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族老妈

2024-04-29 12:46吴春绒
老年人 2024年4期
关键词:铁锤白族锄头

吴春绒

今年,如果我的老妈还健在的话,刚好满100岁。4年前,她老人家以96岁的高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

我妈是一个地道的白族农村妇女。后来,老妈和我一起在城里住几十年了,还是穿的大襟衣、统腰裤,一年四季头巾不离,头发梳得油光水亮,银梳子稳稳正正地插在脑后发髻上。她除了具有白族妇女勤劳、节俭、善良的优点以外,还特别能干,无论粗活细活,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还有一种巾帼英雄的豪气——她能干一般妇女不能胜任的重体力活。

我妈年轻的时候,宽宽的额头,乌油油的头发,略带笑意的嘴唇,一看就精明能干。我妈年轻时和我爹做对手打铁,这在农村妇女中,十分罕见。我爹夸她是个难得的“好下手”。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爹妈打铁了,如同看一场精彩的表演。我妈拿的是大铁锤,全程要用甩锤姿势打铁。一张牛皮做成的遮火皮挡住她洗得发白的蓝布大襟衣。只见爹左手用铁钳从炉火里夹出一大坨被烧得红红亮亮的毛铁往铁凳上一放,右手掌神速地在红亮的毛铁上唰唰唰地抹去,一排红红的铁屑嗖嗖地飘落在铁凳下。紧接着,我妈双手抡起那足有十来斤重的大铁锤,从胸前绕过右腿边再迅速向上举起,使出浑身力气,从头顶重重地锤向铁凳上的毛铁。锤落处,毛铁被砸凹一小点。此时,爹的右手也抡起小手锤,像是给妈指点下锤的位置似的锤下去,妈就跟着爹指点的地方继续挥起大铁锤,一下又一下地锤下去……他们那么的默契,那么的协调!就这样爹一锤,妈一锤,奏起了“叮,叮,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当叮”的美妙的音乐。

我看得傻了眼,听得入了迷,常常有飞来的红铁屑把衣服烧了洞也不觉得。有时,我一双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上下牙也咬得紧紧的,似在帮爹妈使劲。身后什么时候已站了好几个大人在观看,我也不知道,还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爹把烧红了的毛铁从火炉里夹出来,再把放冷了的毛坯送回火炉。此时,我妈放下铁锤,顾不得擦脸上的汗水,又绕过铁砧去拉风箱。这风箱一拉,炉里的火冒起好高,我妈和我爹的脸,被映得通红通红。

那红色,就是魔术师的障眼法,一会儿工夫,原来的一坨毛铁神奇地变成了一把挖锄。爹用铁钳夹住刚出炉的锄头举在眼前,仔细端详。对锄头的外形和坚韧度满意了,再把这锄头往大砂岩凿成的水池里一扔,“哧——”的一声,锄头在冷水里冷却下来。这时,一个后生从我身后走向前去,迫不及待地从冷水里捞起那把锄头,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满脸喜悦地对我爹说:“你们两口子的手艺真高,我家附近有家铁匠铺我都没去,专门包起盘缠和米到你们这里来的。锄头打得真好,口子锋利,锄头脑脑儿也牢实。感谢!感谢!”

的确,舍近求远到我家来打铁器的人不少。每逢有远客来,妈都要热情地张罗饭菜,安排铺睡。所以,我家的小铁匠铺生意不错。正是我爹和我妈的勤劳,才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养活了我们兄妹四个。

我爹去世时,我妈已有50多岁了。她一人挑起了生活重担。打铁没有了上手,她便去生产队出工。凭着她和我爹打鐵练就的一身力气,队里给她按头等劳动力计工分。有一次,生产队修牛栏,需要搬运木料,一般的男劳力两个人抬一根木料,我妈却一个人扛起一根就走,全队在场的人无不咂舌。

我家住在靠近澧水的小集镇上。周围邻居很近,也很多,常常有人来我家串门或者借盐借米。只要家里有,我妈从不会让人“打空手”回去。

我爹在世的时候,一到冬天的晚上,我妈就更忙活了。堂屋正中大大的火塘里,她早早烧起了整整一筐煤块,整个堂屋都暖烘烘的。一大圈人围着火塘坐,除了来我家打铁器的客人,还有左右邻居都喜欢来我家烤火。那时候,住在坪里的人家柴火特别珍贵。坐上方的是一舒姓白胡子老者,大家都称他为“舒胡子”,我妈要我喊他“舒爷爷”。舒爷爷是每晚必来的常客。每次,我妈都要给他沏上等的好茶。我妈一边恭敬地双手递茶,一边礼貌地问:“舒爷爷,今晚给大家讲什么故事啊?”舒爷爷的故事都是三国啊,水浒啊,聊斋啊,听得大家睁大了眼睛咧开了嘴。一次,舒爷爷讲到武松打虎“一个箭步”的动作时,一拍大腿,身子往前一倾,自己差点摔倒,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火烤,又有故事听,夜深了大家也舍不得回。每晚,我家要烧煤、点灯、烧茶,还要打扫卫生,这都是我妈的额外负担,但她一点怨言也没有。有时候,天不亮就要起床给客人赶货,我妈也从不说什么。大家都夸我妈是个贤德人。

后来,我妈老了,仍帮我哥他们洗洗刷刷,喂喂牲口,虽然记性不好,可并不糊涂。尽管我都儿女成双了,但我依然是她的“幺儿”,是她牵挂不已的“断肠儿”。老妈沿袭了白族人勤俭的生活习惯,还时不时地教育我们,常说“饱时莫忘饥,晴时要想雨”。她消受不了鸡鸭鱼肉等美食,对吃了一辈子的蔬菜煮粥情有独钟。她喜欢缝缝补补,常说“笑破不笑补”“小来不补,大来一尺五”。她还经常讲她年轻时,每当缝补衣服时,我爹就会哼起“横也跟纱路,直也跟纱路”的歌谣。

老妈一辈子对自己“小气”,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但每看到“可怜人”,她总要把手伸进胸前的大襟衣口袋里,掏出那用白色格子手绢儿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私房钱,拿出一些热情地交到人家手里,或给这些人买点好吃的。老妈说,她的父亲常常对她说“日日帮人不穷,夜夜做贼不富”。她的好品德来自上一辈的教育。

老妈还很爱干净,我家从来都是“卫生之家”,楼梯一尘不染。她一天不是扫屋里就是扫楼梯,一边扫还一边念叨:“扫屋不扫边,哪怕扫一天。”也许她是念给我们听的吧,好让我们记住老祖宗的美德。耳濡目染,受老妈的言传身教,我们竟也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白族人惯有的优良传统就这样传承下来了……

猜你喜欢
铁锤白族锄头
小猪
绕转小舌头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有人用铁锤锻打春天
白族敬酒歌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
一声吼
白族
镰刀与铁锤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