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可以吃的艺术品

2024-04-29 05:02李乐铭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花馍新密市民间艺术

李乐铭

花馍

花馍也称“面塑”“面花”,是因花式各样而得名的民间面塑品。

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自古就有蒸制花馍的习俗。例如:春节蒸枣馍、大馍和糖包等;正月十五蒸灯盏,以及各种鸡、禽、口袋类花馍;每逢闰月蒸大雁;每逢结婚蒸、送各式喜馍;等等。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达形式,花馍兼具食用、观赏和礼仪三大功能,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新密花馍制作技艺(福李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陕西花馍起源于关中、陕北地区,是一种以面制作的花面馒头,在当地被称为“花馍”或“花面”。民间艺术本是起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在那些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孕育、滋养了民间巧妇的双手,她们利用简单的白面制作出了造型多样、寓意和美的花色馍馍作为节庆婚丧、祭祀过寿等重大节日的好彩头。

每当逢年过节、儿女嫁娶、孩子满月、老人过寿等重大节庆,总是少不了花馍的助兴。例如,在过大年时用红枣做成的元宝花馍,在娶媳妇儿时做的面鱼馄饨,在嫁女儿时做的虎头馄饨,在小孩子满月时做的“囫囵”“龙凤呈祥”,在老人过寿时用核桃做的寿桃、寿包,等等。另外,在正月里还要做面盏,给孩子们做面猪、面狗等动物花馍讨个喜庆,点缀浓浓的节日气氛。

或许是人类对于美好的祝愿与向往都有类似的情结,陕西的花馍在造型设计上与西方的蛋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越是隆重的场合,花馍的层数越高,花样造型越复杂多样。花馍的外观栩栩如生、色泽艳丽,其观赏价值已远远超过了食用价值。当然,人们相信这样的花馍吃下去更能够祛病除灾、吉祥如意,带来一整年的好运气。

花馍的制作技艺如同它的外观一样复杂多变,使用的工具则是普通的剪刀、梳子,而其造型、绘色都是出于制作艺人的熟稔经验,利用双手的揉、捏、切、挑等技法独自完成复杂的花馍造型。第一步需要做好发面引子;第二步是和面,面的软硬程度对花馍是否能够一次成型、是否能够保证不干裂起着关键作用;第三步是造型,即将心中已有的样式捏、造出来,同时搭配红枣、核桃等辅料。

每一款手工制作的花馍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总离不开花鸟、动物、龙凤、人像这些经典元素。花馍成型之后即进入最后一道工序——蒸煮,不同的制作者对于不同蒸具的时间有不同的掌控,最后才能制作出造型完整、逼真的花馍。其艳丽的色彩来自纯天然的蔬菜汁,所以色泽鲜亮,赋予了花馍别样的风味。

如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依旧有着花馍庆吉的习俗,花馍制作的传统技艺仍被传承,也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手在民间”,艺术对于生活而言不过是一种衍生品,因为有了人们对于食物的敬畏,才有了食物于生活之上的艺术升华。民间艺术的奇特在于艺术服务于生活,它并不会高于生活而存在,令人惊艳的传承之美是人们在市井生活中对于美好日子的期盼。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福李居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福李居)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制作原料,采取不同的工艺手法制作出可食用并且有观赏性的藝术型食品。其核心技艺是以人物、动物和植物为原型,通过传统手法和现代技艺,采用果蔬汁配色,和面、醒发、蒸制成型,使成品栩栩如生。因全部通过手工制作,三醒三发,故每个花馍都有不可复制性。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福李居)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三岔口村西三岔口自然村及其周边自然区域,延伸传承分布于郑州市、新密市。经过第四代传承人李向羽的创新发展,现已在陕西省形成了一定规模,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多次参加全国展销活动,获得了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
花馍新密市民间艺术
Steamed Art: Flower Buns 花馍:蒸出来的艺术品
新密市
花馍(大家拍世界)
花馍迎春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新密市
花馍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新密市来集镇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