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焕新”助力企业发展的实践思考

2024-04-28 20:07:41徐林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徐林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过程中,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公司网信事业主力军优势,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同开展“红色研学路线”建设,不断加强统筹指导、深化融合共建、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展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创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载体,擦亮了“5G 点亮红色文化”的党业融合品牌,以红色文化“焕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红色文化“教育”属性,深入打造学习课堂

中国移动牢记央企责任,在推动红色文化“焕新”的同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模式,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课堂,让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特别是作为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移动依托公司技术优势,不断丰富技术手段,通过5G 网络技术、5G+AR、5G+VR 技术等,持续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载体方面,充分发挥云上、云下多点互联的特点,构建起“广覆盖、多层次、全流程”的实景课堂体系,不断提升学习教育的现代感、仪式感和参与感,也不断推动红色精神的内化和转化,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在提升党性修养的同时,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斗情怀。

(一)升级学习内容,让学习教育“有红味”

中国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富矿”,依托其“教育”属性,创新打造各种学习课堂或实境微党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坚定强国复兴的使命理想。通过组织开展“红色传承映初心、党旗飘扬在一线”“实事暖人心、创新争先锋”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公司上下在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动力,在咏诵马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参观历史展馆、缅怀前辈英烈的过程中砥砺奋斗情怀。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载体升级“学习圈”,依托南湖红船、井冈山等红色资源,推出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并连续策划线上党史专题系列讲座、线上线下答题等系列活动,推出系列主题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在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二)升级形式载体,让学习过程“合口味”

中国移动坚持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传播,让各类红色资源插上数字化翅膀,不断提升其在新时代的感染力。为进一步推动参观者跨越时空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体悟先辈奋斗的精神,中国移动将VR、AR 等技术融入各类纪念馆的建设和讲解中,先后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苏淮海战役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等地打造数智化虚拟展厅,让参观者能够重温峥嵘岁月、感受革命情怀。为了提升学习教育的参与感,让更多人在参观互动中强化学习记忆、增强学习效果,中国移动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史体验馆、遵义会议纪念馆、解放战争纪念馆等场馆,不断完善数智引导、提升交流体验。在一些特殊场合,来馆参观的人们可以戴上VR 眼镜,观看革命文物的360 度虚拟影像,真切感受革命岁月的磅礴伟力。

(三)升级联动模式,让学习体验“同回味”

中国移动十分注重强化协同联动来打造红色教育课堂。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集团统筹、示范开展、全国接力”的内部联动形式,强化了“管战建”合力,提升了红色教育的工作实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在多地接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感悟革命精神,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为了推动优质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系统集成,持续推进969 家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打造百余条红色研学路线,将各级基地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第二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常态化开设“激荡的电波”主题红色通信展,联合延安中央军委三局陈列馆开展红色通信系列巡展,以红色通信精神凝聚新时代企业精神;联合中央党校、西南联大博物馆等单位丰富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让各大名校的优质课程能够直达基层一线和社会大众,实现了红色教育在“云”端遍地开花。

二、立足红色文化“品牌”特色,持续彰显党建引领

中国移动充分发挥党建和创等载体作用,依托红色资源共建的优势,建立起“学习互鉴、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业务互往、合作互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了红色文化的辐射面;持续深化红色文化品牌塑造,多角度、多平台开展中国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宣传,将小品牌汇聚成大品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知名度,对外增强中国移动品牌形象的宣传。

(一)依托重点基地,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升品牌建设的“深度”

中国移动坚持以新思想引领文化建设“亮品牌”。结合基层理论宣讲和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中国移动持续加强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建设,依托体现新时代发展成就的重点基地、“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等红色研学路线,深入学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移动故事。通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正定足迹,联合正定县塔元庄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名村+强企”的“实践精品课堂”研学路线,推动主题教育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中国移动在循迹溯源中学思想,在感恩奋进中抓落实,在追寻领袖足迹中感受真理伟力。结合助力“千万工程”、践行“枫桥经验”,中国移动持续完善研学路线,持续打造“星火传习”主题教育研学品牌,在宁德霞浦打造“四下基层”实践基地,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中融入贯通井冈山精神、寻乌调查、苏区干部好作风、“一部半电台”等红色文化,进而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照亮前行之路。

(二)坚持技术赋能夯实红色文化建设基础,提升品牌影响的“广度”

中国移动持续完善智慧党建系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管理展示信息化模块,积极打造覆盖全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群、“红色研学路线”体系,推动集成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线上参观网络资源,打造全集团日常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线上线下“第二课堂”,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赋能。此外,中国移动在创新用好红色资源的同时,也在依托技术手段持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比如在北京,中国移动积极推进自有北京国际电台中央发信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挥基地在“党建和创”、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全年开展14批次现场教育。在天津,中国移动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搭建数字化采集平台,建立数字化数据信息库,实现珍贵文字、音像影像资料的有效修复、永久保存。在广东、重庆、厦门等地,中国移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共建基地,实现场景缩小化、教学移动化、内容云端化,将红色教育内容接入手机、平板、大屏幕、党建一体机等终端,促进特色应用场景与红色文化教育充分融合;大力推进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5G+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助力打造5G 文物多维信息展示平台,构建5G 文物知识图谱;运用多种形态的技术,完成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36 个数字化展项的提升改造,打造5G 超高清沉浸式数字化纪念馆,持续放大红色文化在云端的影响力。

(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锻造一流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底蕴的“厚度”

中国移动深度挖掘梳理移动通信事业的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通信基因,实现公司内部红色文化基因与公司外部红色文化基因的共识、共鸣、共振。特别是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战略定位下,中国移动通过在福建建宁红军无线电通信纪念馆、宁都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无线电侦察台旧址、瑞金无线电总队旧址等地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示红色通信的发展历史,进一步彰显负责任央企的鲜红底色,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员工重温革命时期党的通信事业发展历史,在回顾那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史中,进一步加深对红色通信的认同和理解,进一步铭记通信人用生命捍卫红色电波、保障革命胜利的伟大精神。此外,中国移动还通过持续挖掘提炼新时代中国移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通信精神、助力强国建设的典型人物、优秀事迹,着力推出重大先进典型,讲好新时代红色通信故事,总结提炼新时代企业精神,培育匹配世界一流企业的文化软实力,让红色文化的“品牌”有血有肉。

三、立足红色文化“辐射”作用,深入推动融合发展

中国移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强管战建协同,完善红色数智化产品体系,健全一站式服务模式,在深挖红色老区信息化服务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融合纽带作用,推动红色文化建设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业务合作为出发点,以文化传播为落脚点,不断扩大中国移动“5G 点亮红色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数智乡村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移动力量”。

(一)围绕智慧旅游场景,打造“标杆样板”

中国移动坚持把传承红色通信基因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聚焦革命老区人民的网络与业务感知,全力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加强重点旅游区域5G 覆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打造了近2000 个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的5G+智慧旅游标杆应用。在江西,中国移动通过完善联动指挥体系,打造“云游江西”平台,拓展视频彩铃、边界短信等产品应用,推动景区大幅度提升游客接待服务能力。在陕西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国移动持续以5G 赋能地方文旅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持续提升游客互动体验、不断夯实安全监测体系,实现了定位精准、管理智能、操作便捷的管控目标,打造了“5G+智慧旅游”样板工程。在新疆,中国移动持续加强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等“兵团精神”承载地的密切合作,开展“党旗映天山”“重走军垦路”“追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等活动,研究建立“兵团魂军垦情”研学路线,发挥5G 信息服务优势,建立兵团数字景区博物馆平台,实现兵团4A 级以上18 个景区和8 个博物馆的线上VR 全景展览,为更好推动红色游览奠定基础。

(二)围绕网络信息扶贫,打造“示范项目”

中国移动持续推动5G 网络覆盖优化、红色智慧景区建设、红色数字博物馆打造,将数字技术融入共建基地的14 个园林、场馆、平台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价值转化,并借助5G 新技术与共建基地合作开展情景模拟实训室建设项目,开展各类红色乡村数智建设活动。中国移动以“互联网+”模式推动与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进行组织共建,让网络扶贫项目得到了更好发展。特别是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系列工作中,坚持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融入其中,不断夯实网络建设基础、提升网络维护质量,实现了沂蒙革命老区优质网络全覆盖,拓展了网上销售的新渠道,带动了柳编等一系列“土特产”走进了“北上广”,成了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时代的闪亮名片。在广西、贵州等地区,中国移动将广西数字乡村平台与广西红色资源相结合,系统推进平安乡村、智慧种养、乡村治理、红色旅游、智慧党建、智享生活,建成14 个红色示范乡村。围绕党建助力乡村振兴,选取贵州大木村为基地,推出“金叶大木加‘数’行红色光芒更闪耀”红色研学主题党日产品,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三)围绕精品网络建设,打造“过硬产品”

中国移动勇担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深挖红色老区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在全国各地100 个红色场景,接力开展网络攻坚,连点成片、以点带面,辐射全国,全力改善革命圣地、革命老区人民的网络与业务感知,用心用情守护革命圣地、红色景点的网络质量,接力打造一张弘扬革命精神、加快老区信息化发展、助力老区人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优质精品网络。在重庆、贵州、广西等地,通过组织开展网络摸底测试,打造更高容量、更强覆盖、更大峰值速率的精品网络,不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平安乡村”建设,提高村民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入推进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降低网络运行风险、强化事件发现处置、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四、结语

中国移动以数智力量推动红色文化“焕新”,不仅让红色资源“亮起来”“火起来”,而且在共建共享中强化了与属地的桥梁纽带,提升了中国移动品牌的影响力,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加强了业务拓展的推动力,生动书写了以5G 赋能为红色添亮色的创新故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移动作为有担当的国有企业,也将持续深化党业融合力度、赋能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强根固魂”的重要载体,在以5G赋能红色资源、以科技创新为红色文化添亮色的过程中,助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红色的眷恋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26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红色之旅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