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管线解决方案,能加快灾情响应、增强区域韧性、改善城市环境,对中国进一步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基础服务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内综合管廊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各阶段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又纷繁复杂,导致管廊在其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均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规划过量或不足”“建设周期过长”“功能设置缺失”“管线入廊困难”“运维管理无序”等,严重制约了综合管廊功能的有效发挥。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模型及信息的数字应用技术。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BIM 在住宅建设、商业开发、轨道交通等领域均有了较多运用,但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上的应用还较少[1]。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一些综合管廊案例的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阶段讨论目前管廊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浅谈BIM 技术的引入将提供怎样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主要包含基坑、结构、电气、自控、智能化、暖通、消防、排水、标识标牌等专业,同时需考虑管廊建设与相关道路、管线、桥梁、地块开发、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等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以下梳理了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与相关规划协同性差
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制定时,通常还没有综合管廊的建设计划,管线的规划布置均匀分散。而当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后,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常常未能及时地做出调整,导致了规划间的冲突。管廊与道路的规划也常因建设时序的不统一导致问题频出。
2)各专业间存在冲突
管廊各专业设计图纸常因沟通不到位,易出现错误和冲突。如“爬梯护笼影响支架敷设”“落水管处支架未加长”“照明消防设备布置未预留机器人巡检通道”“预留洞口遗漏”“尺寸标注错误”等。此类问题经常造成施工停滞甚至破除返工。
3)内部空间布置不合理
综合管廊的部分功能节点内部空间复杂,以交叉口为例,需考虑相交管廊的管线连接、人员互通,同时还要保证每条管廊空间独立、互不影响。更有部分功能集成式交叉口,还需同时兼顾通风、设备吊装、管线引出、供配电、人员逃生等功能。如何在最小的空间内满足所有功能同时保证互不冲突,设计难度大,考虑不到位易出现局部不合理的情况[2]。
4)管廊设计与外部要素不协调
管廊建设对道路、直埋管线、桥梁、地块开发、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人防工程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就调查的工程实例而言,管廊设计与相关外部设计间的协调性较差,易出现各种冲突。如“管廊引出排管与道路直埋排管标高冲突”“管廊口部标高与绿化标高冲突”“管廊布置与桥梁桩基定位冲突”“管廊设计未按要求考虑人防”等。
另一方面,作为管廊建成后的实际使用者,各入廊管线设计对管廊设计影响巨大,但目前管线设计常常严重滞后于管廊设计,甚至存在管廊施工完成后尚未开展入廊管线设计的情况,造成了管廊大量后期的变更、改建,造成资源浪费。
综合管廊为线性工程,施工作业面大、周期长、环境影响控制要求高,且100 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对管廊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下梳理了施工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
1)施工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综合管廊施工时面临诸如“土建各工种协调施工”“安装工种与土建工种协调施工”“管廊安装与管线入廊同步施工”“不同管线单位协调施工”等多种施工组织问题,其中涉及质量控制、人员安全、资产管理、风险防控等多方面,据目前国内管廊实例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施工组织能力普遍有待加强[3]。
2)施工质量有待加强
管廊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诸如“预留洞口缺失”“结构渗漏”“设备安装定位错误”“设备间相互冲突”“口部标高偏差”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返工修正,都将严重浪费建设成本和人力资源,且有些问题,如结构渗漏,一旦出现,将影响管廊整个使用期,难以完全修复。
3)与周边协同建设能力差
在国内,管廊建设通常和新区开发同步实施,这就意味着管廊施工时需同步考虑相关道路、管道、桥梁、周边建筑物等的施工情况。如何协同施工以实现“避免新建道路二次开挖”“管道敷设和管廊施工同槽共坑”“周边建构筑物与管廊同步施工时相互影响最小”等,需要包括管廊在内的所有参建单位共同提高协同建设能力。
综合管廊的运维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结构本体监测,入廊管线管理,通风、照明、供电、消防、排水、标识、监控、报警等设备的维护,人员组织,资料处理等,根据对国内目前已投入运行的管廊的调研,发现各地的运维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化程度不足
目前管廊运维管理中,部分工作仍采用人工纸质记录的方式,工作效率和协同度不高。此外,由于现场记录的纸质文件经常未能及时归档,导致资料大量缺失,不利于后期运维推进。
2)协同管理效率低
入廊管线的信息系统和管廊运维管理系统采用的标准不同,相互之间难以进行信息的有效共享,信息孤岛化问题严重,协同效率低[4]。此外,存在部分城市建设多条管廊但未采用统一管理标准的情况,导致多条管廊只能各自安排运维管理人员,制定不同的管理细则,无法统一。
3)数据处理能力弱
管廊运维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但同时又非常分散,关联性不强。目前,管廊的管理系统普遍还是以二维形式呈现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显示不够直观,涉及同一事件的各项信息通常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界面,运维人员快速准确地处理此类信息、获取管廊运行状态并识别灾情预警的难度大,操作尤其是应急操作时相当不便利,严重影响响应速度。
通过对上述管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造成各问题的核心矛盾可归为几点。
①传统设计分析针对复杂边界条件的整合、处理、协同能力弱。
②传统二维分析的平面化工作流缺少三维可视化功能,无法提前模拟,易引起错漏碰缺。
③传统管理模式的全盘统筹和细节处理的能力均有待加强。
④传统管理模式缺少信息存储、处理、分析平台,无法集中进行模块化利用。
而BIM 技术通过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方向,下文对此展开论述。
通过搭建服务于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BIM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间的高效协同。依托于图元级协同设计环境,可构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工程信息的轻量化安全访问、沟通、处理机制,如图1 所示。彻底打破传统设计分析时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延迟,实现对相关复杂边界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分析,进而提高设计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1 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实时查看、批注功能示意
规划阶段运用此平台,可以更高效准确地分析相关上位规划和近远期需求,提高规划制定准确性。也能在规划过程中,实时对接相关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做到多规同步调整,也便于更前瞻性地分析规划落地可行性。
设计阶段运用此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管廊设计和外部要素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将管廊、道路、管线、桥梁、地块开发、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人防工程等所有相关的要素纳入统一平台,形成关联模型,并实时联动变更,可大大减少各单位沟通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提高沟通效率的同时,增加准确性,如图2所示。同时,平台对于提高管廊自身各专业间的沟通协同能力也有巨大作用,减少专业间错漏碰缺的发生[5]。
图2 管廊与外部要素相对关系,节点优化分析
三维协同设计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三维参数资源库,利用软件协同环境开展设计[6]。其有别于传统二维设计,大大提高了专业间的协调性和设计方案的指导性,有效减少了重复工作、效率低下、错漏频出的问题,如图3所示的工作井管线设计。
图3 三维协同管线设计
以该技术应用于管线综合设计为例,如图4 所示,当所有结构、设备、管线呈现在一个三维模型内,是否存在冲突或不合理处将变得清晰可见,模型可根据需求实时地调整,确保各专业无误后再生成施工图,避免了工作的反复。
图4 管线综合设计
基于BIM+GIS技术搭建建设协同管理平台,可涵盖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勘察成果、设计图纸、模型、技术资料、各类文档日志等。同时整合管廊及管廊周边相关道路、管道、桥梁、建筑物等外部要素的BIM 模型[7]。一方面有效提高施工协同性,以实现“避免新建道路二次开挖”“管道敷设和管廊施工同槽共坑”“周边建构筑物与管廊同步施工时相互影响最小”等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施工组织管理能力,解决质量控制、人员安全、资产管理、风险防控等各方面问题。
其次,还可利用BIM三维可视化特点,针对项目的复杂施工难题进行专项施工方案模拟,实现先模拟后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和返工频率,提高效率[8]。
通过物联网技术(IoT)可实现监测目标与互联网的连接[9],高效地获取非结构化数据所蕴含的有效信息。再通过对庞大数据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分析,帮助运维人员及时、高效、准确地做出决策。
通过BIM轻量化及可视化技术将大量复杂数据(如资产数据、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叠加,并以三维模型图像方式进行表达,有效提高运维人员读取、利用数据的效率[10]。
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信息化台账管理,帮助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获得通知、掌握信息、上传工作记录,保持移动端与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同步,实现高效沟通,如图5所示。
图5 移动端可视化管理
本文对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讨论了BIM技术的引入对管廊建设的积极影响,通过“BIM设计协同管理平台”“三维协同设计”“基于BIM+GIS的建设协同管理平台”“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等技术的合理运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表现将会得到巨大提升。而如何在现有的传统建设框架下,适时适度地推进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上的应用,并最终达成真正的信息化建设是值得深思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