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4-04-29 04:10程小芳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句型语境语言

程小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体现了小学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主题语境是在学习主题范围下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学习环境。小学英语主题语境是顺应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而出现的产物,为学科育人提供了多样化的主题和语境。在主题语境下,英语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不同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学习能力。

一、创设对话语境,提高语言水平

对话交流能启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对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句型进行对话,使他们在主题语境中掌握各类用语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促进其语言素养的形成和發展。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材进行整体解析,聚焦主题意义,创设适合的对话语境,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例如,教学“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时,首先,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礼节对话引入新课,启发学生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在对话语境中,培养学生礼貌交流、正确表达的习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cake、pie、hot dog、hamburger、egg等词汇以及“Would you like...”“What about...”“Yes,please./No, thank you.”等句型,要求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尝试运用所学句型征询别人的意见。在学生初次体验用英语对话的乐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了解一些介绍朋友时的礼节,设计各种形式的对话,利用对话语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句型、短语进行问答,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对话语境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师稍加引导便可加深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印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直观情景图帮助学生还原生活场景,紧扣对话语境引导学生练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语言水平。最后,教师将对话语境与生活场景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购物、问路、用餐”等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句型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其英语学习信心。

二、融合文化语境,增强文化意识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很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化意义。教学时,教师应融合文化语境,为学生翻译、解读西方文化知识,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在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思考与文化差异相关的问题,整体呈现文化知识内容,融合教学活动中的文化语境,带领学生通过逐步学习,增强文化意识。

例如,教学“At the snack bar”一课时,首先,教师利用北京烤鸭、土耳其烤肉、法棍等美食的精美图片,介绍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激发学生了解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兴趣。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文化语境,运用coffee、rice、juice、tea、fish、noodles、sandwich等词汇介绍学生喜欢的美食,用“What would you like?”征询学生的意见,融合中西方文化语境,启迪学生的文化思维,使之能主动运用句型进行交流,学会用“Can I help you?”“Yes,please.”进行礼貌问答。美食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融合不同的文化语境,让学生了解中华美食发展历史,根据西方饮食文化谈感想,使学生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进而增强文化素养。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餐饮环境中的场景,尝试根据不同角色的需要,在问答游戏中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教师用自己录制的视频为学生示范,从用餐服务用语、点餐用语入手,引导学生在语言输出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拓展主题语境,提升思维品质

主题语境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重要载体,能为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奠定基础。教学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拓展主题语境,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充实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具体语境中的英语语言运用价值,在思考、研究问题的同时,提升其思维品质。同时,教师要发掘和创设主题语境,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提升的语境,增加学生语言输入量,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教学“What do they do?”一课时,首先,教师从职业角色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不同职业,运用teacher、doctor、worker、writer、driver、farmer等词语强化学生关于社会职业、职能的认识。然后,教师以“贡献”主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What do they do?”“They are...”“They...”“What does he/ she do?”“He/She is...”“He/She...”句型进行交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在“贡献”主题语境中思考不同职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能自由交谈职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学生阅读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职业对话内容,让学生在分析词汇、句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职业职能,联系具体语境体会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思考相关问题,与他人在学习交流中交换关于职业的看法,提升语言思维的灵活性。最后,教师围绕“梦想”主题设计语境,引导学生大胆畅想自己的梦想职业,在课文学习及练习对话的基础上,充满自信地谈论不同的职业,根据自己的爱好、梦想,确立近期学习目标,树立远大志向,提升思维品质。

四、创设实践语境,培养学习能力

针对抽象的英语语言知识,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学习,汲取文化营养,塑造良好文化品格,逐步提升学习能力。教学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语境,运用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实践,启迪学生语言思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践语境中的学生阅读和写作要齐头并进,教师应通过创设实践语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实现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

例如,教学“A healthy diet”一课时,首先,教师从早餐、午餐、晚餐三个角度入手,创设实践语境,让学生分别从成年人、小学生视角出发分析日常饮食,渗透“饮食金字塔”相关知识,依托实践语境,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饮食内容,讲解a lot of、a little、healthy、diet等重点词语,根据教材中Mike和Yang Ling的日常饮食习惯,让学生思考三餐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教师根据学生的阐述制作空白饮食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我最爱吃的食物”填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通过回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分析饮食的合理性,意识到自己的饮食和健康饮食的区别。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原有饮食表的基础上进行改善,熟练运用“Is/Are there...”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准确使用“there be...”结构的句子阐述自我想法,通过借鉴他人的健康饮食表内容,完善自己的饮食计划,并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执行,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观念,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主题语境下开展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英语教学活动,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对话语境,融合不同的文化语境,在语境中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词汇、句型,通过与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不断增强文化意识。同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拓展主题语境,创设实践语境,依托不同学习主题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广州路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

猜你喜欢
句型语境语言
语言是刀
典型句型大聚会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我有我语言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