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中共八大历史细节

2024-04-29 04:38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田家英算术题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委会副主任闫树军、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副处长丁洁曾在《人民政协报》上撰文,通过研究当时会议留存下来的档案、文献、手迹、影像,还原当年这场大会的细节。

八大因何推迟召开

按照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但当历史的脚步疾进到1948年时,人民解放战争正进入国共大决战时期。此后,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白驹过隙到了 1955年。这一年的3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总结时,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在1956年下半年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中共七大至此,间断了11年之久的中共八大筹备,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开幕词经典名句出自谁的手笔

1956年9月15日下午2时整,中共中央领导人步入会场,全场掌声雷动。毛泽东的开幕词不长,总共3099字。一篇简短的开幕词,被34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其中有5次是长时间的热烈的鼓掌。开幕词中的很多“华彩段落”,被称作“毛泽东格言”,曾经被人们反复引用。如: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与会代表们都认为这篇充满“毛泽东风格”的开幕词,肯定是毛泽东亲自动手写的。然而在会议间隙,一些代表在休息室见到毛主席,称赞开幕词写得极精彩时,毛泽东对大家说:“这个开幕词,不是我写的,是个年轻秀才写的,这位秀才,叫田家英!”

代表们非常诧异,他们都知道,无论是作报告、演讲、写文章,毛泽东都是亲力亲为,这么重大的会议,按理应是他亲自动手。

的确,毛泽东曾起草过两个版本的开幕词,但都因为事务繁忙没写完。眼看大会召开的时间越来越近,只好由他人代笔。最初,毛泽东让陈伯达写了一稿。但陈伯达把讲话稿扯得太远,把话说得太大,套话也多,毛泽东不满意。

“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心里踏实些。”毛泽东把秘书田家英叫来,让他赶写一个“短一些”的讲话稿。

34岁的田家英,文笔干练老到。20岁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从侯方域说起》的千字文,就深得毛澤东的赞许。

这次,田家英心领神会毛泽东“要简短精练,要有力”的要求,仅一个通宵就赶写完初稿。毛泽东阅后,非常满意。

文脉贯通、神采飞扬、气势恢宏的中共八大开幕词,成为中共党史上永远的名篇佳作。

报告批件上怎么有“算术题”

八大政治报告由刘少奇主抓,根据毛泽东指示,要从9万多字缩减到3万字左右。

这份政治报告的起草历经一年多时间,修改稿有80多一个,大的改动就有5次。

事实上,报告一直到大会召开前一天的晚上11点才停止修改并付印。我们在一份珍贵的档案中看到,8月29日,刘少奇把修改过的部分内容请毛泽东审阅。毛泽东看了修改稿后,特意做了“算术题”,认真地计算了一下字数后,写下批示:“这一部分改得很好,字数不多,清爽好看。”毛泽东在谈及政治报告起草时,有一幽默的说法:“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又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不管什么人写的文件,你的道理对,就写你的,完全是讲道理,不讲什么人,对事不对人。”

会议“洋代表”

中共八大特别邀请了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这与当时的时势紧密相关。在召开中共八大前后,中国正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之中。为打破这种包围、封锁,中国共产党增强党际交往,尽可能地同与中国共产党友好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一些国家的进步政党建立和保持联系。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并至今唯一一次邀请外国政党代表团参加的党代会。

(摘自《人民政协报》 闫树军 丁洁/文)

猜你喜欢
田家英算术题全国代表大会
深海算术题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我家开(下)
章鱼贝贝奇遇记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最有才华的秘书】田家英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
“奇怪”的算术题
“奇怪”的算术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