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曾经出现过一起诡异的事件——己亥建储。即慈禧太后帮光绪皇帝立了个储君。这个废立皇帝的举动为何最终不了了之?原因众多,但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外国人的干预对慈禧的影响极大。
三步计划
戊戌变法的后期,慈禧从权臣荣禄处得知了维新派要置她于死地的计划后,被彻底激怒了,她发动了兵变,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政变后,慈禧开始了废帝随后三步走。首先,她将忠于自己的顽固派提拔到朝廷的核心。
更换朝臣后,慈禧开始了第二步:寻找能替代光绪的核心人物。慈禧在精挑细选后,选中端王载漪14岁之次子溥儁。载漪是出名的后党,且载漪掌握京城虎神营,一旦废帝成功,帝党有所异动,可以立即弹压。
准备停当,慈禧就准备开始第三步了:废帝立幼。1898年9月25日,慈禧宣布光绪“病重”,之后开始煞有介事地逐天公布脉案,遍求名医。
群臣反对
然而慈禧的计划没能得逞,因为在慈禧宣布光绪帝“病重”之后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上书,措辞严厉:“人情危惧,强邻环伺,难免借起兵端。”面对刘坤一的强硬警告,慈禧并未停止她的建储计划,只是推迟到来年一月而已。
然而慈禧没想到,当时反对这个计划的人远非刘坤一一人,作为朝廷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鸿章也明确的反对,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宣布溥儁为“承继穆宗毅皇帝之子”。但是这个计划公布之后,刘坤一愤而宣布“乞退”。李鸿章更是大发雷霆:“此事若果举行,危险万状!”随后慈禧将李鸿章外放为两广总督,远离中央。
列强干预
慈禧面对的最大威胁毫无疑问是来自于列强的干预。因为改革派的光绪帝有利于西方资本进入中國,为他们带来更大利益。而最为关键的是,载漪极端仇视西方。所以西方各国在1月24日电告慈禧,要求为光绪皇帝诊断。
法国医生诊断后表示:“(光绪帝)血脉皆治,无病也”。消息传出,中外哗然。李鸿章频繁与各国使臣接洽,对慈禧施压,维护光绪帝。在李鸿章等改革派大臣看来,光绪帝是未来的希望,是富强的核心。内外压力之下,慈禧被迫放弃废帝计划。
(据微信公众号“历史学堂君” 三清妙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