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秦元春
[摘要]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讲述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宣传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重大贡献,弘扬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学习英雄模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思政课;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0;G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2.0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前赴后继,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是最可爱、最可亲、最可敬的人。思政课要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重要契机,用好英雄模范这一鲜活教材,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出应有贡献。
一、思政课要讲述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
英雄模范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和残暴的敌人,不辞辛劳、不计代价、不畏生死,流传下来大量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故事。思政课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讲述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认识英雄模范。
(一)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
中国人民坚韧不拔、辛勤劳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社会、从军事到外交,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了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英雄模范在祖国和人民危难之际、生死关头,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用智慧和汗水,甚至热血和生命,保障国家安全、捍卫民族尊严、维护人民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深厚感情。比如,1934年11月,三名女红军战士借宿湖南汝城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她们在临出发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令老人感动落泪,“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二)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
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坚定信仰,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之中,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身报国、奋勇向前。英雄模范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限热爱,为了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离别年迈的父母、新婚的妻子、幼小的子女,无所畏惧、赴汤蹈火,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用“小家”的别离换来“大家”的安宁。比如,抗战期间,北京密云张家坟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先后把丈夫和五个儿子送上战场,当亲人全部壮烈牺牲后,她强忍悲痛、咬牙坚持,继续从事抗日工作,被誉为“英雄母亲”。
(三)不怕苦不怕难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民族,历经风雨而经久不衰、历经坎坷而始终不渝、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英雄模范面对日军发动的毁灭性的“扫荡”与“清乡”,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打攻坚战的思想,执着坚守、持之以恒,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果断的举措,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成功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孤军与敌人苦战多时,数次打退敌人的冲锋,当子弹全部打光后,他们誓死不屈,纵身跳下深不见底的悬崖,展现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四)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鸦片战争以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英雄模范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视人民生命重于一切,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舍生忘死、不屈不挠,扛得起、顶得上、豁得出,在个人情感和民族大义之间果断选择后者,表达了不怕牺牲、革命到底的决心,展现了不被任何强敌所屈服的气魄,感染了万千中国人民。比如,1948年5月,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打响,在总攻受到敌人一个桥型暗堡猛烈火力阻拦的紧急时刻,董存瑞奋不顾身冲到桥下,毫不犹豫地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毁了暗堡,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
二、思政课要宣传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重大贡献
英雄模范与人民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沉重代价,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思政课要以史育人、以史铸魂,宣传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重大贡献,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了解英雄模范。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但都未取得成功。当中国陷入“诸路皆不通”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绝望、苦闷、彷徨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成立,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多项活动,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准备了基本条件。1921年7月,毛泽东、董必武等代表齐聚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二)赢得抗日战争胜利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共赴国难、众志成城,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极其残酷的抗战中,海内外中华儿女胸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勇敢向前、毫不退缩,涌现出坚决战斗坚贞不屈的杨靖宇、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的左权、南征北战以身殉国的彭雪枫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他们不分年龄、不分民族、不分阶级,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并肩作战,用铮铮铁骨铸就钢铁长城,用血肉之躯抵挡住强大攻势,用满腔热血诠释赤胆忠心,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情怀、不屈的民族气节、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期盼实现和平与民主,中国共产党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却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挑起全面内战,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面对不可避免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奋起同国民党反对派作坚决的斗争。解放战争中,英雄模范遍布各部队、各地区、各条战线,有战士、民兵、民工,也有干部、军官,屡立战功的军事家罗炳辉、正气长存的民主斗士闻一多、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刘胡兰等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名字将永垂青史,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最终,消灭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思政课要弘扬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都离不开精神的力量。英雄模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闯过无数暗礁险滩,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奉献诠释担当,用生命守护家园,留下了极大丰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思政课要以理服人、以德养人,弘扬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的学习英雄模范。
(一)“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爱国精神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纽带,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鼓舞着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不能抹去,无法打破,也永远消灭不了。英雄模范怀揣爱国为民之情,准确把握革命发展之势,冷静思考抗击敌人之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惧怕流血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当仁不让地站到了革命最需要的地方。思政课一方面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本质,讲清楚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不断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着力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宣传阐释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与时代价值,引导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统一起来,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
(二)“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赓续和发展,至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英雄模范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选择了背井离乡,从排兵布阵到思想宣传、从作战一线到后勤保障、从公开战场到隐蔽战线,都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一次次严密的部署、一场场殊死的搏斗、一个个不屈的身影,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思政课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出发,运用丰富多彩的史料、震撼心灵的实物、感人肺腑的故事等素材,讲深讲透奉献精神的重大意义,着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振兴、义务支教、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励他们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牺牲精神
牺牲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无限忠诚、高度热爱、倾尽全力的一种可贵品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内在动力,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支撑。英雄模范在革命生涯中,置生死于度外,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甘愿牺牲一切。思政课一方面要创新教育载体,更新教育模式,通过研讨、演讲、沙龙等多种形式,将英雄模范的牺牲精神融入课程之中,着力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要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开展专业实习、实地调研、走访慰问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创业,真正做到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奋斗精神
“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奋斗,唯有大力发扬奋斗精神,提升自身的本领与能力,才能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英雄模范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大力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战斗、生产和学习相结合,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政课一方面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投入真情实感、真心实意,详细阐述英雄模范的奋斗故事、奋斗历程、奋斗精神,着力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技能大赛等赛事,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用美丽青春书写壮丽的人生华章。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党领导一切”的内在逻辑及基本要求研究(项目编号:sztsjh-2022-2-28)
李莉(1985.12-),女,汉族,山东郯城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中国革命与建设;
秦元春(1964.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