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艺术高中 刘 静
当前, 地理学科越来越重视以区域为载体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为核心,逐步成为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主要方向。 其中,区域认知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逻辑起点,它包含时间、空间、尺度等要素。区域认知能够反应学生理解地理规律、人地关系, 同时起到衡量学生分析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的作用,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的方面。
根据现有教材分析,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以自然资源、 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另一个是以某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及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 现阶段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X 教材中,涉及的主题有X 个,其中正文列举案例X 个, 问题研究中采用案例X 个, 基本涉及到区域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高中区域地理内容基本是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为载体, 注重区域地理背景分析、区域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该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结合区域特征,评析区域决策的得失,为区域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区域地理中包含的教学内容广泛,案例丰富,由于课标对区域的选择没有做硬性要求, 故其课本中的案例还具有可替换性, 这意味着区域地理教学重点不是掌握单一个案,而是以某区域为例,学习分析区域问题的一般方法, 加以迁移运用给,并能够分析同类型的案例。从这点来看, 高中区域地理内容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一是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不匹配。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培养一种从空间-区域的角度来理解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意识, 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空间模式具有很好的观察能力,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式来了解区域, 对区域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简单的评估。
由此可知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 不应局限在区域特征的认识描述上,要能够跳出“具体区域”,要用整体的、 综合的眼光对比不同尺度的空间-区域, 分析区域特征的异同, 归纳探究区域的一般方法。而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多数一线地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更多注重具体知识点的讲解, 关注记忆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向学生传授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二是教学实际与高考能力要求脱节。 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高考地理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设计思路大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自然、人文地理内容,综合分析其地理特征,解决当前区域发展问题。 根据学生日常练习和考试反馈, 学生遇到类似的设问常常感到头疼,甚至出现了无从下手回答的情况。 追本溯源在于学生将精力放在记忆具体的知识点上,未能建立科学的逻辑分析。
由于区域地理知识琐碎, 笔者认为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探究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思路的一般方法。
经过长期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学生解决新情境地理问题的逻辑思路是: 现象→问题→情境→探究→建构。 基于此,最终设计了《区域认知的逻辑起点——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分析》,整节课以打造生本课堂为主,课堂上通过主题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组合和串联,让同学们清晰脉络, 更通畅地掌握知识。 笔者以新加坡作为切入点。 从地理位置而言, 新加坡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且区域广泛,符合近年高考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 不再局限于小尺度区域的探究, 但设问依然保留小切口的特点。 笔者从描述地理位置的方式入手, 让学生在以经纬网、 大陆大洋海陆分布及邻近地区为参照系的情况下, 对新加坡的空间定位、 空间距离和邻接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 在弄清新加坡的相对位置、 绝对位置等地域位置特性后,结合有效的问题情境,提出以下问题: ①从纬度剖析新加坡气候; ②从海陆分布和地形相对位置解析降水季节分布特征; ③从经度与时差相对位置回答新加坡发达的金融产业; ④从区位于资源了解石油炼制产业。 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信息,提炼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在完成新加坡区域认知后,笔者通过类比差异, 迁移应用的方法,设置了以下场景: 中国同特立尼达、多巴哥签订合作协议。这是第一个加勒比地区国家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特多)由两个大岛构成,地势平坦、丘陵起伏,风景秀丽,气候适宜,是一种理想的旅游胜地。 特多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全球第五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约为40%; 石油炼制行业发展迅速,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该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油湖,其生产的高品质沥青可广泛应用于筑路及建筑防水。特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能源,航空和后勤枢纽。让学生分析特多发展空中枢纽的有利条件。
学生从区域认知的逻辑起点出发,以南北美洲航线中点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展开探究,通过获取“石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信息,建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把普通问题变为新情境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新加坡和特多的区域比较,学生既可以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既可以升华对区域位置意义的认知, 又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区域地理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逻辑起点——地理位置的一般分析方法:情境→观察→描述→推测→解释→质疑→反思→结论。
笔者认为, 首先要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 然后设定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教师应该在内容与路径的结合上下功夫, 才能发现学生地理思维存在的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整合知识。 最后,需要设计多个区域的差异比较分析, 以此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意义,问题的抛出、探究到结论的得出,形成高投入、高产出的深度学习链。一线教师应在保障学生主体性,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原则下,采取“情景化教学” 方法进行区域地理专题讲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