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鹭
韩:“网红打卡地”开始的拍摄构思是怎样的?
朱:2021年底,我入手了技术相机和数码后背,有了新的器材,就会想去尝试新的拍摄方式——拼接拍摄构建巨幅基础画面,然后再进行多次拍摄,将不同时间出现的素材合成到之前的画面中去,创造新的时空,真真假假很有趣。另外,当时网红打卡在社交媒体上很火,场景和人也都是真假掺和,很有意思,也很符合我想尝试的拍摄方式。
韩:拍摄的地点如何挑选?
朱:拍摄地点都是通过社交网站找的,从那些最火的打卡点中,挑选我喜欢的场景,然后去现场踩点拍摄,大部分拍摄点在杭州。这些网红打卡地,在视觉上是让人“震惊”的,同时,在精神上又充满象征意味,总能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有能“平替”国外著名景点的小字辈景点,如“小瑞士”“小北海道”等;有中国风的红墙、青瓷墙;有为乡村振兴而打造的打卡景点,如山顶的天空之境,红心李特色村的大红心;有向往美好生活的花海稻田。
韩:拍摄的前期和后期分别是如何处理照片的?
朱:前期拍摄,我一般会先在人少的时候,拍摄基础画面拼接素材,完成空间上的架构,然后再长时间蹲点抓拍现场出现的各种打卡者,获得多个“决定性瞬间”,后期通过合成的方法,把不同时间出现的人,原地呈现在一个画面上。打卡者都是随机出现抓拍的,没有任何安排,我一般会在每个点拍摄近百张照片,为后期编辑准备多种选择,尽量做到画面平衡,细节丰富。
韩:你对打卡现象有怎样的解读?
朱:我觉得打卡现象,是消费社会在社交媒体时代出现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网红打卡地就像是一个剧场,每个打卡的人都在为线上的自我形象在镜头前面认真“表演”。相似角度、相似滤镜、相似动作的照片,有如复制一般,在社交媒体的话题里出现。网红打卡现象的流行,也影响着新兴公共空间、建筑以及景点的营造,适合拍照的,才能获得流量,才能有更多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朱丹阳,1984年出生于浙江遂昌,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南方日报》摄影记者、《都市快报》首席摄影记者,现工作生活在杭州。曾入选Top20·2011、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曾获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青年组金奖和铜奖等。
责任编辑/韩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