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唐诗宋词

2024-04-29 04:36黎丽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尾联花落友人

黎丽

导 语

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双璧”,其蕴含着的瑰丽的思想、坚韧的风骨、诚挚的情感,从古至今,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唐诗,从风格上,可以分为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送别诗等。而词从文学风格上分类,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浪漫主义

送友人

◎〔唐代〕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首联交代告别的地点。“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颔联中,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等喻漂泊的生涯,诗人此处用“孤蓬”,暗示着旅途的孤寂和不确定性。颈联中,诗人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廓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落。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尾联中,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离开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寓情于景。这首诗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现实主义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所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首联,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强饮”不仅是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鹖冠”传为鹖羽所制之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颔联写出了作者心潮的起伏。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写作者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就像隔雾看花,真相不明。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自然过渡。尾联,云“白”,山“青”,正是寒食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愁看直北是长安”句收括全诗,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长安”上。

山水田园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代〕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桃红、柳绿、朝烟均是独属于春天的景物,特别是“红”“绿”两个字的运用,使景物更加鲜明怡目。红绿着色之后还有进一步的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花香;碧綠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显袅娜迷人。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花瓣凋落,洒满庭院,家中小童没来得及打扫,黄莺啼鸣,隐居山中的人还未醒来。因为“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自然就需要“家童”清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花落莺啼虽有声响,却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愈发宁静,王维之“乐”也就在于此。

婉约派

雨霖铃

◎〔北宋〕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写的。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都门帐饮”,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留恋处,兰舟催发”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遂觉去路茫茫。“千里”二句,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极言当时正值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平常。“今宵”三句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此去经年”四句道出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豪放派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北宋〕苏 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赏析

这首词当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是苏轼唱和杨绘(字元素)的应酬之作。

上阕,“东武”两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为什么有思念?为什么有无可奈何?为什么有离殇、有堕泪?原来只为心中还存了一点功名的热望,总想现在的劳累奔波,或许有个指望,可能有些许盼头。“陪公三万场”,这里既有不舍之情、别后思念之意,更有一番豁达豪迈之气。

下阕,起句劝好友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不用诉离觞”两句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此句写出了以酒化情,千言万语的别情尽在心肠千回百转,看似豪迈,实则深藏凄然别情;看似凄然,却又铿锵有力。“今夜”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

此词上阕想象与友人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阕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猜你喜欢
尾联花落友人
致友人(组诗)
11月,花落寒轻
晚次鄂州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登高》尾联新得
盈盈花落,洁白的念
花落不知惜
《戏答元珍》寓“非戏”于“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