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玉
将筷子插到盛水的玻璃杯里,筷子好似变成了两段;将筷子拿出玻璃杯,筷子依然是完整的。小朋友,你是否留意到这个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
准备材料:白纸、彩笔、透明光滑的玻璃杯、水。
先在白纸上画两条方向相反的小鱼。请注意:小鱼要画小一些,如果比杯子宽可能就会“穿帮”啦!
往玻璃杯里倒入清水,将画好的白纸垂直放在玻璃杯后面观察,请注意:水位一定要比白纸上的小鱼高。
透过玻璃杯觀察小鱼,你会发现小鱼的身体变长了。
改变白纸与玻璃杯的距离,变换角度仔细观察,你是否发现更有趣的影像?比如小鱼一群群、小鱼反着游……
原理揭秘
我们所看到的“断掉的筷子”,其实是筷子在水里形成的像。筷子插入水中,水中的筷子射出的光线,再由水射向空气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后我们看到的是筷子的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所以就觉得水下的筷子变成两段了。
这些现象都是光的作用。我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物体反射光线进入眼睛里。不过,光有自己的特性,当它从一种透明介质(比如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比如水)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光线在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现象,这属于光的折射。等光线再射入眼睛,我们的视觉就会产生“错位”。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水底可没看起来那么浅
站在游泳池旁,眼睛看到的池底要比实际池底浅。这是因为池底反射的光线经水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所以人逆着光线看到的池底要比实际池底浅。还有水底的石头看起来浅,摸的时候却发现水好像变深了,也是因为发生了折射现象,眼睛看到的石头会比石头的实际位置略高一些。
近视眼
近视眼也跟光的折射有关。眼球的晶状体就像一个凸透镜,如果变成近视眼,来自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在视网膜前面成像,看东西就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就是凹透镜。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原理,使眼底成像的位置处于视网膜上,就可以帮助眼睛看清远处的东西。小朋友,请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哟!
小贴士
本实验采用的是单层玻璃杯,双层玻璃杯或者带花纹的玻璃杯会让影像呈现更加丰富的变化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