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接收大规模海外名人捐赠图书的流程及经验

2024-04-27 17:14苏熙涵胡艳芳张杰龙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佐佐木人文学院整理

苏熙涵 胡艳芳 张杰龙

随着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高校图书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收到海外名家个人的大量图书捐赠,但在如何高质量接收及处理这些捐赠,并让这些来之不易的图书发挥更大价值方面,目前鲜有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接收了海外知名学者佐佐木力教授捐赠的3000余册图书资料,捐赠流程历时2年多,现将捐赠过程整理成文,供相关院校参考。同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联合校内专业人员,使捐赠图书的潜在使用者一并参与图书整理入藏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捐赠图书的后期利用,也能弥补高校图书馆在专业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高校图书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大批来自海外的捐赠图书。这些海外出版的原版图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价值,捐赠者也通常是与受赠学校有密切联系的海外名师名家,故捐赠图书更具有收藏价值。随着特藏建设逐步成为国内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核心,接收名人捐赠成为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一条高效而便捷的途径,因此,高质量地接收及利用这些海外捐赠,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由于路途远、过境难、专业性强、部分出版物可能涉及内容问题等,接收并整理成规模的海外捐赠对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都绝非易事,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可能会因耽搁时间过长而错失获得相关高价值捐赠的机会。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图书馆接收佐佐木力教授从日本捐赠的3000余册图书为例,分析接收海外捐赠图书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流程、预期成本等,以供兄弟院校图书馆参考。高校图书馆应做到“藏用并举”,在自身专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联合校内相关院系,共同整理上架专业性书籍,使捐赠图书的潜在使用者亲自参与图书整理入藏工作,这样更有利于相关图书的后期利用。

本次捐赠背景及捐赠者简介

佐佐木力教授,日本籍,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国际著名科学史家及科学哲学家,曾在东京大学任教30年,研究领域囊括数学史,数学哲学,欧洲、日本和中国科学史,跨文化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等。佐佐木力教授不仅将日本科学史,尤其是数学史研究“一举推上了国际性水准高度”,还是当代日本著名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家。其著有《科学革命的历史結构》《近代学问理念的诞生》《笛卡尔的数学思想》《二十世纪的数学思想》《数学史》等重要著作。2012—2016年,佐佐木力教授受聘成为国科大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国科大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与学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20年,佐佐木力教授因病遽然辞世,遵照其遗嘱意愿,其家属将其所藏图书捐赠给国科大。2021年3月起,在陈力卫、李梁和陈继东三位在日华人华侨教授的帮助下,遗赠书籍的整理工作正式开始。该批藏书涵盖数学史、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三个领域,国科大图书馆为此专门建设了“佐佐木力文库”。这既是对佐佐木力教授的纪念,也是对国科大及国内学术界开展跨文化科技哲学研究的支撑。这些图书不仅专业性强,且涉及语种繁多,德语、法语、日语、俄语、意大利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非通用语种图书占近半数。

高校图书馆接收海外捐赠时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校图书馆接收海外捐赠图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物理距离遥远。以该批图书为例,图书需要从捐赠者位于日本千叶县的家中几经辗转运到国科大位于北京的校园内,而图书的整理、打包、暂存往往都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间。这就需要海内外双方保持密切的沟通,通力合作,共同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我国对图书的内容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进出口公司进行报关和审查,严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内容存在问题的图书运往国内。因此,所有的图书都必须先进行登记和筛选,而一般来说,图书的登记与筛选属于图书馆的业务范畴,在以往国内的图书捐赠中,通常是图书馆在接收到捐赠图书后才进行登记、筛选等,因此,当面对海外捐赠时,跨越地域与语言的障碍,在捐赠方的协助下完成登记筛选工作就显得极其艰难。尤其是海外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较高,捐赠物又涉及多种语言,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难度。很多海外捐赠或许都是在这一阶段无法形成有效方案,以至于最终未能成功捐赠。

最后,海外捐赠的原版图书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即使是高校图书馆也往往会受限于馆内人员的专业及能力,无法很好地评估图书的整体价值,发现并找出具有极高珍藏价值的海外孤本、善本等;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非通用语种图书,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往往缺乏辨识、登记或编目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高校图书馆“闭门造车”,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上架整理,不仅容易出现专业性错误,还容易造成“重藏轻用”的问题。另外,如果不能进行深度的资源挖掘与揭示,读者也很难进行应用。因此,可以与校内潜在的图书使用者等专业人员合作,请他们直接参与图书的上架整理、评估与挖掘工作,这样不仅能摆脱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限制,还能使图书的潜在使用者接触到第一手文献资源。

国科大图书馆接收该批海外捐赠的流程及办法

在接收到捐赠意向后,国科大图书馆当即成立捐赠工作组,成员包括捐赠方、受赠方(由校领导牵头,国科大图书馆与人文学院的领导及相关教师具体负责)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先由图书进出口公司联系日本货运代理,形成一个可靠的货运方案;必要的文件材料由捐赠方、受赠方分别提供,比如,该次捐赠需要捐赠方向日本货运代理公司提供委托合同,受赠方向海关提供学校盖章的图书接收函等。

图书登记与报关、清关

这批捐赠图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海关报关。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出入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出入境物品的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办理货物、运输工具或物品的出入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包括向海关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等。报关图书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清单供海关检查核验,且必须排除涉及敏感内容的图书。登记图书耗时耗力,且又必须在日本境内于图书装运前完成。基于前文提到的种种难题,捐赠方通常都难以独立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受赠方的协助,共同处理相关工作。

经捐赠工作组内讨论、协调,决定请国科大人文学院教师远程协助登记。该教师是国科大人文学院博士后,主攻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等专业,此前佐佐木力教授来华授课时,该教师曾作为学生与佐佐木力教授有较多交流。

整个工作的具体流程是日本捐赠方找学生利用高拍仪将每本书的封面和版权页逐个拍照后装箱,每箱图书按顺序编号,再将每箱图书所拍照片单独打包,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人文学院的教师;该教师与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共同根据图片对图书进行登记,整理出一份装箱清单并发送给图书进出口公司,请该公司进行内容审查;公司经审查共发现有百余册图书涉及敏感内容,并将问题书单反馈给日本捐赠方,请学生将问题图书从对应的箱子中挑出,然后进行最终封箱;最终一共装箱94箱。图书进出口公司将最终书单及相关材料报海关审批并获得许可后,通过国际货运将图书运抵我国海关,海关再对所有货物进行核查并完成清关,最终运送至国科大图书馆。

图书到馆后整理、上架

图书馆图书编目上架整体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簡称《中图法》),但使用《中图法》对西文图书进行编目存在种种局限。一般而言,在进行西文编目时,编目员会通过图书的主题及摘要介绍,在《中图法》系统中找到与本图书主题最接近的分类号,但由于受语言障碍、编目员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等的影响,编目员经常难以准确给出一本书的分类号。尤其是对该批图书而言,图书涉及多种非通用语种且很多图书出版年代久远,在CALIS联合目录上也难以查询到其他可供参考的编目记录。因此,图书到馆后如何整理并编目上架也是一个难题,但如果有专业人士协助将大有裨益。

由于该批图书的捐赠方希望国科大图书馆能专架收藏,且为了便于后期利用,决定不在整体编目后分散入藏至各库室,而是请专业人员分类后进行简编,专架集中入藏。随后,国科大图书馆在与人文学院进行协调后,再次请人文学院教师协助,开展分类整理工作,经教师充分研判后,将整批图书分为:“科技史—数学史”“科技史—物理学史”“科技史—天文学史”等若干科技史专题;“科技哲学—数学哲学”“科技哲学—物理学哲学”等若干科技哲学专题;“人文社科—历史”“人文社科—社会学”“人文社科—文学”等若干人文社科专题;“专题图书—阿基米德专题”“专题图书—毕达哥拉斯专题”“专题图书—笛卡尔专题”等一系列根据佐佐木力教授研究兴趣设立的专题类图书;以及“工具书—词典”“工具书—辞书”“期刊”等其他类图书。共计56个小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由国科大图书馆教师和勤工助学学生完成编目加工及上架入藏工作,最终完成了“佐佐木力文库”专题书架建设。

整个流程耗时及总结

本次接收海外捐赠的整体工作流程如下图。由于本次捐赠接收流程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严重,自2021年3月初步达成捐赠意向后,国际货运业务一直受到中日两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得不一再拖延,直至2022年底,该批图书才排除万难,运抵中国海关,并于2023年1月初运抵国科大图书馆。其中,图书登记与报关、装箱工作前后约耗费3个月,包括日本捐赠方拍照装箱、人文学院教师在工作之余登记图书、进出口公司审查、日本捐赠方筛查问题图书后进行最终封箱编号、进出口公司再提交报关书单等流程。整批图书到达国科大图书馆后,自2023年2月底开始,拟定上架整理及入藏方案,到6月中下旬,所有图书上架入藏完毕,供读者开放阅览,共耗时约三个半月。

总体来看,如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且所有流程进展顺利,这样一批3000余册体量、来自邻近国家且内容涉及非通用语种的较为复杂的图书,从接到捐赠意向到最终整理入藏完毕,所需花费的时间预计在1年左右,其中,自捐赠地完成各项货运及海关手续并运抵国内这一环节所需花费的时间最长。

成本分析及效果评价

在此次捐赠所有书籍全部完成登记整理、上架入藏后,经统计,整批捐赠共计3291册。其中,实际上架供阅览的图书资料有3165册,包括图书2798册、影印本图书173册、期刊报告等印本资料194册;封存126册。

成本方面,支付进出口公司的费用(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国外服务费、国际运费及代理服务费4项)共计11万余元;请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图书整理、登记、贴标加工的劳务支出方面,国科大目前的标准是25元/小时,期间共请学生协助工作188.5小时,合计工资4712.5元。不考虑教职员工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平均每本书经费支出约为35.7元。

综合来看,以每本不到40元的价格,将这样一批多语种、高价值的图书从日本引进国内并完成上架入藏非常划算。未来,这批图书随着深入挖掘,也必将为学校科学史、数学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以及对佐佐木力教授生平的相关研究带来巨大助益,发挥巨大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校参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合作内容不断深入,各类院校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收到来自海外的各类捐赠。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于2013年投入使用,本次接收佐佐木力教授的遗赠也是该馆第一次接收大规模的海外捐赠,但是在接受捐赠初期查阅文献时,发现网上鲜有其他高校处理此类海外捐赠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在“佐佐木力文库”全部建设完成后将相关经历及工作流程整理成文,以便同类图书馆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更快更好地研判整个工作流程,从而更好地完成海外捐赠的接收入藏工作。高校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往往较为有限,在处理相关领域的专业图书业务时,如能与校内专业人士或图书资源的潜在使用者“优势互补”,请潜在使用者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本次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通过进出口公司,只能接收正式出版物的捐赠;而名人名家留下来的一些极有价值的文件、手稿、非正式出版的论文、样书等都无法报关通关,也就无法随捐赠书籍一起被接收,这是非常遗憾的。如何成批接收这些海外资料,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也希望兄弟院校积极分享相关经验和成果。

本文系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支撑创新能力提升专项项目“图书馆特藏资源发掘、利用与管理策略研究”(项目编号:E3E58934A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猜你喜欢
佐佐木人文学院整理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女神之“宅男女神”佐佐木希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