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密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密度的测量也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今天给大家剖析一下到底什么是密度,顺便用身边器材做两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什么是密度
在谈物理上的密度概念之前,我们先来分析生活中的几个案例。
在两条等长的堤坝上分别等距离地栽树,怎么判断哪条堤坝上树的密集程度比较大呢?好办!方法一,堤坝等长,当然是棵数多的,树木密集程度大。方法二,都连续数10棵树,所占堤坝长度短的,树木密集程度大。方法三,不看整个堤坝,只选取一段等长的堤坝,棵数多的,树木密集程度大。方法一和方法三的思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相同长度比棵数;方法二,则是相同棵数比长度。
两块大小不一的田地,均匀地种着玉米,哪块田的玉米密集程度大呢?方法一,取相同的土地面积,株数多的,玉米密集程度大。方法二,取相同的玉米株数,占地面积少的,玉米密集程度大。方法一是相同面积比株数,方法二是相同株数比面积。
在平时与春运时,哪个时间段的火车站的人员密集程度大?当然是春运时。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春运时人员拥挤啊,拥挤就是密集程度大。如果沿用上面两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同样是相同人数比占地面积,或者是相同占地面积比人数。
“密度”反映的也是“密集程度”。物理课本上说“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物质”指的是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比如同样是铁这种物质,可以做成小球、轮船、货架等不同的物体。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某个具体物体的密度,比如小球的密度、轮胎的密度。根据定义可以知道,“密度”比较的是“质量分布的密集程度”——“密度大”的意思是“相等的空间体积内质量大”或“相同质量所占的空间体积小”(图1)。
还能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内部所有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而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 840 倍。因此,物体的质量主要是其内部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那么,“密度”就可以有另一種理解了,即物体内部质子与中子分布的平均密集程度,“密度大”的意思就是说物体或物质内部质子与中子比较“拥挤”。质子与中子肉眼不可见,通过“同样大的空间数个数”的方法来判断“拥挤程度”显然不现实。但是,相同体积的空间内,质子与中子的个数多,则它们的质量也一定大。
以铜和铝为例,铜原子比铝原子略大。铜的原子核里,质子与中子总数大约为64个。而铝的原子核里,质子与中子总数大约为27 个。相同体积的铜块与铝块内,铜原子比铝原子的个数多,这就相当于同样的“房间”里,铜不但“人多”,而且都是“胖子”,当然更“拥挤”。
因为密度比的是“拥挤程度”,所以与单独的质量或单独的体积无关。密度由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决定,比如铜与铝种类不同,密度也不同;比如水、水蒸气、冰是同种物质,但是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图2)。当固体升华为气体,或者液体汽化为气体时,分子间距离在长、宽、高方向大约都变成原来的10 倍,故体积变成原来的1 000 倍,而质量不变,密度变成原来的约1/1 000,由原来的“人口密集”变成“地广人稀”了。
密度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变化了,质量不变,但是体积会变化,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变化了,分子间距离变化了。压入氧气罐的氧气越多(压强变大),罐内的氧气密度显然就越大。通常,我们认为物体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所受的浮力相等,因为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是,实际上,随着深度增加,水的密度是增大的,因为所受的压强变大了。
液体密度的测量
密度测量通常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即分别测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然后计算出密度值。
对液体而言,用密度计可以直接读出密度值。密度计可以自制:取一根白色粗吸管,将底端封闭,在吸管内灌入适量的铁珠或玻璃珠等,保证吸管可以直立漂浮在液面上。漂浮在水面时,吸管在水下部分的长度为h(图3)。漂浮在另一液面时,吸管在液面下部分的长度为h′(图4)。因为漂浮,两次的浮力都与吸管的重力平衡,因此相等,由ρ水V排水g=ρ液V排液g,得到ρ水h=ρ液h′。吸管在水面的位置可以标记为1.0g/cm3,则0.75h位置可以标为1.33 g/cm3,在1.25h处应标为0.8 g/cm3(图5)。大家就明白了,这个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而且越往上,数值越小。思考一下,如果想让刻度均匀,密度计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
制作密度秤
利用水的密度,我们还可以做个密度秤。
找个塑料烧杯或者量米的量杯,在杯口边缘均匀地钻3个孔,系上尼龙线。找根细竹竿,在适当位置钻两个孔。靠近端点的孔用来悬挂量杯,靠近中部的孔用来穿过提纽。如果孔比较小,尼龙线难以穿过,可以用对折的细铁丝把线拉过去(图6)。找小塑料瓶或者其他容器,在里面装入沙子、米粒等,调节内容物的量,用来制作质量适中的秤砣。
密度秤的本质是一个杠杆。当量杯是空的时,秤砣悬挂在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图7),此时有m杯l1=m砣l2。当量杯里盛上一定体积的水时,秤砣悬挂在C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图8),此时有(m杯+m水)l1=m砣(l2+l)。经过计算,得到m水l1=m砣l。
当量杯里盛上等体积的另一种液体时,秤砣悬挂在D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图9),此时有(m杯+m液)l1=m砣(l2+l′)。经过计算,得到m液l1=m砣l′。与m水l1=m砣l相比,得到(m液/m水)=( l′/l),因为液体和水的体积相等,故(ρ液/ρ水)=( l′/l),或者ρ液=( l′/l) ρ水,l与ρ水定值,ρ液与l′成正比。也就是说,秤杆上的刻度是均匀的。C 点刻度为1.0g/cm3,将B、C之间的长度等分为10 格, 每一格都是0.1g/cm3,这种划分刻度方法同样适用于C 点外侧。这样,一个密度秤就做好了。若将B、C 之间的长度等分为20 格,每一格就是0.05g/cm3,这样分度值更小,精确度就提高了。
为了让刻度分布合理,量杯里液体的体积、悬点O 的位置、秤砣的质量必须安排合理,需要多次测试,最终保证C 点两侧都有足够的空间来标记刻度。由于常见液体的密度在0.7 g/cm3与1.4 g/cm3之间,故B、C 之间的秤杆长度要大于C 点外侧的长度。
现在,配置一杯盐水,先用量杯与天平配合,分别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再用密度秤直接称量,读出密度值,看两者相差多大。这样,你就可以简单评估一下密度秤的准确性了(图10)。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