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周末作业的设计和评讲一直是教师难以兼顾的问题。学生在完成周末作业时缺乏有效性和探究性。教师在周末作业的评讲中缺乏针对性,全面评讲的话,既担心课时紧张,又担心学生压根没认真做,讲了也白讲;不讲的话,担心辜负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这就使得周末作业的价值明显降低,学生无法通过周末作业得到有效训练,也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达到纲要中要求的效果呢?笔者尝试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学周末作业的设计与讲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微课是指按照实际教学实践的需求,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在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微课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简单化,即要将最核心的知识点放在视频突出的时间点上,使其成为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核心的内容上。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周末作业设计与讲评中的应用流程
第一步:学生思想动员。
在实施周末作业的微课教学前,教师首先应查阅相关理论,了解学生完成周末作业的现状,组织召开学科班会,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
第二步:提前录制微课,通过微课对周末作业中的重难点习题进行评讲。
教师可用WPS软件将教学内容录成短视频,在讲授时应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重点突出,并充分使用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知识内容,使录制的微课视频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步:学生在周末完成作业后通过微课对周末作业中的疑难点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单个微课可解决单个知识点,授课时间短,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同时授课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目的性极强,并且可以反复学习。微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学生交作业,包含周末作业和微课学习过程反馈单。
教师借此提前收集学生周末微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确定上课的内容。
第五步:组织课堂内容教学,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
教师不再就题讲题,也不能简单地重复授课,而是以案例分析、拓展延伸为主,考查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积极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完成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第六步:再次布置关联作业。
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少量相关进阶习题和阅读练习,用以检测相应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第七步:召开主题班会,对周末作业的微课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强化集体认知,养成周末作业微课讲解学习的习惯。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周末作业设计与讲评中的应用实践
图1为微课在周末作业设计与讲评中应用实践的流程图:
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教师应与学生提前强调好作业要求,如何去利用微课来辅助自己跨越知识点上的盲区,还应与家长相互配合,让家长监督学生看微课视频。在录制微课时教师应根据作业的知识点及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笔者在录制周末作业的讲解微课时,每一个题都进行了录制,同时依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归类讲解。现以高三理科某班第13周周末作业为例进行说明。选择题中1、2、6、7属于一般习题,主要为知识性考查,所以笔者将它们归到一个讲解视频中。在讲解的同时,笔者先简单地回顾知识点,对常考知识点进行再次巩固复习。如第2题,笔者先带领学生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以下为选择题1、2、6、7原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
2.下列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敘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的部分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
B.在以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次级消费者
C.部分动物在繁殖期通过某些行为吸引同种异性个体,有利于繁殖后代
D.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被绿色植物再次利用
6.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降低某动物种群所处营养级可能会导致其数量增多
C.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D.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7.碳中和是指CO2吸收量和CO2排放量达到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的循环过程
B.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C.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减少CO2排放
D.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而3、5、8、9题属于综合性习题,不仅考查基础知识点,还将基础知识点与题目和图像信息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如何快速将已有知识与题干联系并解题。对这几个题的讲解要更为细致,从读图开始笔者就一步步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这类题目中,如何去判断图中每一个空的答案,让学生形成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维。如第9题,笔者带领学生获取题目强调的关键信息“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5可以发现甲、乙之间存在双向箭头,乙指向丙和丁,则可以判断甲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为生产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物质和能量会流向分解者,所以可以判断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强调图中不同组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得出结论。
以下为3、5、8、9原题:
3.图2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6个生物种群,5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图中丁和丙、戊和丁之间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丙的数量在短期内也会减少
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
5.图3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同化量往往小于消费者的同化量
B.图中④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8.图4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碳流动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④
C.该生态系统碳元素的流动需要能量驱动
D.该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9.图5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5中甲表示 ,⑤表示 。写出图5中存在的食物链 。
(2)图5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是 。
(3)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4)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大气中CO2增加,形成温室效应,据图5分析可采取 措施缓解温室效应。
通过微课讲解完周末作业后,笔者在微课视频上呈现本次作业知识点总结(如图6所示),再次对知识点进行巩固提升。
在周一回到学校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抽背、课前发放部分典型试题来检验学生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根据周测检验结果再对后面的教学安排及微课视频的制作进行调整。以上述作业为例,若周测考到本次作业知识点时,班级绝大部分学生不会出错,那说明本次微课辅导周末作业的尝试取得成功;如果班级一半以上的学生答题情况不乐观,要么是学生周末没有好好利用微课进行查缺补漏,要么是微课视频质量不高。针对第一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找学生面谈并且和家长及时沟通、协调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强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时跟进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
三、应用反思
利用微课对周末作业进行自主学习,优点如下:
1.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周末时间
借助网络自行学习教师提前准备的微课资源,学生不再需要等到返回学校后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使得解决问题不再具有滞后性。教师在课堂上也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去解答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并结合全班的情况进行升华讲解。
2.教师身份的转变,从知识的展现者变为学习的引领者
利用微课对周末作业进行自主学习后,学生课堂互动明显活跃了。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交流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回答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从以前的零交流变成了普遍交流。在教师忙于与某部分同学单独对话时,学生在自己的合作学习小组中互教互学,相互指导,使得同伴也成了知识的传播者。
3.符合当下政策要求
周末作业的微课教学也符合纲要中关于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的要求。
但是,它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一是一线教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家庭,所以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录制微课;二是利用微课进行周末作业教学的模式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老教师不适应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些甚至抵触,即使被逼实行,制作的视频质量也较差。
除此之外,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但并不是所有的周末作业内容都是可以转化为微课教学的,这里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筛选。利用微课对周末作业进行自主学习的这种授课方式仅能暂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补充和课堂的延续,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
四、教学建议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当下教学中来辅助教学已成为国家、社会所提倡的。对此,笔者针对微课应用于周末作业的设计与讲评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和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当下时代所需的教育基本技能(如多媒体设备的熟练使用、微课制作等)。其次,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该符合“微型”原则,精简知识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要明确本次微课的周末作业所对应的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根据学生本周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提前沟通,要求家长配合教学工作的顺利開展。
综上所述,新手段的利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师生磨合、家校磨合、同一班级不同学科教师的磨合。在学生适应了周末作业微课教学后,微课在高中教学中还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实施空间,比如让对尖子生和一本临界生的分层教学真正成为可能,这也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