,登顶A股国货美妆营收首位,上海家化和华熙生物位列第二、第三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91亿元和42.2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国货美妆市场规模首次超越了外资品牌。美妆行业研究机构青眼情报发布的《2023年中国化妆品年鉴》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整体规模为7972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国货美妆销售额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外资化妆品品牌。
中金研报显示,国货美妆凭借品质、功效升级,摆脱原本的“低价、劣质”标签,获取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并涌现出完美日记、Colorkey、花西子等一批优秀的国货先锋;功效护肤领域,以薇诺娜、玉泽、润百颜等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也在增速持续领跑。
国际高端美妆零售商丝芙兰此前开展了“就耀中国造”中国品牌发光计划,意在3年内扶持5个中国本土美妆品牌。目前,已有相宜本草、毛戈平等品牌与其展开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妆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美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国货美妆产品而言,要打造具有高美誉度的美妆品牌、提升研发能力,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