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婧
山西的简称——晋,源于3000多年前的晋国。晋国,自公元前1040年叔虞封唐,到公元前376年韩、趙、魏三家分晋,立国660余年,历经38位国君,时间跨越几乎整个西周和春秋,是山西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在这600多年里,晋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诞生了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更为当今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本文即以这些成语典故为线索,回顾晋国660多年的辉煌历史。
传说,3000多年前灭商兴周的周武王,梦见天神赐给他一个名叫虞的儿子,并且让他将唐地封给此子。后来,武王夫人邑姜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其手心的掌纹也果真形似“虞”字。武王遂为其取名虞。由于他在武王的儿子中排行偏小,所以又被称为叔虞。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一日,周成王与叔虞在御花园里玩耍,周成王随手捡起一片桐叶,并剪成圭状作为信物,声称要将弟弟叔虞分封到唐地为唐侯。成王没有想到,君王的一句戏言也要被当成圣旨执行。于是,处于“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唐国迎来了一位新国君,世间也诞生了一个新成语——君无戏言,这也是“剪桐封弟”的由来。
唐地乃大夏之墟,且戎狄环伺。年轻的叔虞来到这里,他遵照受封时周王室给予他的政训——“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即运用夏朝的法律制度治理夏人,按照戎人的习俗约束戎狄),宵衣旰食,勤政爱民,使得唐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唐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燮父继承君位。燮父因“唐南有晋水”,又因其父叔虞曾向周王室晋献嘉禾,以展示自己封国的祥运吉兆,更因“晋,进也”(《周易》),遂在奏请周天子同意后,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自此,晋作为国号一直沿用了660多年。
作为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晋国自立国起,便承担着屏藩王室的重任。在关键时刻,晋国一次次力挽狂澜扭转了周王朝的危局,充当了当时周王朝国家统一的坚定维护者和主要支撑者。周幽王在位期间,为博取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终,周幽王自掘坟墓,死于借机入侵的犬戎之手,西周随之灭亡。之后,周王室一度出现了周平王、周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几次战乱使得西周都城镐京满目疮痍,迫于形势,周平王决定迁都。
当时晋国在位的国君是晋文侯,他挺身而出,于公元前770年,辅佐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10年后,晋文侯又杀死了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10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使周王室重归统一。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文侯勤王”。“文侯勤王”之后,晋国的历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晋文侯去世后,其子昭侯继位。昭侯继位之后,便将他58岁的叔父成师封到曲沃,史称曲沃桓叔。据史料记载,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在桓叔的经营下,曲沃邑很快在各个方面超过了当时的国都翼。公元前739年,早有夺取晋国政权之意的桓叔联合晋国大臣潘父,杀死了他的侄子昭侯,拉开了“曲沃代翼”的序幕。“曲沃代翼”长达60余年,直到桓叔的孙子曲沃武公这代才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这场旷日持久、充满血腥的斗争中,先后有五位晋国国君被杀,一位被驱逐,是春秋时期晋国内部为时最长、弑君最频繁、争权夺位最为激烈的一场流血斗争。其结果虽使得晋国大宗权力旁落,旁系子孙入主庙堂,然而它却有力地撼动了周王朝嫡长子袭位的宗法制度,对晋国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的改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曲沃代翼”的胜利者曲沃武公即位两年后去世,其子晋献公继位。晋献公是晋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时开疆拓土,兼并邻国,有着“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辉煌战绩。假途灭虢、唇亡齿寒、马齿徒增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就发生在晋献公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在这一时期,晋国的疆域版图迅速扩张,国力逐步增强,成为了表里山河的北地雄邦。
但这位叱咤风云的晋献公,晚年却宠幸诡计多端的骊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太子,骊姬设计逼死太子申生,又蛊惑献公追杀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就这样,重耳踏上了长达19年的流亡之路,夷吾也逃到了梁国。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骊姬乱晋”。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临终托付大夫荀息辅佐骊姬之子奚齐上位。后来,晋大夫里克将奚齐杀死于献公灵前。荀息又立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为君,里克再杀卓子。里克带领群臣迎立重耳被拒,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支持夷吾继位,是为晋惠公。晋惠公即位后,因对权倾朝野的里克颇为忌惮,便派郤芮谋杀里克。里克愤而长啸:“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最终,里克抱恨伏剑而死,给后人留下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典故。
晋国与西邻秦国长期保持着姻亲关系,两国交好,便留下了“秦晋之好”的典故。秦穆公曾护送晋惠公回国,并在晋国遭遇旱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晋国运送了大量粮食。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粮,却遭晋国拒绝。以上事件使秦、晋之间的怨恨加深,于是爆发了韩原之战。秦国虽然内有饥荒,外有战乱,但毕竟国力强盛,渐渐转守为攻,最终大败晋国,俘虏了晋惠公。秦穆公表示,俘虏晋惠公,只为惩罚他当年的忘恩负义及现在的以怨报德、落井下石,随后便放了晋国的大夫们。晋国的大臣们纷纷下拜叩头,承认自己不如秦国人大公无私。这就是“甘拜下风”的由来。
受骊姬之乱的迫害,晋公子重耳被迫在外流亡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在这期间,他历经了无数挫折,饱尝人间冷暖。在流亡途中,一个叫头须的随从偷走了他所有的盘缠。没钱没粮的重耳一行到了卫国,又受到了卫文公的冷遇。在卫国五鹿,饥肠辘辘的重耳饿倒在地,随臣介子推竟将大腿上的肉割下,为重耳煮羹充饥。这就是“割股奉君”一词的由来。
重耳在齐国受到了礼遇。齐桓公不仅赠予他车马、住所,还将宗室之女齐姜许配给他。重耳安于齐国的安逸生活,渐渐淡忘了肩负的复国大任。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讧。深明大义的齐姜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方,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重耳重新踏上复兴晋国之路。在历史上,齐姜留下了“齐姜助夫成霸业”的美名,也留下了“志在四方”的典故。
在重耳逃亡到曹国时,曹国国君共公并不愿接待他。曹国大夫僖负羁独具慧眼,私下接待了重耳一行人。他让妻子给重耳一行人做了美味佳肴,又在佳肴中藏了一块玉璧,令人送给重耳。重耳接受了佳肴却退还了玉璧,从此留下了“受飧反璧”佳话。
后来,重耳一行人来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接待了他们。送别宴会上,为报答楚成王的礼遇之恩,重耳许下了“退避三舍”的承诺。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时,已是62岁的老人,但他雄心不减,志向未改。对内,他重聚民心,再振国力;对外,他尊王攘夷,称霸诸侯。他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改革政治,任人唯贤,使晋国迅速强大起来。
晋文公虚怀若谷,爱惜人才。晋国大夫郤芮曾谋害文公未成而被诱杀。郤芮获罪后,其子郤缺被贬为庶人,与妻子躬耕于家乡冀野。夫妻二人相互敬重爱护,就像对待宾客一样有礼。这便是“相敬如宾”这一成语的由来。晋国大夫臼季发现郤缺的才能后,将他推荐给晋文公。晋文公不记其父谋害自己的仇恨,将郤缺拜为下军大夫。
晋文公时期,晋国群臣和睦,礼让之风盛行。“赵衰举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赵衰随重耳流亡19年,忠心耿耿,历尽艰辛,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公元前633年,晋国由二军扩为三军。晋文公问赵衰谁可担任元帅,赵衰推荐郤縠,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文公又任命赵衰为卿,赵衰推辞,并推荐栾枝统帅下军,先轸为副将辅助栾枝。文公又让赵衰任下卿,赵衰再次推辞,并推荐狐偃为下卿。狐毛死后,文公派赵衰代替狐毛任上军统帅,赵衰又推辞,并推荐先且居统帅上军。直到公元前629年,晋军扩展到五军,他才成为新上军元帅。赵衰这种举贤让能的无私精神,被当时的人们广为称颂,连晋文公都赞叹,这是晋国的福气。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晋国为了救宋国,与楚国在今山东-城西南的城濮开战。大战在即,晋文公主动退军90里,兑现了他对楚国君臣“退避三舍”的承诺。最终,晋国以战车700乘战胜了战车2000乘的楚国。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后,晋国一战而霸,成为了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前,面对强大的楚国军队,晋文公心中不免担心。其舅父、上军佐狐偃却信心十足。他认为,晋国在表里山河之中,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吕梁二山,拥有天然的防御屏障,不必过分担忧。“表里山河”一词最初便被用来形容晋国的地理环境。这个成语后来也泛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的地区。
晋文公去世后,晋国的霸业受到挑战。公元前628年,就在晋文公死而未葬时,秦国趁着晋国国丧,偷袭晋国的盟友郑国。新继位的晋襄公举哀兵南下,在崤山设下埋伏,趁秦军从此地经过时发起猛攻。最后,秦军大败,晋国霸业得以延续。
晋文公去世后,晋襄公即位。晋襄公去世后,晋灵公即位。据记载,晋灵公昏庸无能,不行君道。为此,晋国正卿赵盾时常规劝他,不耐烦的晋灵公竟想要杀死赵盾。赵盾被逼出逃。数日后,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掉灵公,赵盾重回晋国主持朝政。史官董狐为人正直,他认为灵公被杀,赵盾难逃干系。他在晋国史书写道:“赵盾弑其君。”赵盾看到后急忙辩解道:“情况不是这样的,国君不是我杀的,是赵穿杀的。”董狐坚持说:“你是国家的正卿,国家由你管理,你逃亡并没有出国境,事情就是你做主的,回来又不惩办凶手。你说,弑君的不是你又是谁呢?”这就是“董狐直笔”的故事。
公元前599年,晋景公即位。这一时期,晋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势。南面的楚国虎视眈眈,时常为争夺边缘小国与晋国展开拉锯战;西面的秦国改变战略部署,与楚国结盟,共同对抗晋国。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大败于楚,主帅荀林父请死,晋景公准备批准。晋大夫士贞子以“困兽犹斗”作比喻,提醒晋景公不可忘记历史教训,反帮了敌人的忙。晋景公恍然大悟,不仅未杀掉荀林父,还将其官复原职。邲之战中晋国败北,完全是由于士縠刚愎自用、违抗命令、擅自出战造成的。于是晋景公以违反军令之名,杀了士縠及其族人。
公元前595年,楚国兴兵伐宋。宋国被楚兵围困了半年,形势十分危急。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派大夫乐婴齐去面见晋景公,请晋国出兵帮助解围。晋景公本想答应宋国的请求,可是晋大夫伯宗却坚决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怎么能为了帮助宋国而与楚国为敌呢?古语说,即使鞭子很长,也不能打在马肚上。今天的楚国就好比是马肚子,它的强大是老天赐予的,别人无法跟它争夺。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意啊!”伯宗的这番话,说得晋景公连连点头。于是,晋景公就打消了援救宋国的念头。“鞭长莫及”这一成语就源于这一历史故事。
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听从大夫韩厥的建议,将都城迁到汾浍交汇处一个叫新田的地方。5年后,晋景公病逝于此,为后人留下了“病入膏肓”的成语典故。
公元前572年,晋国发生政变,晋大夫栾书、中行偃举兵起事,杀掉晋厉公。14岁的晋公子姬周被接回晋国当上国君,史称晋悼公。晋悼公年轻有为,即位后,他任用贤人,整顿吏治,革新朝政,节用民力,平定四夷,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悼公复霸”时期。在悼公复霸的过程中,魏绛将军功不可没。他建议悼公与北方戎狄部落结盟,以保证晋国北方的安定。一次,宋、齐、晋、卫等12个诸侯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请求晋国从中斡旋。其他诸侯国因不愿得罪晋国纷纷决定退兵。郑国国君派人给晋悼公献上美女与珠宝作谢礼。收到这份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论功行赏,记大臣魏绛头功。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谢绝了赠礼,并劝晋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晋悼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对他更加敬重。后人提炼出“居安思危”一词,用来提醒世人在安全的时候也不要放松警惕。依照魏绛的建议,晋国在“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成为了当时绝对的天下霸主。君明而臣賢,祁奚举贤、马首是瞻这些典故也都发生在晋悼公时期。
天妒英才,公元前558年,年仅29岁的晋悼公英年早逝,晋平公即位。晋平公是晋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君。他在位时期,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使晋国,可是晋平公迟迟不肯接见他。子产深知晋平公的傲慢无礼,便想出对策,命手下把挡在他们面前的晋国的驿馆围墙拆掉,把郑国的贡品摆放好,等着晋国的官员到来。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派大夫士文伯到驿馆去见子产。子产见到士文伯后镇定地说道:“晋文公常帮助宾客解决困难,与宾客同喜同忧。宾客们每次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从来不担心有盗贼。现在则正相反。如果能让我们奉上贡品,我们愿意把围墙重新修好,我们不怕辛苦。”这就是“宾至如归”一词的由来。晋平公晚年想要学习,有一天,他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多岁了,想要学习,是不是太晚了?”师旷没有正面回答平公,而是说:“那為什么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呢?”晋平公有些不解,疑惑地望着师旷。师旷解释道:“臣听说,少年的时候爱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万丈;壮年的时候爱学习,就如同正午的太阳一样炽热炎炎;老年的时候爱学习,就如同把蜡烛点上一样明亮。蜡烛的光亮虽然微弱,但和在黑暗中行走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听后,恍然大悟。自此,“炳烛之明”一词便用来激励人们活到老,学到老。
从晋平公起,晋国的君主逐渐失去了称霸诸侯之心,百余年的霸业也逐渐衰落。而此际,周王室对晋国也越来越不满,越来越不信任晋国。“数典忘祖”一词就出自周景王训斥晋大夫的历史故事。
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开始联合执政。晋国六卿指的是自公元前546年至公元前497年,在晋国出现的韩、赵、魏、智、范、中行六个世袭卿族。为了权力,六卿之间经常发生斗争。公元前497年,赵氏家族联合韩、魏、智三家灭掉了范氏、中行氏。范氏灭亡后,有个小偷想偷窃他家的大钟,为后世留下了“掩耳盗铃”这个啼笑皆非的典故。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杀了智伯,并将他的头骨拿来当酒杯。智伯有个家臣名叫豫让,视智伯为知己。为了给智伯报仇,他用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漆涂满全身,使自己满身生疮。他还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了自己的嗓音。豫让用生命向世人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内涵,从此留下了这一典故。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出使者,带上重礼,前去洛邑拜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认为晋国大势已去,便做个顺水人情,把韩、赵、魏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卿家族瓜分了晋国,分立出三个侯爵国,史称“三家分晋”。
称霸一时的晋国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七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继承了晋国衣钵的韩、赵、魏三家,皆进入七雄之列。新的历史环境书写着新的磅礴史诗,描绘着新的壮阔画卷。尤其晋与三晋近800年形成的法家思想,共同缔造了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封建帝国的辉煌!
(山西省政协委员 董朝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