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在社交媒体上,“钝感力”这个词不断出现,被奉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法宝,是一种以“钝感”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批评和伤害的能力。快速忘却不快,多一点钝感力,就会少一点精神内耗。生活中,如果过于敏感,过度解读周围的人或事,就容易把自己封闭在消极的情绪里。
擅长情感题材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出版《钝感力》一书,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过于敏感,“钝感力”是非常必要的。“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钝感力,真对我们的人生有那么大影响力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说:“钝感力,通常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比如,具有低钝感力的人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噪声、光线、气味等刺激的干扰,因此对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相反,具有高钝感力的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较低,他们可能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情感、思维、行为三个方面分析来看,在情感方面,钝感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对外部刺激的情感反应的敏感程度。比如人们遇到了热情打招呼的人,敏感的人,会迅速地给对方做出热情的回应;不那么敏感的人可能会反应比较木讷一些,慢一些,或者只是微微点点头。
在思维方面,钝感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对信息输入的敏感程度和处理速度。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做同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每个人对数字和题目以及图形的敏感程度会不同,那么他们答题的速度和解题的正确率也会有所不同。
在行为方面,钝感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拳击选手和普通人在面对人身威胁的时候,他们所做出来的反应可能会不同。拳击选手往往会给出更加合理的保护反应,而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慌乱给出错误的反应。
当下,不少家长也注重对孩子“钝感力”的培养。对此,韩宁认为,需要提醒家长的是,钝感力和敏感度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关系,它们其实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适度敏感可以让人更好地感知世界,而钝感力则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但是,钝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点,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自由发展,而不是过度强调某一种特质。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韩宁说,“适度地感知敏感度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重要的,因为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世界。敏感度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情感、理解他人,同时也促进其学习和发展的社交技能的提升。”
然而,关键在于平衡。过度的敏感度可能导致过度紧张、焦虑,而过于钝感则可能影响对于重要信息的感知。因此,鼓励孩子适度地感知敏感度,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调节能力,将有助于个人的全面成长。
如何让钝感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状态?韩宁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钝感力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来平衡。例如,当感到过于敏感时,可以尝试放松一下,做一些深呼吸或者冥想,帮助自己放松心情。当感到过于迟钝时,可以尝试挑战一下自己,主动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或者接触一些新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钝感力还是低钝感力,都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些情绪时,不要刻意压抑或者否认,而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并尝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处理和释放。
最后,要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调节自己的钝感力。在交流和沟通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让自己的钝感力更加适应社交和生活环境。
总之,要让钝感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状态,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接受自己的情绪、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切勿走入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状态,钝感力,每个人都要有,不是高敏感,也不是低敏感,而是适度的敏感,它会促进我们更好地与这个社会进行交流。
(潘光贤摘自《扬子晚报》)(责任编辑张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