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茶叶产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思考

2024-04-26 12:47:51湖北省十堰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1期
关键词:十堰市开沟机具

○湖北省十堰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李 新 熊 涛

湖北省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郑荣华 李 华 唐浩然 许章菁

近年来,十堰市农机服务中心围绕十堰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改园、改土、改树、改管理,实现采摘机械化、管理精细化”发展目标,在技术标准指引、装备结构优化、机具示范应用上下功夫,全面推动茶叶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十堰市茶叶生产除精品茶采摘环节外,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一、十堰市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情况及主要做法

十堰市现有87.9万亩茶园,近八成为茶籽直播茶园、本地群体种茶园,普遍存在缺乏规划、建园标准较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起的茶园,树龄长、管理不善;近20万亩建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亟待改造。茶园管理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参差不齐,导致土壤板结、树冠结构脱档、茶树高度不一。

茶叶生产机械化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全过程,分为茶园田间作业和车间加工两大部分。十堰市茶叶生产机械化从茶叶修剪开始,目前茶园除草、开沟施肥、植保、采摘、运输及茶叶初加工环节的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已基本实现机械化,部分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茶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有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十堰市茶园机械化修剪率超过90%,浙江川崎、浙江落合、广西科禾等品牌占据全市茶叶修剪机市场前三位;除精品茶采摘由于要求高,机具不配套,仍然采用人工采摘外,随着单、双人茶叶采摘机和小型电动茶叶采摘机的广泛运用,坡地和平地大茶采摘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茶采摘难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轨道运输机自2019年引进以来推广应用迅速, 84家农机合作社共安装233台套,轨道总长度约78883米,较好解决了山地茶场生产资料及鲜叶机械化运输难题;在茶叶加工方面,普茶的加工逐步向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以电、气为能源的智能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已投入使用,较好解决了普茶加工标准不一、品质不一、企业成本高、煤柴污染大的难题。

1.落实惠农政策。自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以来,根据茶叶产业生产机械化现状,围绕茶企机械化生产装备需求,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用补贴资金3130余万元,对适宜茶叶生产的机具做到应补尽补,累计补贴茶叶生产机具20571台(套)。各县市区也整合产业奖补资金对茶叶关键环节机具予以奖补,通过政策指引和产业升级带动茶农自购各种茶叶生产机械32000余台(含补贴机械),为十堰茶叶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2.推进技术发展。2019年,争取到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的“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对茶园开沟施肥、修剪、采摘等关键环节的机械作业开展试验工作,全面掌握了丘陵山区茶园管理规范标准,也了解到全国层面关于茶叶产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2020年以来,多次联系国家茶叶产业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到十堰市调研指导,并选派茶叶生产县市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到浙江、福建、安徽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学习考察,为推动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开展推广应用。深入茶企茶乡示范推广新机具、新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会等方式进行培训演练,推动茶叶生产走向全程机械化。2022年,在竹山、竹溪举办了茶园深松培土机具演示现场会和宜机化改造现场观摩会,围绕冬季茶园枯枝修剪、开沟施肥、深耕、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茶种茶苗补种补栽等环节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演示茶树修剪机、开沟施肥一体机、旋耕除草机等茶园机械的操作要领,展示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和智能化装备的应用过程;各县(市区)每年都开展茶叶机械化生产现场培训推进活动,为茶叶产业机械化生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培育示范典型。按照《十堰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指引(试行)》和《十堰市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明确功能定位,规范项目管理,紧紧围绕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环节机械化作业需求,依托房县启民农机合作社、竹山县鸿盛农机合作社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一批农机装备先进、作业服务能力强、示范带动范围广的茶叶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其中,竹山县十星红茶园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拥有各类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机械582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竹山县鑫旺农机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茶园管理农机具50余台,机械化服务面积达4000余亩;房县启民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110余台;茶园机械化作业示范合作社为茶园耕整除草、开沟施肥、茶树修剪、采收运输、茶叶分选、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作业环节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机械化作业服务。

二、十堰市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短板

1.建园标准不高。受山区茶园地形地貌限制和老旧茶园建园不标准的影响,茶园管理环节机械化率低。老旧茶园宜机化改造和新建茶园标准化建设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大型高效茶园管理机械“上坡难、通行难、作业难”,中耕除草开沟施肥机进园困难,双人修剪、采摘机在斜坡窄行作业存在操作安全隐患,影响了机械化的应用。

2.科技运用不够。用于茶园植保的无人机和机手数量不足,飞防的覆盖面积和质量有待提高;单、双人茶叶采摘机和小型电动茶叶采摘机的工作效率不高,大茶的采摘量难以满足智能化茶叶加工流水线产能需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茶园技术还未应用。

3.机具配套性差。十堰茶叶种植园区多处于丘陵坡地,集中连片区域较小,茶园耕整除草、开沟施肥等管理环节多使用功能单一的小型机械,作业精度和效率不高,适宜山地茶园开沟施肥除草作业的新机具引进不足,平地茶园集成高效的开沟施肥除草修剪采摘茶园管理一体机引进还是空白,与机械采茶相匹配的高效鲜叶分离机仍有较大需求。再进行一次分级,提升茶叶产业的附加值,需要通过新机具的试验引进补齐短板。茶叶加工环节的机器设备品目众多,技术参数多样,茶叶提香机、茶叶分选机等专用设备配置情况参差不齐,设备配置系统性和装备性能匹配性较差,难以确保茶叶品质稳定性。

三、十堰市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建议意见

1.加强规划指导,推进茶园机械化作业标准园建设。茶园机械化标准园建设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基础工程之一,它决定着茶产业发展能否真正实现机械化。持续推进茶叶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在新建茶园建设或老旧茶园改造中,完善园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以利于茶园机械化作业。在茶树引进和选育上注重选择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名特优新品种,在种植的行距上要符合机械化作业的要求,推进涵盖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全流程的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和效益。

2.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试验示范支持。整合科技、农业、农机部门力量,支持高效、节能、环保的自动化智能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农机装备示范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加强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协调解决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宜机化改造、引进先进适用且急需紧缺的农机装备等重点难点问题,保障示范项目落实落地,加快建设高质量茶叶产业项目试验示范基地、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3.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山区适宜机具差异化。先进的茶叶加工机械普遍昂贵,市县政府可根据情况对急需先进的机械装备进行叠加补贴,推动茶企茶农技术升级。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争取力度,引导茶叶生产县区因地制宜推广三到四个适合本地需要的机具。同时,市级出台扶持措施,实行农机购置差异化的补贴政策,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4.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设高水平茶叶农事服务中心。对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加强督导引导,对标茶园耕作、精准施肥、双侧边修剪、茶叶采摘等环节机具需求,针对性地推广先进机械。一是积极引进茶园微耕机、施肥机、“茶园王”多功能茶叶管理机、小型喷雾机、轨道运输机等适用于坡地茶园的中耕、施肥、植保、采摘机械;二是积极引进中耕施肥一体化设备、水肥一体化设施、智能化防霜冻设施、植保无人机等适用于坡度平缓,路网规划较好茶园的高效作业机械;三是茶叶加工环节,在广泛使用茶叶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的基础上,配置物联网等自动感知终端设备,推广使用茶叶萎凋机、茶叶色选机、茶叶提香机和连续式流水作业加工设备,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品质和效率。同时,着力建设机械化作业能力强、服务范围广的茶园农事服务中心,全力服务好茶叶耕、种、管、收、产后处理和初加工环节机械化作业需求。

猜你喜欢
十堰市开沟机具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蜜蜂杂志(2021年10期)2021-12-06 03:15:40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宝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6:00:22
免耕播种机种肥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蜜蜂杂志(2021年11期)2021-02-18 07:21:36
果园链式开沟器系统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农机化研究(2020年2期)2020-10-17 00:59:16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农机化研究(2018年8期)2018-07-10 11:39:26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新农业(2016年14期)2016-08-16 03:32:58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