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挽弓如满月

2024-04-29 01:10:01指节
兴趣阅读·少年诗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塞下曲弓箭射箭

指节

射箭是我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古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作战方式之一。在枪、炮等热兵器诞生之前,以弓弩为代表的远程冷兵器是战争中决定胜负走向的重要因素,使用和训练弓箭也是古代士兵一项重要的训练项目。除此之外,射箭还具有一些娱乐功能。

早在中国古老的“后羿射日”等神话中,就能看出古人对弓箭的崇拜;在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里,射箭成为必修的“六艺”之一(礼、乐、射、御、书、数),也出现了与射箭相关的礼仪,名为“射礼”;秦汉时期出现了弩机和射箭理论;唐宋时期的射箭已经被作为选拔军事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民间同样兴起“弓箭社”,男女皆可参与,大大促进了射箭的发展;到了元明清时期,“骑射”成为选拔人才的必备标准。由于射箭与战争、人们的生活等息息相关,因此在各朝各代都有以弓箭或射箭为题的诗行,如王维在《观猎》中写道:“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提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些诗句脍炙人口,都是描写射箭的佳词好句。

唐朝的大历年间,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写了一组由六首小诗组成的诗歌,其中有三首诗提到了“弓箭”,弓箭成为他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他就是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说到卢纶,其名气固然比不上李白、杜甫等文豪,但是提到他的诗,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详的。这组诗就是《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又称《塞下曲六首》。这组边塞诗描绘了当时唐朝军队的边塞军旅生活,歌颂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精神,由“将军号令出征、夜巡引弓、雪夜追敌、奏乐庆功、宴饮狩猎、归田咏志”六个部分组成,其中以第二首和第三首诗最为著名。

在第二首诗中,卢纶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夜色昏暗,在深秋风疾之时,巡哨发现远处草团好似有人影,将军搭弓引箭,呈满月之状,飞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入黑暗。第二天,将军派军士去找寻射出去的箭矢,发现那支箭已射入顽石之中,可见诗中将军武艺高强。这正是描绘了将军“夜巡引弓”的场景,而其灵感则来自于《史记》中所记载的西汉“飞将军”李广射虎的典故。《史记》原文中提及:“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大意是指李广误将石头看作老虎,惊吓之中射出箭矢,竟穿入坚硬的石头,但是再次张弓搭箭却没能将箭矢射进石头里。

卢纶在《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的第二首诗中正是刻画了这样一位神似“飞将军”李广的大将,而将军的英勇之气,主要是通过弓箭表现出来。在卢纶组诗的第三首和第五首中,分别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和“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刻画了将士们雪夜带着弓箭、唐刀等兵器守卫边疆,及庆祝凯旋用弓箭狩猎的场景,可见弓箭在当时已兼具武器和娱乐两种性质。

在现代,由于弓箭的特殊威力,我们已经很少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其身影,有时只能在运动会的赛场上或是专业的射箭馆中一睹它们的英姿。在古人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弓箭在人们心中是如此重要,彼时的弓箭,必定是英勇无畏的精神象征吧!

猜你喜欢
塞下曲弓箭射箭
惊弓之鸟
小熊射箭
诗歌
河北画报(2021年6期)2021-07-14 15:51:35
弓箭风波
学射箭
侯忠明 李白《塞下曲》草书
现代艺术(2019年10期)2019-09-10 09:46:17
塞下曲
谁是射箭高手
弓箭告急!请求支援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