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规定全市范围内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否则由民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传统节日清明即将到来的当下,此文一出即引发巨大关注和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南通两部门给冥币纸钱等贴上了“迷信”的标签,并以反迷信的名义予以禁止。虽然相关部门解释称只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并不禁止使用,但这一解释不仅没有缓解舆论,反而为反对者留下新的口实:既然是“迷信”,为何只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却不禁止使用呢?难道这一文件出台的目的,只是让这一产业从当地消失,同时提高民众购买的成本吗?
反对者的一个共同质疑是,给逝去亲人烧纸钱这种经年延续的传统,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了?人们给逝者烧纸钱,其实是寄托自己的情感,有对亲人的思念、对过往的怀恋、对失去亲情的感伤,以及对个人现状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心态。某种程度上,通过给亲人烧纸钱,以及中间伴随的倾诉、发泄和自我说服,人们是在寻求对自己的一种慰藉、安抚和解脱。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中,都能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不顺或情感遇挫时,跑到父母的坟前或纪念碑前,待一会,烧点纸,哭一场。人们看似跟逝者说话,其实是自言自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行为以某种代际之间、生死之间的连接,解决了很多个人甚至社会的潜在问题。
而烧纸钱或者冥币,是一种约定俗成。摆个果盘、放点鲜花、配点熟食,对有些人来说不是问题,对有些人则可能不太契合内心的某种心意。这总体上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范畴,即便需要改变,也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不需要相关部门做出强制规定。并且,如果烧纸钱被定义为“迷信”,那么所有在这种场合使用的东西,都可能代表着某种迷信的寓意。
把一种传统说成是迷信,需要特别慎重。一种习俗延续了如此长的时间,依然存在并被广泛接受,它就已经被漫长的岁月贴上了合理性标签。倒不是说一个习俗存在了很长时间就一定是科学的,而是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它几乎不可能避免被争论、质疑、否定,造成对立、冲突甚至争斗。这种习俗最终能延续至今,说明它不仅满足了最大多数人的需求,还经受住了漫长岁月的考问,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相比质疑和否定,我们更应该尊重。
南通的这个通告中,将通告出台的初衷表述为四个:推动殡葬改革,摈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净化城市环境。南通市殡葬协会秘书长万志光在3月27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则重点提到了另外两个因素。他说:“近年来,多地因不当烧纸引发火情,且对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教训深刻。”
如果这次禁令出臺的背景是预防火灾和避免污染环境,其背后的逻辑理解起来就会顺畅很多,因为烧纸钱祭奠确实会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大的管理负担。“南通发布”曾经在2021年4月6日发布过一篇文章,题为《南通消防圆满完成清明假期消防安保任务》。该文披露,4月3日0时至6日上午8时,南通市共接警出动210起,其中火灾121起,抢险救援21起,社会救助57起,发动监督员开展消防监督检查95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31处,督促整改隐患93处。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说,由烧纸钱等引发的火情和环境污染,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这个出发点出台相关的管控政策,公众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但如果以这种方式行事,一方面管控措施就不得不更加精细,比如要根据造成火灾可能性的大小来决定管控措施严厉的程度,有的需要完全禁止,有的要留点空间,有的则根本没必要管控,这显然比以“迷信”的名义进行“一刀切”要付出更大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其管控的正当性和力度,在有些主管部门看来,可能远远比不上给烧纸钱扣一顶“迷信”的帽子。
决策的粗粝和简单化,短期来看可能有效,但会影响公信力和说服力,也会影响执行效果。而清明祭祀由于涉及几乎每个人,并且触碰到长年沿袭下来的民俗传统,如果行政决策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没有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在操作上足够科学、有耐心并随时纠错,几乎不太可能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