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2024-04-29 17:54何钰琪
行政科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非政府社会工作者

何钰琪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一、引言

认知症又被称为失智症、脑退化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它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变差、思考困难和语言障碍等问题,并且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异常运动行为、焦虑、抑郁、冷漠、易被激怒,出现妄想、幻觉、睡眠质量下降或食欲改变等[1]。在我国,人们对认知症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较低,认为治与不治差别不大,这往往导致患者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家庭成员缺乏科学的技巧训练和完善的照顾理念,这会导致认知症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晚年生活十分痛苦。因此,对于认知症老人这一迅速增长且极其需要帮助的群体,社工的关注和介入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来分析认知症老人的养老困境,探索认知症老人的养老途径,提出改善认知症老人及其家人生活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二、文献综述

社会支持被认为是应对认知症的积极途径。曾心雨、黄丹[2]等学者认为,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对老年人的障碍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家庭、朋辈、社区、社会出发,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来增进老人的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从而有效帮助老年人走出生活困境,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同时,社会工作的介入还可以推动认知症老人的家属亲友为患者提供多层次的支持。学者费孝通[3]认为,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是一种相互反馈的模式,即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回报父母,因此建立由亲友组成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对关照认知症老人生活至关重要,亲友通过非正式支持网络能够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倾听和理解其需求和困扰,减轻其焦虑和孤独感。此外,谈玲芳、尚振坤[4]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理论可以指导老年服务人员通过与社区和组织建立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支持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认知症老人及其家属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并通过资源和服务的链接,以“造血”式的方法让被照顾者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其居家养老幸福度[5]。

梳理文献发现,关于认知症老人的照顾,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居家照顾、养老服务机构照顾、医疗照顾等方式[6],多数研究都聚焦在照护政策、非药物干预和直接性个案服务等方面。也就是说,从社会支持角度对认知症老人护理及生活的探讨仍然有限。因此本文将从此角度出发来探讨社会工作为认知症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改善其养老困境的有效策略。

三、认知症老人的养老困境

解决认知症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十分重要。社会支持系统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指的是来自组织、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网络,如来自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等。目前,对于处理认知症老人养老困境,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处于缺失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层面资源供给不足。我国的养老政策资源存在地区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上海市对设立“认知症照护床位单元”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了明确的扶持政策,对新设立的认知症照护单元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一次性给予开办补贴10万元。但在欠发达地区,政府对认知症老人的养老服务投入不足,缺乏对认知症患者的福利政策支持,导致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不足、资金缺乏,从而使当地养老院和医疗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并且,政府政策的实施和倡导也只能为认知症老人家庭提供有限的养老支持,而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认知症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为改善认知症老人养老困境所供给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二是缺乏社区支持服务。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但由于我国对于认知症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资源有限,社区很难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更多支持性服务。同时,社区也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者团队,而认知症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专业社工通过探访介入来及时发现其困难并提供帮助,正因为社区未能配备足够的社工专业人才,认知症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在寻找支持时面临诸多困难。

三是非政府组织的覆盖面不足。非政府组织多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妇女权益、残疾人康复照顾等,对于认知症老人这一日益增长的庞大群体则关注力度不足,援助也很有限,多为组织公益捐款等有限的经济上的支持。同时,非政府组织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导致资源分散、信息共享不足,难以给认知症老人链接有效的资源以助其走出困境。此外,我国机构照顾模式有待完善,大部分地区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认知症老人的需求,而且机构中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或设施来提供特殊护理,定期的医疗服务和药物管理制度欠缺。这些都为认知症老人的照护带来了困扰。

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对于解决认知症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很重要。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指来自家庭、朋友、邻居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认知症老人的养老方面,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也存在问题。

一是家庭负担过重。对认知症老人的照顾和支持任务往往由患者的家庭成员承担,然而认知症是一种治疗周期长且难以康复的病症,照顾认知症老人既需要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又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护技术,这使得老人的家庭照护者面临着时间、精力、经济能力和认知等方面的问题[7]。

二是缺乏照顾患者的知识和技能。亲友邻里、志愿者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一般都缺乏对认知症的了解、专业的照顾知识以及相应的应对技能,不了解如何与认知症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顾。因此,他们在照顾过程中面对繁重的照顾任务,常常缺乏照顾信心,态度日趋消极[8]。

三是难以缓解认知症老人的心理压力和情感负担。认知症老人心理健康也是照护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患病后认知症老人各方面能力都急剧下降,比如记忆力减退、语言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他们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社交互动减少。这种社交隔离和孤立直接加剧了认知症老人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能够及时把控认知症老人的行为和情绪变化。但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与技术,很难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

四、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老人养老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一是倡导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认知症老人的生活保障水平。政府应该承担对认知症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责任。由于认知症老人普遍面临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老人养老问题后可倡导政府增加补贴,提高对认知症老人养老的经济支持,包括增加养老金、福利津贴,减免医疗费用等;社会工作者通过调研和政策倡导,向政府提供数据和证据,以加强对认知症老人的经济援助;社会工作者可以提出措施以提高认知症老人的生活保障水平;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政府合作,推动建立特殊的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康复设施等,为认知症老人提供专门的服务和护理。

第二是培育社区组织,建立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老人养老问题后可以培育专门为认知症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的组织,比如认知症支持小组、社区康复中心等,作为发起者的社会工作者可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筹建、管理和运营,确保有效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认知症老人可能与其家属、朋友联系不足,与同住邻居之间关系疏离[9],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认知症老人建立社区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认知症老人与邻里亲友以及社区内其他认知症患者家庭建立联系,协助他们分享经验、互相支持。此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照顾者构建一张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照顾者提供精神慰藉、压力舒缓、照顾技巧、物质帮扶等帮助,提高其对认知症老人的照顾水平[10]。

第三是推进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扩大非政府组织覆盖面。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建立联盟或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助力于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并扩大服务覆盖面。社会工作机构应该积极为非政府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认知症照护、心理支持和家庭协助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同时协助非政府组织与潜在捐助者或资助机构建立联系,提供资源管理建议。社工还可以借助公益广告、社区大型活动、体验性活动等形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11],让更多人了解认知症老人的养老问题,提高社会意识以吸引更多志愿者和捐助者加入其中,达到扩大非政府组织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服务范围的目的。

第四是制定个体化的照护计划、减轻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认知症老人的特定需求以及不同的家庭情况来定制个体化的照护计划,从而有助于患者家庭照顾者更好地组织和规划照护工作,减轻负担。对于日常照顾有困难的患者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安排临时照护,即寻找专业的临时照护服务或志愿者,以确保患者家庭照顾者有机会放松紧张情绪和恢复体力,帮助患者家庭照顾者组建支持网络,通过与其他照顾者建立联系、参加支持小组等方式分享经验、互帮互助、减轻压力。

第五是提供护理培训和实际指导,强化照顾者护理技能。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认知症老人的特殊需求为其家属提供专门的培训计划,包括认知症的基本知识、护理技巧、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内容。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进行定期的家庭访问,直接观察和指导患者家庭照顾者在实际情境下的照护工作,提高照顾者的技能和信心。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积极与认知症专业医疗机构、疗养院和老年护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更多的培训和支持资源。

第六是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建立专业型服务团队。认知症群体是需要长期照护的权能弱势群体,患者对于照护者的依赖以及照护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给患者家庭照顾者以及患者本人都会带来诸多压力[12]。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疏导服务、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方式,帮助认知症老人及其家庭成员应对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巧,与认知症老人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减轻负面情绪。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认知症老人,社会工作者可以牵头建立治疗小组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问题,重建问题解决能力[13]。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建立由社工、护理人员、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的专业型服务团队,通过跨领域合作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满足认知症老人养老及其家庭成员的多重需求。

五、结语

认知症是一种神经衰退疾病,认知症老人面临的不只是身体机能的退化,还有心理精神崩溃。因此认知症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挑战,需要社会工作介入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老人养老问题,可以通过协调多方合作和综合干预,为认知症老人和他们的家庭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改善他们的养老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关乎认知症老人个体的幸福和福祉,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当共同努力,致力于为认知症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善、支持和包容的养老环境,让认知症老人可以得到切实的照护和关爱,让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地舒适和安全。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非政府社会工作者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