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文,陈浩,何宇清
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康复科,福州 3507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以颈椎关节退行性病理改变为特点,患者多伴有颈痛和颈部僵硬、上肢放射性麻木或疼痛等症状,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1]。CSR 多通过口服药物、纠正不良姿势、颈椎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为主,能减轻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2]。但CSR 患者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中医对颈椎病研究历史颇久,温针灸为典型中医外治之法,是一种将针刺和艾灸结合应用的方法,先对与疾病相关的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给予补泻手法,留针时,将捏好的艾绒块或艾条插在针柄上再点燃,利用穴位刺激和艾绒热量对局部皮肤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研究显示,激痛点灭活是治疗筋膜疾病的关键,CSR 患者肩胛部能触及明显条索状硬结,按压疼痛明显,被临床称为“激痛点”[3]。针刺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段,激痛点针刺是以激痛点为针刺靶点,直达病所,增强针刺效果。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2 月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收治的94 例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通过分组对照,探究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对病情改善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选94 例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于2021 年1 月—2023 年2 月由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收治,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202115)。纳入标准:西医符合CSR[4]相关标准;存有颈痛、颈椎活动受限,及上肢麻木或放射痛等情况;中医符合《中医药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气滞血瘀证;患者颈、肩、背疼痛,上肢麻木及放射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弦细涩;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骨质疏松、颈椎骨折或脱位、颈椎肿瘤或结核、脊髓型颈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及胸廓出口综合征、颈部周围有皮肤病者、妊娠、哺乳期患者、合并出血性、感染性者、认知障碍,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有针刺、温针灸禁忌证等。
1.2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气滞血瘀型CSR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 例。均纠正两组患者的不良睡姿与坐姿,端坐时双肩保持相同高度,颈部放松,减少低头时间,适当上下左右活动颈部。两组均持续进行治疗12 d。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选颈夹脊穴、天柱(双)、颈百劳穴(双)、大椎、肩外俞(患侧)、曲池(患侧)、合谷(患侧)、中渚(患侧)等,患者取坐位、俯卧位或健侧侧卧位,清洁穴位及周围皮肤,以华佗牌30 mm×40 mm 一次性毫针直刺进针常规深度,施提插捻转法或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 min/次,1 次/d。
观察组加用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选肩胛部激痛点,在肩胛上角至下角连线中下1/3 外侧2~3 cm处;患者坐位、俯卧位或健侧侧卧位,清洁消毒穴位及周围皮肤,操作者左食指或拇指按住激痛点,右手持一次性华佗牌30 mm×40 mm 毫针斜刺激痛点,缓慢进针,确保穿透痉挛、条索状的肌肉,施捻转提插泻法,产生较强酸胀感或向周围放射,再取一针直刺激痛点,得气后留针20 min。取4 段2 cm 艾条,艾条中间扎小孔套在针灸针上,点燃艾条后灸治疗天柱、大椎、肩外俞、激痛点,燃尽后清除灰烬,温针灸20 min/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下列指标进行观察:①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对颈、肩、背疼痛、颈部(部)僵硬、上肢麻木及放射痛6 个症状进行评分,总分18 分;分显效(治疗前较治疗后评分下降90%,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消失)、有效(评分下降50%~89%,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评分下降不足50%,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②中医证候积分:统计颈、肩、背疼痛、颈部(部)僵硬、上肢麻木及放射痛6 个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18 分,评分越低症状越轻。③颈痛程度:治疗前后使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6]评价,最高分10 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④颈椎功能:治疗前后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7]评价,共50 分,评分越高颈椎障碍越重。⑤颈椎活动度:治疗前后比较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⑥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评估,有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躯体4 个维度,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共纳入94 例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两组各47 例。观察组男24 例(51.06%),平均年龄(48.76±5.02)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3.02±0.38)年,平均身高(166.85±4.21)cm。对照组男26 例(55.32%),平均年龄(47.21±5.30)岁,病程5 个月~6 年,平均(3.10±0.43)年;平均身高(167.23±4.50)cm。组间资料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045,P=0.02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颈痛程度、颈椎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NDI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颈痛程度、颈椎功能对比(分)
2.4 两组颈椎活动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颈椎活动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椎活动度对比(°)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GQOLI-74问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等4 项评分对比,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I-74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CSR 多发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与颈椎长期劳损、颈椎椎间盘、周围软组织退变、颈部受凉或受伤等有关[9]。近年来,随着人工电子产品普及、生活方式转变,人们逐渐养成长期低头、久坐等不良习惯,使颈椎长期劳累负重,出现酸胀疼痛,最终导致CSR。中医将CSR 归为“痹症”范畴,以气滞血瘀型多见,发病多因长期久坐低头,耗气、劳损筋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故中医治疗重在祛瘀通络、活血止痛[10]。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中医证候积分、VAS、NDI 评分更低,颈椎活动度更大,GQOLI-74 问卷评分更高,表明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用于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中,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颈痛及上肢麻木症状缓解,改善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艾叶辛香苦燥温散,入药有消炎、温经散寒、祛湿等作用,是防病治病良药;针刺的基础上燃烧艾条产生热量,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加快血液循环,减轻痹痛症状。本研究依据患者病情特点进行温针灸选取的穴位,其中大椎属阳主表,取其能通行督脉,发挥通阳活络、舒筋活血的作用;肩外俞在第一胸椎旁开3 寸,属手太阳小肠经,灸其能散寒止痛、舒筋通络;天柱穴具有通络止痛、疏风通窍等功效,主治肩背痛等症;配合其他穴位如颈百劳穴在项部,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刺激此穴能治疗颈项疼痛;颈夹脊穴在颈部督脉两侧,针之可疏通项背部经气,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乃经气灌注运输之穴,如经气痹阻不同,刺该穴可疏通经络,通调三焦之气[11-12];曲池、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能舒筋通络。以上穴位远近结合,通过温针灸治疗以舒经活络、活血止痛,从而减轻颈痛程度。激痛点存于骨骼肌中,能被触摸到,按压后患者远端牵涉痛明显。有研究指出[13-14],激痛点本质为退变挛缩的肌小节,而这些肌小节会影响血液循环,诱发疼痛。针刺激痛点能直达“筋”病灶深处,针感直达病所,以提高针刺疗效,治疗筋痹之证,从而减轻病痛。激痛点针刺选胛部激痛点,以痛为腧,增加刺激范围与强度,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将激痛点针刺、温针灸联合实施,二者协同增效,加快颈部疼痛缓解,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上肢麻木,利于病情恢复,减轻疾病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段、指标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今后还需增加样本量与观察指标,延长观察时间,开展多中心的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观点,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能提高气滞血瘀型CSR 治疗效果,减轻颈疼痛程度及上肢麻木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