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利静 芮菊
积极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在新时代中的发展方向,而农业机械化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事关粮食增产与农业增收,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作业效益较低等多种发展性问题,实现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创新,为此也被视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标志。本文以现代农业建设事业为切入点,对农业机械化及其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的有效途径,希望以此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事业的优化发展作出贡献。
一、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建设核心概念分析
1、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是一个新概念,相较以往的顺应自然观点而言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融合,是实现农业发展社会化的重要尝试,提倡的现代化已不仅是指科学技术,同时还指现代产业的经营方式及体系建设,始终以高产、高效、高质量为建设目标并以生态及安全为建设原则。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农业产业规模得以扩大、生产区域化及商品化得以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得以推进,具备了比传统农业更强的竞争力,人畜力作业正在被更为高效、精准的机械作业所替代,在满足农产品供给需求的同时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且实践证明,先进技术及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农业建设成本大大降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符合我国现阶段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2、农业机械化建设
农业机械化这一概念属于现代农业的下属概念,依据我国现行的农机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定义进行理解,就是以先进而又适用的农业机械去发展农业,通过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以及融合先进科学技术来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作业量、降低劳动强度,还可起到激发农民积极性及参与度的作用。实践表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可抵御自然灾害,与我国在工业、能源、科技等多方面的国情相适应,现阶段正快速推进。
二、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一直在发展农机化事业,其过程较为曲折,但成果较为显著,但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均衡,虽然农机总动力正逐渐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但实际上在农机数量、种类以及性能等方面的指标仍然悬殊,此时正处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也意味着农机化事业任重而道远。基本机械化是基础,全方位农机化是目标,从宏观角度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与世界发展同向、同步进行,工作难度较大、时间较长,应在实践之中明确方向并总结出一条属于我国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即以电子、机械、信息技术为依托并结合生物工程,以此实现精确工业机械化发展。虽说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大部分农村家庭的作业规模较小、不集中,许多家庭出于对经济成本的考虑,因为所占耕地面积较小就没有投入农机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作业的聚集地始终在农村,人力也普遍为农村居民,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现代化意识有所差距,许多农机设备的使用必须以具备文化知识及操作技术为前提,为此农机设备在部分区域的推广难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限制还在于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甚至并不具备购买农机的经济能力,更不用说农机的推广。
三、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可以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且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不同的先进设备在不同的农业发展领域中得以应用及推广,其影响力非常之深远,甚至已经影响到我国林业以及畜牧业的发展,为此也被视作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有效缓解了科技发展乏力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经之路,“机械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这一观点,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代名词,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关键时期,技术改造势在必行,只有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精细化作业使得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均有明显提高,此外,农业生产管理也融合了通讯及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效益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机械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机械化使得人均产量得以增加,例如荒地的开垦需要依靠机械作业,此外,机械化操作可抢农时、节约种子、提高田间管理效果、减少粮食收获的损失。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此可见,缺少了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的支撑,就无法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更不用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无灌溉条件旱地的抗旱能力,实现了产量的平稳增长,由于机械施药提高了化肥以及相关化学药剂的利用率,为此也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预防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不仅提高了粮食单产,同时还保障了食物安全,由于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之中解放了出来,为此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参加文化活动,进而实现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体应用
就农用动力机械而言,以柴油机最为常见,又可分为风冷式及水冷式,其原理是将柴油燃烧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为脱粒机及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提供动力,使用之前需要阅读说明书,重点在于安全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在与其他农机配套使用时,必须做到正确安装与连接,启动之时需借助手摇增速并预润滑,先加水后启动,以小油门控制速度;拖拉机则被视作行走式的动力机械,常用于悬挂、牵引、驱动其他农具,其电器部分还可起到为作业照明的作用,按其功率大小可分为小型及大中型,其中以轮式、履带式最为常用,对于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要求较高,对于特殊气候及环境的作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能见度低、下雨天时应低速行驶,切不可急打方向、急加速和急踩刹车;此外,还有电动机,可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其原理为法拉第电磁感应规律,即驱动转子旋转。
就农田建设机械而言,清理机械为主,例如除灌机、清石机及田间碎石机,主要作用在于清除田间异物,可有效避免清理后低洼不平;土方平整机械,可用于修筑梯田、可用于平整农田,还可用于运土造田。亦可用于开挖鱼塘,如农用推土机、平地机及挖掘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需要依据作业条件等选择;修筑机械,主要用于修筑排灌用明暗渠,并进一步清理其中的淤泥及其他杂物;就冻土施工机械而言,适用于寒冷地区以及冬季农田作业,现阶段常用的有松土式、切削式以及冲击振动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石方施工设备通常被用于造田,还可用于梯田修筑,例如凿岩机、抓石机,前者又可分为电动的以及软轴传动的,而后者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还需配合专门的辅助性设备,为此应用的相对较少。
就农田排灌机械而言,主要是指喷灌装备与滴灌装备,由压水源、管道、滴头构成,可以更贴近农作物的根部,进而实现持续的、小量的给水,对促进根系吸收以及节约水资源均有重要的作用;地下渗灌设备也较为常用,其渗水瓦管通常埋在浅表,向农作物根部区域慢慢渗水,常常以打孔双壁塑料管来代替滴头毛管,避免了因使用年限过长而导致毛管被腐蚀进而混入土壤杂物,在后期维护上需要投入的人力及财力更少。且为了将农田排灌机械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应当根据当地的地形以及水文条件来选址、选设备、设置管路、调整流量等参数,就水泵选型而言,不仅要考虑到流量,还要考虑到吸程及扬程,确保其设备动力与水泵的额定功率相匹配,当进行浅井作业之时,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配合离心泵或是小型叶片泵等现代化器械的使用。
五、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1、分析政策法规、构建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应当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且为了鼓励农民积极使用农业机械,相关部门制定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不仅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也指出了其发展的重点、难点及现实意义。县级以上的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还需负责有关农业机械化知识的科普及宣传,提供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且任何人不可强迫农民购买指定机械设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合作为创新发展道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及现代农业建设就必须以教育和科技为支撑,跟随我国科教兴农的步伐,从教育角度出发,加大培养力度、开设专业并完善课程,帮助农民能够尽快地适应现代化及机械化的操作模式。
2、加大推广力度、完善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传统的推广方式是纵深式推广,即以省市级推广总站为基点、以农业机械推广站为过渡、以乡村级推广站及农机站为先锋,但这一方式在新时代中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纵横互补式推广应运而生,并深入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了解农机需求的基础上与农民进行对话,沟通桥梁的建设有利于相关推广政策的传达,切实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尽可能做好农业、农民、农村相关工作并始终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任务。建设实践表明,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就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支持,鼓励当地企业、私人企业甚至是外资企业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事业,进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3、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售后服务
要想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就必须扩大其经营模式并在农村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宣传,首先就是土地种植基地规模的扩大,确保其具备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先提条件,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推广,一方面是指农业种植情况,另一方面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此外,应当尝试与农业机械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探索适用于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尽可能提高种植者的机械购买意愿,帮助其了解机械种植与农业生产效率、质量、效益间的关系,强调在降低劳作强度、解放劳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素养
加强农机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以定期开展针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强调自主学习,但还需聘请具备多年教学经验或操作经验的教练员并配备各类教学模具,以此提高整个队伍的理论及实操水平。技术培训不应局限于农业工作人员,还应当深入农民群体之中,尤其是在使用某种新型农业机械之前,一定要引导其自行研读使用说明书,若有任何疑问,则应当立即寻求农业工作人员的帮助,或者到附近的农机学校去进行深造,以此掌握农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养护知识,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农机而言,使用者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
5、建设示范基地、推进安全监管
积极建设农业示范基地,以现代化及信息化的方式与渠道来推广农业机械,便于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并控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进程,还可以直观地呈现农业机械的推广成果。建设农业机械化试验与示范基地,地点的挑选需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实际需求、经济条件及生态环境,以农机需求大的地区为首选,还应当考虑到机械化程度以及农民的作业压力。农业机械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有重要作用,且实践经验表明,建设示范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还能推动其他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推广进程。依据相关部门颁发的规范性文件执行监管工作,以放管服为监管改革方向,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标准,实现示范基地建设及农机推广有法可依,监督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农机安全监理会的有关规定,并以管理信息化为重要支撑。
6、结合市场需求、融合农机农艺
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与实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继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与优化,以科技为引领,解放劳动力,同时还要在市场化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完善,对农业机械化相关人员予以相应的经济支持,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农机农业的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民俗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当地种植品类、种植成本及种植模式。农机化在推进过程中应当秉持全局观,借鉴其他农机农艺结合的成功经验,即按照农艺措施来应用甚至改进农业高新技术。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并强调作业规范以及技术标准,以解决细枝末节的问题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增加经济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养的关键一步,也是促进农业在新时代中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以及农业机械化的要点,勇于做创新尝试积累更多的建设经验,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参照,积极构建保障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并加强人才培养,分析市场需求并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最终以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301811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办事处;301800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