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探究

2024-04-29 05:02陈晶晶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陈晶晶

[ 关键词] 文化自信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不仅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还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加强文化创新,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与核心价值

(一)仁爱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并以爱心和慈悲为基础的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和谐。

“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同情,认为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和爱护,鼓励公众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关爱和支持的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道德原则,提醒公众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强调换位思考和尊重他人的权利,有助于减少冲突和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公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在中华文化中,公众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同时,中华文化也强调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和背叛行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公众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三)道德伦理

在中华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诚信、友爱、互助的基础上。公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以公平、正义的態度对待他人。同时,中华文化也强调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礼仪文化

“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强调礼仪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形式和虚荣[1]。通过礼仪的实践,公众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减少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诚信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只有当公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时,才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诚信原则要求公众在交往中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赢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同。同时,诚信也有助于减少人际矛盾和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六)中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和思想,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思想,以和谐、平衡、统一为目标的思想,有助于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稳定。

“和为贵”是中和思想的核心。例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理解和支持,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在社会中,公众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在国家层面,国家关注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七)创新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创新精神,主张“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等思想,以创新为基础的价值观,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的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则强调在困境中求变,通过变化实现通达和长久,均能激励公众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四、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为应对此挑战,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文化自信的提出正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科学认知,其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倡导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文化传承助力中国梦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文化基础。只有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并将其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同时,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一)媒体传播

通过新闻报道和专题制作,媒体可以向广大读者和观众介绍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艺术、历史、哲学、习俗等。通过实际报道和专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再借助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平台,媒体能促进公众的互动和参与,通过举办线上活动、问答、讨论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例如,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制作宣传视频、推出文化课程等,帮助公众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公众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对一些濒临失传或受到威胁的传统文化,媒体可通过报道和宣传引起社会关注,推动相关保护措施的出台。同时,媒体还能通过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资料,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社会层面的传承方式

首先,公共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发挥其资源和专业优势,举办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讲座和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其次,社区作为公众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社区组织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戏曲等,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最后,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应用,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提升品牌形象,还能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三)国际交流与传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国内的努力,还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与传播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举办国际文化节、文艺演出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吸引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同时,也为国内外文化机构和艺术家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

此外,国际交流与传播还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途径

(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公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调整和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瑰宝,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首先,强调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手段和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多元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4]。比如,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其次,开放和包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应秉持的理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避免狭隘的视野和偏见。通过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丰富其内容,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展示其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例如,“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和谐与多样性的统一,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多元化、包容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思想观念的现代意义,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与科技融合发展

科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更全面、深入地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其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手工艺、戏曲、音乐等转化为数字形式,永久保存并广泛传播,避免传统技艺因时间流逝而消逝的风险,还能让更多人通过网络平台欣赏和学习传统文化,扩大其影响力。

人工智能技術为传统文化的深度分析和挖掘提供了强大工具。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发现其中隐藏的价值和意义,为文化创新提供新的灵感[5]。例如,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的数据,人工智能揭示出古代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智慧支持。

此外,科技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提供更多可能。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造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还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三)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与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现代社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将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公众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启示公众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中,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实践生态智慧。例如,在文化旅游领域,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结合,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强调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七、结语

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强对其的认知和认同,同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创新,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