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正确认识年龄

2024-04-28 00:30:09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保健医苑 2024年2期
关键词:斯奈德岁数年龄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前不久,在社区参加“小手牵大手,欢乐度重阳”活动,我问现场参与者:“当一个人多大年龄时,我们就说他是老年人了?”在场的六十多人异口同声地说道:“60 岁!”接下来再问:“当一个人多大年龄时,我们就说他是青少年了?”有的说6 岁,有的说10 岁,还有的说12 岁,答案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同样问道:“当一个人多大年龄时,我们就说他是中年人了?”回答从30 岁到45 岁,横跨15 年。我的第四个问题:“当一个人老了,是什么样子的呢?”得到的回答包括“退休”“没牙了”“走路慢”“一天到晚生病”“吃好多药”“在超市买东西,付完钱就走了,忘拿买的东西了”“上公交车没人给他让座就生气”“唠叨”“瞎操心”。不难听出,说这些话的多是“小手”。我问老年人“他们说的对吗”,老年人笑而不答,可能是“老不与小斗”式的谦逊,也可能是默认。

在我看来,这个小调查很有意思,它反映出人们对“老年年龄”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态度,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种选择,自己对自己生命意义的选择,选择不同,生命的最终走向也就不同,所以选择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积极心理学家斯奈德在其《积极心理学》一书中特别提到了作家亨利撰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故事说:年轻女孩琼西感染了肺炎,病情每况愈下,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常青藤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随风落下,心里想最后一片叶子落下就预示着自己的生命走到终点。但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已然深冬时节,但就是有一片叶子顽强地挺立枝头,傲视寒风,坚韧不拔。在琼西看来这预示着生命的奇迹将会在她身上发生,病一定会好起来,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琼西重获健康。琼西的故事显示了积极生命意义感的力量,斯奈德说,“如果我们拥有信念,我们不仅能够生存,我们还能够生存得很好”,因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强有力的态度:“我们能做到!”一个人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态度对健康十分重要。

就生命的特点而言,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是可以简单切割成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并将其孤立化的片段,也不是可以简单分割成过去、现在、未来并将其孤岛化的部分,生命的意义在于其整体性中,这是我们探寻人的生命意义以及认识与人有关的生命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包括年龄。那么,对于老年人,如何正确看待年龄呢?

年龄不是岁数

岁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老年人。应该看到60 岁或65 岁、68 岁等一系列“岁数”只是一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层面上规定的可以退出工作、领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养老金的年龄。这种规定对有些工种在年龄上甚至更低,如45 岁、55 岁,还有对性别的考虑,如男性60 岁、女性55 岁,多种多样,并非如通常讲到的老年人只有60 岁一个答案。再者,这样的规定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国家会根据其经济、社会、人口等各种情况做适度调整,如近年就有一些国家将其从60 岁调整到62 岁,或从65 岁调整到68 岁,所以60 岁退休领取养老金所对应的不是“老年”,不能简单地将“60 岁就是老年人了”像贴标签一样贴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老”了。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年龄有四类:第一,自然年龄,以“年”为计算单位、以“岁”表示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每过满一年即增加一岁的年龄。第二,生理年龄,以普遍的生理功能测量参数为标准划定的年龄。第三,心理年龄,以普遍的心理适应能力测量参数为标准划定的年龄。第四,社会年龄,以现实的社会关系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在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规定性界定的年龄。如若论衰老,四种年龄就有四种衰老:自然衰老、生理衰老、心理衰老、社会衰老,而这四种衰老往往并非同步发生,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先,有的后。如一位自然年龄102 岁的老寿星,鹤发童颜、步履稳健、思路清晰、反应快捷、乐观开朗,不仅生活自理,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这位老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均低于他的自然年龄;又如一位60 多岁的妈妈和相差20 多岁的女儿走在一起,看到的人说“你们哪里像母女,简直就像是姐妹”,这位老人的自然年龄小于她的社会年龄;再如一位在北京执教的英国老太太,平日里以三轮车代步,无论风吹雨打,不管路途远近,脚蹬三轮出没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观景时轻踩悠悠,赶路时脚下生风,有人得知她已年逾70,好心劝道“年纪大了,出门就坐车吧”,谁知老人双眉一挑:“难道我看上去那么老了吗?”她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因此不能以岁数定衰老,依岁数划类型。

年龄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

年龄是一种社会心理文化,在数字的背后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词典里带“老”的那些词语就清楚了,如广为熟知的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倚老卖老、老态龙钟、老弱病残、老奸巨猾、老脸皮厚等,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内心。当一个人说“我60 了”的时候,其实是在心理上对某种“老”文化做认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健康乐观、活力满满的老年人很少提及或想到自己的年龄,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乐在每一天中,乐在每件事中,比如,他们在买衣服时不会因为“那是年轻人穿的”而选择“中老年服装”。而那些经常把年龄挂在嘴边的老年人则患有更多的生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原因就是在“我60 岁了”这句话的背后实质上是对这样的社会文化做心理认同,即“我老了,所以我需要人照顾”“我老了,所以体弱多病”“我老了,所以没用了”“我老了,是孩子的拖累和负担”,而这种认同支配或影响了他的情绪与行为,悲观、无助、焦虑、自怜、自责,行为上放弃、退缩,这些消极的因素诱发或加重了疾病。

年龄不是一道“红线”

年龄绝不意味着跨过这条红线许多事情必须放弃。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当人们在谈到“老”的时候,常常将“老”与“不可再为”联系在一起,从古时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禁忌,到现在广泛流传于各种媒体和自媒体的随处所见的老年人生活种种“避免”,主题词就是告诫老年人“年纪大了,不要做”,客观地说这并非有什么不对,因为老年阶段的确面临着更大的健康风险,有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问题在于,只有这一面说辞,极少看到有关老年人能够做什么的讨论,似乎人在进入老年后只剩下了“不能做”,这种说法不完整。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老年不仅仅是丧失,还有获得;不仅仅是衰退,还有发展与成长;不仅仅是“被照料”,还有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几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缺失了对老年年龄积极一面的认知,实际上是对老年年龄的扭曲。如我在对江苏省7 个长寿乡调查时发现,所调查的老年人没有一位说“我老了,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他们说的话都是“我可以,我能够”,如“地里那些活,我能做的”,“我能自己做饭洗衣,不需要别人帮忙”,“我自己能走,不要人扶”。即便是自己做不了的事,他们也立足于自己想办法,而不是两手一摊自艾自怜,如“有天电视机坏了,我就去社区请人来帮修好了”,“有次我去买东西忘带钱了,突然想到街上有个卖烧饼的我认识,就跑去向她借了钱,把东西买了”。在我看来,这些老人长寿的原因正在于此。正如积极心理学家斯奈德说,我们不能总是问“人类有什么毛病”,集聚于对人类“阴暗面”的探讨,还必须问“人类有什么优势”,并且培育这些优势,因为它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各种疾病,让人类变得更健康、更强大、更富有创造力,这不仅仅是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地理解人,更是对完整人性的尊重。

猜你喜欢
斯奈德岁数年龄
考虑未知数设法
变小的年龄
TOO YOUNG TO LOCK UP?
岁数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松树梢
浅析加里·斯奈德生态诗作中的自然受难
Gary Snyder’s Ecopoetry and Ecopo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