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越窑瓷盒纹饰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4-04-27 03:42范宝珠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刻划越窑釉色

范宝珠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盒,古字为“合”,是一种底盖相合的盛器,开为使用,合为贮存。对于瓷盒的发展,在《景德镇瓷器鉴定》一书中有提及,“瓷盒最早见于隋,盛于唐宋,元明继之。”[1]由此可知,瓷盒在唐宋时期发展迅速。

晚唐至北宋是越窑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越窑瓷盒具有器型规整、胎质精良、釉色温润、刻划精致、题材丰富等特点。唐代越窑瓷盒以注重釉色为主,纹饰为辅。以素面的青、青绿或泛黄的釉色为美,纹饰多为寥寥数笔的植物纹饰,整体纹饰简朴自由。

五代越窑瓷盒注重纹饰题材和装饰效果,纹饰以单独花卉满饰为主,组合纹饰为辅。常见有莲瓣纹、牡丹纹、缠枝纹、摩羯纹等,其中莲瓣纹常以不同形式出现,如莲蓬纹,仰覆莲瓣纹等,组合纹饰中的摩羯纹较为特殊,带有宗教色彩。整体纹饰刻划流畅,构图疏密有度,花瓣肥硕,脉络细腻,有强大的生命力,纹饰对称工整有秩序感。

北宋越窑瓷盒注重纹饰的寓意和情境,纹饰以动植物组合纹饰为主。纹饰有牡丹纹、缠枝牡丹纹、莲瓣纹、荷苞纹、蕉叶纹、鸳鸯纹、摩羯纹、孔雀纹、凤凰纹、龙纹等,整体纹饰满密为主,刻划精细,图案灵动,秩序感中又极富生活气息。唐宋越窑瓷盒纹饰的发展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探究其影响因素。

1 影响越窑瓷盒纹饰的外部因素

1.1 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思想自由开放。唐代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密切,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往来,国际贸易中香料的传入,促进了瓷盒的快速发展,“香料贸易的发达可能是开启制作瓷盒思路的钥匙”[2],海上贸易也促进了越窑瓷器的发展。五代虽局势动荡,但吴越对经济和文化的重视,使得越窑瓷器得到了发展。宋代政治上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重视士大夫阶层的影响,经济上陶瓷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唐宋时期,越地人口增多,促进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地域的开发和农业经济发展;内外航道的整治与开发,促进了农产品及手工业的销售渠道由内陆到海外的延伸,这都间接的促进了越窑瓷业的发展。

综上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和物质需求满足的前提下,精神层面的瓷盒纹饰发展才成为可能。

1.2 审美风尚的引领因素

唐宋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慢慢倾向于自然,品味清新雅致,这种审美倾向对越窑瓷盒纹饰的发展有所影响。唐代瓷器注重釉色美,以釉色取胜,其中“越窑所制造的青瓷,青韵如晴,晶莹如玉,温润如春,色泽似青山绿水,为青绿色调之美,极富艺术感染力”[3],釉色如“千峰翠色”“如冰似玉”而闻名。同时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饮茶风尚,促进了越窑青瓷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越窑青瓷慢慢发展为贡瓷。唐宋的隐逸之风,发展到宋初,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热爱隐居生活,远离尘俗,亲近自然,“隐逸使他们有更悠闲的生活,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观察大自然与人世,常能触动心思与灵感,促进他们的创作欲,从而促进他们更多地赋诗作文。

另一方面,隐逸生活也影响到创作的题材,如更多地表现隐逸情趣和山水田园的主题。”[4]文人士大夫对文学的创作题材偏向自然,田园山水,花鸟虫鱼,也影响到陶瓷装饰题材上的变化。

其一,唐宋时期,越窑瓷器从民用瓷到贡瓷的跨越,促使越窑瓷器在釉色、纹饰布局、造型细节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纹饰发展由唐代的寥寥数笔的写意风格到五代、北宋构图严谨的布局转变,与其成为贡瓷有关。

其二,文人士大夫亲近自然的社会风尚,伴随着文学题材偏向自然,也影响到陶瓷装饰题材的转变。越窑瓷盒纹饰在五代以及北宋时期注重植物纹、动物纹、组合纹饰的装饰题材,画面生动形象、赋有情趣及生活气息,这些是热爱自然的真实表现。

1.3 中外文化的汇融因素

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密切,表现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中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汇融在越窑瓷盒纹饰上有所体现,莲花纹和摩羯纹比较典型。莲花纹是中国传统的装饰题材,“随着东汉末佛教艺术的兴起,莲花的形象作为佛教文化重要的艺术象征,开始广泛出现在各种艺术品和生活用品中。莲纹用于瓷器装饰,则始于六朝青瓷。”[5]唐宋莲花纹不只是表达佛教的形象与威严,而是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唐宋越窑瓷盒多见莲蓬组合,寓意“多子多福”,这与越人对子嗣的期盼有关。“莲蓬纹装饰预示子嗣延续、家庭繁衍生息、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器面装饰莲蓬纹或者莲蓬造型符合人们向往多子多福的原始宗教思想。”[6]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也常为文人所青睐。

摩羯纹是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古代印度“摩羯是一种长鼻利齿、鱼形的动物,梵文称Makara,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艺术中,在寺院的塔门上尤为多见”[7],我国唐代摩羯纹很流行,尤其在金银器纹饰上,越窑瓷盒纹饰也受到金银器的影响。瓷盒纹饰中的摩羯纹形象为龙首鱼身,常以两条摩羯鱼首尾相向游于海水之中的形象出现,画面和谐生动,线条柔和流畅,具有浓厚的越窑纹饰特色。瓷盒上的摩羯纹不再是佛教中性恶凶猛的形象,而是镇邪祈福的瑞兽形象。唐宋时期,越窑瓷盒纹饰中佛教形象与越地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融合,赋予佛教形象诸多吉祥寓意,寄托着越窑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之情。

2 影响越窑瓷盒纹饰的内部因素

2.1 地域环境对题材的影响

越窑瓷盒纹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地理环境对纹饰题材发展有所影响。“一个地域的文化所代表的精髓,总是与其早期的生活环境分不开。越地的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越人治水、用水的奋斗史。”[8]越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终与地域环境和谐相处。地理环境给越窑瓷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既符合了人的认知过程,也体现了窑匠的审美能力。越窑瓷盒纹饰中有大量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纹饰,常见有荷花、荷叶、荷苞、莲瓣、莲蓬等水生植物纹样,鸳鸯、水鸟以及有宗教色彩的摩羯鱼等水生动物纹样,还有海水纹样。综上部分,越窑瓷盒纹饰题材元素取自于自然,匠人巧用自然元素进行抽象与组合,把水环境中的和谐景象呈现在瓷盒画面上,是花卉绽放的情景,或是动物在花卉及水域中嬉戏的情景,使纹饰不仅美化了器物,还赋予更多的灵动性和趣味性,使得越窑瓷盒纹饰富有世俗气息成为可能。

2.2 技术进步对工艺的影响

唐宋越窑瓷盒装饰工艺主要是刻划花,而技术进步促进了纹饰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刻花是利用竹片、刀具等工具在半干的坯体表面刻出纹饰,划花是用尖细的工具在坯体未干时划出花纹。刻花与划花相比,刻花线条刚劲有力,划花线条细腻柔和。刻花是装饰的基础,划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细化,在唐宋越窑瓷盒上两者常结合使用。唐代越窑刻花以单刀刻为主,刀法略显生涩,线条多为短线组成,刻划较为平面。

在瓷盒纹饰上,中晚唐以前以素面为主,晚唐以后刻划花装饰有所增加,纹饰简朴,以单线刻划为主,布局较为自由。五代越窑刻划花工艺有巨大的发展,刻花有双层单刀刻,多用来刻划莲瓣纹,表现其层次感。刀法运用讲究,线条流畅自如,注重线条深浅、轻重、宽窄的转化,而划花着重于细节表现。刻划花的刀法娴熟,表现出轮廓线的凹凸感及内部的细腻感,具有浅浮雕效果。在瓷盒纹饰上,注重纹饰轮廓刻划,花瓣宽厚肥硕,层次为单层或多层,布局较为均衡,线条流畅饱满,刀法深厚有力,整体浑厚稳重。

北宋越窑刻划花工艺,一方面在五代基础上更注重细线刻划花技术,在瓷盒上以细线刻划花为主,注重纹饰细节刻划,布局疏密有致,轻巧且不失稳重,柔和且精致典雅,这种常以边饰水纹,内饰卷草纹,中心为主题纹饰的构图形式。另一方面为粗刻轮廓,细线刻划细节,粗细恰当,弱化了线条的变化,这种常以满饰植物或动植物组合的构图形式。唐、五代、北宋瓷盒纹饰体现为自由的简朴美、浑厚的稳重美、灵动的情趣美。刻划花技术的发展对纹饰有着直接的影响,刻划花工艺的逐渐娴熟,使得瓷盒纹饰由简单到繁复成为可能,纹饰的装饰感也更为明显。

2.3 尚青观念对釉色的影响

越窑创烧于东汉晚期,位于浙江省余姚、慈溪上林湖一带,盛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越人长期生活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之间,人们的视觉早已适应了青绿色的理想基调。越窑釉面的青绿之色,“一方面可让人们始终生活在嫩绿色的自然环境之中,长期有春天的气息;另一方面,人地和谐的生活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情趣,形成祥和、奋进的思想感情。”越人的尚青观念,促使瓷器釉色一直保持着青绿色调,唐宋瓷盒釉色依然如此,釉色的温润含蓄,造型的典雅大方,这为刻划花装饰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底色衬托。“陶瓷装饰是材质、造型、装饰统一的结晶,造型和质地为装饰准备了前提条件,装饰为造型和质地赋予了生命,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越窑瓷盒纹饰的发展,离不开青绿釉色的衬托,也离不开刻划花工艺的表现。由于唐宋越窑瓷盒的釉色、造型和装饰工艺的基础,使得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更具清新雅致的可能。

3 结语

越窑瓷盒纹饰是社会发展与审美风尚的精神产物;是中外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汇融体现;是朝代之间工艺及审美的延续和发展;是地域元素和尚青观念的自然呈现。它是时代精神文化的表达,亦是崇尚自然观念的展示,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善用自然,巧法自然的造物思想。越窑瓷盒纹饰中唐代注重纹饰的简约及随性,体现了自由的简朴美。五代注重纹饰的轮廓及秩序感,体现了敦厚的秩序美。宋代注重纹饰的寓意及情境,体现了圆润的寓意美。越窑瓷盒纹饰不再仅仅只是装饰,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传递和输出的载体,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

猜你喜欢
刻划越窑釉色
石湾窑釉色对石湾陶文化的影响
如意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越窑青釉直颈瓶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青瓷出越窑
不确定信息下凸优化问题的鲁棒解刻划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